近日,業內人士潘九堂爆料,華為要在下個月發布一款比 華為Mate 9 更強悍的概念人工智能手機,此款手機將配備三星定制的曲屏和感器。該項目由華為 CEO 徐直軍直接領導、2012 實驗室深度參與研發。
據潘九堂介紹,這款新概念手機采用三星定制的四曲面屏,搭載大量的傳感器以便實現一些人工智能。
消息一出,馬上被外界傳為華為將發布“人工智能手機”。
其實“人工智能手機”這個概念是在兩個月前開始被廣泛傳播,九月初,賈躍亭在微博中宣稱將發布全球首部 LeEco 人工智能(LeAI)生態手機。隨后“人工智能手機”成為了一個新名詞,似乎被解讀為一種全新的機型。
本質上,“人工智能手機”這六個字很容易對消費者造成一定的認知偏差,消費者會以為手機里面加入了很多先進、可感的黑科技。但實際上,可能如業內人士之前描述的:我們使用的手機中已經加入了不少人工智能相關技術,如果有廠商以“人工智能手機”為賣點,其實存在炒冷飯的營銷嫌疑。在拋出專家對“人工智能手機”看法的觀點之前,我們先來扒一扒手機中常見的、我們可能并沒有直接感受到的人工智能技術,而這些技術也正是華為在近期大力布局的。
語音、語義識別
語音助手一直以來都是“手機 AI 化”的重大標志。
今年 8 月份,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主任李航在雷鋒網承辦的 CCF-GAIR 大會中介紹了目前在諾亞方舟實驗室正在研發的兩款終端類軟件產品,其中一項就是自有語音助手,李航是這么介紹的:
用戶可以用自然語言的方式向它求助在手機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此外,我們正在研發神經響應機:一個能夠自動生成回復的智能應答機。而這套系統也可用在語音助手產品當中。
從這些信息可以推斷出被外界熱議的華為人工智能手機,其中語音助手或許是他們的一大重頭戲。
計算機視覺
計算機視覺在手機上的應用主要在添加個性拍照功能和相冊歸類層面。
個性拍照包括:如自動美顏、自拍時識別年齡等等趣味功能。相冊分類則是算法會識別出相冊中的同一個人的臉和物體,從而進行自動歸類。谷歌、蘋果以及小米在智能相冊方面均有著較為深厚的積累。
華為方面,李航在 CCF-GAIR 大會中還提到華為在開發用自然語言檢索分類照片的功能。該方式不使用人工或機器學習的形式預先為每個照片設置一個標簽,然后通過標簽來處理照片。而是采用深度學習模型的方式處理照片,利用照片承載的內容產生自然分類。
從華為近期在計算機視覺方向的動作推斷,未來“人工智能手機”的相機和相冊功能很有可能搭載最新的 CV 技術。
機器學習
機器學習在手機中的落地多為推薦系統:根據用戶操縱歷史以及用戶畫像與你相似的人進行匹配推薦,如今日頭條新聞推薦以及網易云音樂歌單推薦等等均利用了機器學習技術。蘋果為了讓常用應用體驗更佳,近年來收購多家 AI 公司把他們的機器學習技術應用在已有應用當中,進行 App、新聞、音樂、餐廳推薦。
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正在做的一件事是把推薦系統應用在了華為應用市場。
除了上面的大家都能想到的手機中 AI 的應用部分,遺漏的部分,雷鋒網特意請教了下面的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方面的專家。
如何看待即將現身的“人工智能手機”
一)手機中 AI 的應用部分,除了上面,還遺漏了哪些?
雷鋒網采訪了搜狗語音交互中心語音技術部負責人陳偉,他表示:
手機里面的 AI,我覺得遺漏的分兩個方面。
1.前臺可感知或者觀測到的:
OCR(識別照片里的文字)
機器翻譯(或者語音翻譯)
圖片識別或者以圖搜圖
搜索也是人工智能
另外,我覺得一些小功能,比如——音樂類上的音樂檢索(比如搖一搖上的搜歌),也算。
2.后臺服務:
如滴滴的車輛調度算法
各種外賣類的調度服務
地圖類產品的避障或者躲避擁堵路段和搜索也屬于 AI。
中科院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山世光博士則表示:
除了上面提到的幾部分應用場景外,交互方式上還可以有更多智能的元素,比如情感或意圖感知等。
科大訊飛工程師則認為:
除了常見的三大方向外,AI 在手機中的落地還有一些是正在逐步成熟、培育的應用,比如信息的記錄管理(筆記的整理分析,信息提取,當然現在已有很多廠商在做);身份信息的認證、鑒別、檢索(打卡類應用、支付驗證、用戶信息鑒別,檢索,通過聲紋、人臉等結合方式)等,都正將逐步應用在手機中。
二) 另外,有人提到現在的芯片可能無法滿足 AI 的需求,手機廠商是否會采用人工智能專用芯片?
山世光博士說到:
我認為不大可能會,手機本身的計算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很多智能技術以軟件形式存在是很正常的。專用芯片只是一種可能。
科大訊飛語音專家持相似觀點:
深度學習也不是在手機上完成,只是配合云端去協同完成一些工作。我認為手機上更需要的是一些多模傳感信息收集能力,最終還是需要借助云端去完成,手機只需要不是很復雜的信息處理,比如景深攝像頭、麥克風陣列,需要的是信息的收集能力,最終的深度學習還是在云端進行。
隨后他繼續提到設備的信息采集能力,并對潘九堂在微博上提及華為是利用定制四曲面屏+大量傳感器來實現人工智能發表看法:
定制四曲面屏+大量傳感器,這部分在終端應該只能起到信息收集的作用,信息收集是 AI 的一個基礎,離可讓用戶直接感知的人工智能功能還有些距離。這一點不足以撐起“人工智能”這一概念。
最后,科大訊飛工程師在回答“人工智能手機”是噱頭還是黑科技這一問題時,提到:
個人推斷與以往的技術差異應該不會很大,但如果廠商通過營銷手段把這些功能讓用戶充分認知,對用戶而言也許算得上是黑科技。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