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來,國家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基建”)的舉措在社會上引起高度關注。“新基建”的重點是以5G、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以及利用數字技術對傳統“鐵公機”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發力“新基建”是立足當前,應對疫情沖擊、促消費、穩增長的有效手段,更是面向長遠,構筑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之基、謀取未來國際競爭優勢的關鍵之舉。幾個觀點判斷如下:
一、“新基建”不同于傳統基礎設施,其科技性、創新性和賦能性更強,是經濟社會邁向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根基。
“新基建”是相對于“鐵公機”等傳統基礎設施而言的,主要指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首先,“新基建”之“新”,主要體現科技含量特性上。具體而言,新型基礎設施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主線,涉及到數據的采集、加工、傳輸、存儲、處理等諸多環節,每個領域的科技含量都更高,投資邊際回報率相對較高。其次,“新基建”之“新”,體現在創新性上。在歷史上,鐵路、公路、電力、水利、電信等傳統基礎設施均是支撐全球經濟發展、人類社會迭代演進的“新型”基礎設施;此輪“新基建”是因應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人類社會加速由工業經濟時代向數字經濟時代轉變的需要而生,技術更迭速度加快,創新要素更加密集,自身具有時代特征。再次,“新基建”之“新”,體現在賦能性上?!靶禄ā本哂型ㄓ媚康募夹g(GPT)特性,對產業轉型和經濟增長的乘數倍增效應更強,并且通過與傳統基礎設施深度融合,可以助力交通、電力、水利、管網、市政等領域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實現新的蛻變、新的發展。
二、“新基建”并非新的戰略安排,兩年多來國家已在多個場合明確點出要加快發展步伐。
從國家戰略安排看,“新基建”一詞兩年前已經提出,并持續得到國家關注。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我國發展現階段投資需求潛力仍然巨大,要發揮投資關鍵作用,加大制造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強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并將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作為2019年政府重點工作任務之一。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強調,要“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制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要著眼國家長遠發展,加強戰略性、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020年以來,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黨中央、國務院至少6次提到要加快“新基建”部署步伐(見附件),充分說明其戰略性和重要性。深入領會中央所提“新基建”的背景和內容,可以看到,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數據中心等新一代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才是“新基建”的重點領域所在。
三、發力“新基建”兼顧了短期逆周期調節及中長期高質量發展雙重要求,是擴大基建投資的優先領域。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完成“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2月23日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指出,“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完成“十三五”規劃,向黨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边@表明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沒有改變。從增長動力來看,由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擴散,對內壓抑消費、對外沖擊出口,擴大投資將成為穩增長的關鍵所依。但是,國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而制造業投資又高度市場化,且呈現出明顯的順周期特征,因此擴大基礎設施領域投資已成為必要選項。從此次疫情防控來看,在富有高科技含量的“新基建”領域,如數據中心、云計算、5G等等領域,國內社會需求旺盛,有必要加快補足短板。從國際競爭看,美國、歐盟、日韓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也高度重視對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產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布局,以謀求未來國際競爭優勢地位。發力“新基建”是兼顧當下、利在長遠,增強國家綜合國力,提升全球競爭力的重要方略。
四、我國加快“新基建”具有供給側的良好發展基礎,在需求側則有巨大市場潛力。
過去十年來,我國抓住數字化變革機遇,綜合施策,出臺了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國家“十三五”信息化發展規劃、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等重大規劃,制定了大數據、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等國家戰略,并針對物聯網、寬帶網絡、云計算、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出臺專門意見,助推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加快發展。從供給側看,到2019年底,我國已建成技術性能領先的固定光纖寬帶網絡,4G網絡和窄帶物聯網網絡覆蓋規模全球第一,5G網絡正在加速部署。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逐漸向自然地理條件優越的區域以及需求旺盛的發達城市周邊布局。云計算方面,國內大型互聯網企業、基礎電信企業和計算設備制造企業紛紛布局,尤其在國內超大規模用戶在線交易量的錘煉下,云計算承載能力大幅提升;在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我國與發達國家基本同時起步,產業應用場景異常豐富,擁有巨大的潛在發展機遇。從需求側看,此次新冠疫情客觀上讓各行各業充分認識到要加緊拓展線上生產經營活動,加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這已經是必然趨勢,早轉型早受益;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隨著5G投入運營,各種新模式新業態又將激發出新一輪產業發展機遇,隨之用戶流量消費、信息消費將會倍增,市場潛力巨大。
五、加快“新基建”推進步伐的支點在于創新投融資方式,有效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加快“新基建”推進步伐首先要解決的是資金從哪里來?傳統的“鐵公機”基礎設施因為其投資規模巨大、回收周期長,而且公益性成分比較突出,因此通常由國家預算資金或國有部門投資為主。但對于“新基建”而言,因其科技含量高、創新性強,而且技術更迭速度快,所以全球范圍內看,在5G網絡、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普遍強調投資收益和回報、以市場化投融資方式為主,僅在區域數字鴻溝、群體數字紅字、智慧城市建設等局部領域,才需要發揮政府作用,給予資金支持。過去十年來,我國在“新基建”等領域發展迅猛,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產業遵循了市場化和創新驅動的產業發展規律。最近兩年來,我國一般公共預算收支緊張,政府性基金收入也受房產調控而增長乏力,政府擴大基建投入,主要依靠發行專項債或通過政策性金融擴大融資渠道。3月4日,中央在研究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社會運行重點工作時,就提出“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要注重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边@表明,加快“新基建”投入步伐不能走老路,要創新投融資方式,有效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并慎防政府投資對民間投資的擠出效應。
六、有效推進“新基建”要把握好統籌規劃、風險防范和監管創新。
“新基建”是面向數字時代的戰略之舉,必須著眼長遠,通盤考慮。一要加強統籌規劃。以整體優化、協同融合為導向,統籌存量和增量、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發展。這一點在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上已得到強調。從國際上看,前幾年歐美等國發布的數字經濟發展戰略也都把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列為重要任務。二是注意防范風險。“新基建”項目盡管經濟外溢性比較強,但也有著鮮明的技術更迭快、市場競爭激烈的特征,要實現項目的財務平衡并非易事,尤其對通過發行政府專項債等方式建設的項目,其債務成本通常在4%以上,因此,要以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擴張為導向,加強成本收益評估,擇優支持,確保投資風險和成本可控,投資綜合收益最大化。三是注重監管創新?!靶禄ā表椖考涌焱七M還需要一系列政策保障,例如數據中心、云計算都需要取得牌照許可,5G垂直行業應用(如無人機)、人工智能應用(如無人駕駛、AI輔助醫療、智能投顧)等還需要取得對應行業部門的審批或技術認證等,對于這些新事物,很難沿用傳統的監管思路和模式,亟需創新理念,以包容審慎的態度,為“新基建”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責任編輯;zl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