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最近熱門新聞,首當其沖的是2017年上半年年報的發布,其中的危機,作為華為掌舵人的任正非看得很清楚,他最新的發言是:華為披露的2017年的半年報,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283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其中,消費者業務的收入為1054億元。掐指一算,運營商業務和企業業務的增長只有5.71%。如果再把企業業務去掉,略加推算可知,華為運營商業務半年收入大概在1500億左右,同比增長不到2%。
2017年6月,任正非連續4天出訪泰國、德國、波蘭和俄羅斯4個國家,開始強調含義相近,但更為嚴謹的一個概念——有利潤的增長和有現金流的利潤。
任正非在德國代表處交流時,分析說:“在全球經濟不好的前夜,運營商日子不太好過的情況下,不能逼著增長,否則會被逼死,要保證盈利,渡過難關,以后就可以撿貝殼。不要著急著撐大規模,否則太虛會被風吹走,要用‘健康的方式’渡過這場災難?!?/p>
在終端業務上,華為智能手機出貨量距離三星還有一段距離,特別是三星布局電子全產業鏈,在OLED屏幕、存儲芯片上具備壓倒性優勢。在高端機型中,三星也在卷頭重來。截至7月中旬,Galaxy S8累計銷量比Galaxy S7多出15%。三星電子表示,第二季度手機銷量為9300萬部,智能手機占手機銷量85%以上。華為(Huawei)公布,2017年上半年智能手機發貨量為7301萬部,同比增長21%,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占據了9.8%的份額,位列全球第三。
日前在華為新員工入職培訓座談會上,華為公司總裁任正非發表講話稱,希望新員工有開放的心態,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進,哪怕只前進一毫米,也是功勛。如果總說從頭做起,那是耗費公司投資,應該降級。
以下為任正非講話實錄:
任正非在新員工入職培訓座談會上的講話
大家要我講一講,我不知對新員工講什么好。我一講道理,大家就會說我說教,那我除了會說教,我還會什么呢?想來想去,講個故事吧!就講講中國文字改革的故事。有些故事是我多年前聽說的,如有不對的地方請大家諒解,說得對的就給你們年青人做個引子,你們自己再去認識。不對的地方就算八卦了,因為我沒有時間去核實。
一、“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
今年年初,復旦大學教授周有光先生去世,他過112歲生日的第二天,就發病,第三天就去世了。我看了一些關于他的書籍,深有感觸,就從周有光的漢字改革說起。周有光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他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才轉修為語言學家。抗戰時他沒錢,帶領全家逃難途中寫新聞稿來賺取稿費,稿子寫多了,對語言產生了興趣。抗戰勝利后,周有光被新華銀行派往歐洲工作,他發現歐洲人對字母學很重視,于是買了許多字母學的書籍,利用業余時間自學。新中國成立后,周有光受邀擔任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委員,參與漢語拼音改革方案,為國家做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有些人不服氣,認為做出貢獻的不止他一人,幾千年來,數千文人都在立志改革中國文字和語音的統一,并給漢字注音。現代人發明注音字,還用國際音標注音等,但到現在為止,漢語拼音是最簡明、最方便的。大家不要嫉妒,不要把“之父”看成唯一,還可以有“漢語拼音之爺爺、叔叔、姐姐……”,很多人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周有光完成了如足球的“臨門一腳”。
同樣,也有人對袁隆平的“世界雜交水稻之父”有意見,認為最早提出雜交水稻的是美國人Henry Beachell,而且中國研究雜交水稻不只是一支科研小組,有人還在他的前面。高產雜交水稻的關鍵是發現了雄性不育株,這也是他的學生發現的,為什么要稱他是“雜交水稻之父”呢?因為袁隆平在研究中,攻克了“制種關”,摸索總結制種技術成功,給中國產生了大量糧食。從產糧食這個角度來看,他應該是“雜交水稻之父”。人類社會就是這樣在混沌中摸索出來的,歷史上還有很多科學家,即使沒有做出太多成績,也是偉大的。不要追求什么原創發明、自主創新,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作出成績才是偉大的。今天你們很聰明,因為前人的智慧結晶傳授給了你們。
屠呦呦從植物中提取了青蒿素,是抗瘧新藥青蒿素的第一發明人,獲得了諾貝爾獎。這也不是她的原創發明,屠呦呦說是從古書上看來的。她領導科研組系統整理歷代醫籍、本草,收集二千多種方藥,歸納編篡成《抗瘧方藥集》,又從中選出200多方藥,以現代科學組織篩選,用乙醇從青蒿中提取青蒿素,不斷改進提取方法,終于在1971年發現了青蒿素。因此“原創發明”、“自主創新”這些名詞在哲學上有局限性,希望新員工有開放的心態,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進,哪怕只前進一毫米,也是功勛。如果總說從頭做起,那是耗費公司投資,應該降級。
二、漢字的兩次危機
第一次危機是清末民初社會現代轉型時期。晚清半封建半殖民時期,人們思想落后,如果有人去給農民照相,他還會拿棍子打你,認為把他的靈魂拿走了。洋務運動失敗后,知識分子開始反思,文言文的表述復雜,無法普及民眾。當時歐洲的莎士比亞文學、音樂、繪畫……興起,其實對歐洲是一場哲學的洗禮,通過哲學統一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所以歐洲文化素質較高,促進了工業革命取得成功。俄羅斯葉卡捷琳娜二世執政期間,大量引進西方的繪畫、音樂、舞蹈、哲學……,對舊文化是一種沖擊,也是一種解放,所以俄羅斯率先工業化,比當時慈禧太后執政的清朝發展快。俄羅斯修了東西向的鐵路,我們就有了璦琿條約的恥辱。
清末維新運動,開始有意識地提倡白話,興起稱為“新文體”的“通俗文言文”。上世紀初期,提出“文學革命”的口號,新文學的特點是采用白話文體,為現代工業發展起到一定作用。當然,我們采用白話文,并沒有否定文言文。直接、寫實是白話文的第一優點,也比較快的能反映科學、技術、社會進步名詞的表述。文言文如何表述“藍瘦香菇”、“喜大普奔”呢?否則,今天無法用文言文描述日新月異的進步。小國、少數民族進步慢,源則語言、文字跟不上社會進步。
當時中國的經濟、軍事和技術都非常落后,知識分子反思為什么落后,其結論是:經濟落后,是因為教育落后,教育落后是因為漢字“繁難”,難認、難記、難寫,當時知識分子想當然認為英語好學,一學就會,學語言根本就不花什么時間和精力,而漢字太難學了,所以中國的文盲很多。解決的辦法就是改革漢字,當時設計了幾十種方案,有些就是后來電報(漢字編碼)和速寫的前身,但更多的是拼音化方案,也就是廢除漢字。魯迅私下里給朋友的信中甚至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這樣的話。一直到50年代初,漢語走拼音化文字道路還是主流觀點。不光文字改革,語音的改革也是成功的,普通話已遍及中國。
第二次危機是電腦時代。八十年代,我剛到深圳,電腦剛剛興起,我感到巨大焦慮,感覺中華民族要被時代拋棄了,因為電腦是英文輸入,漢字怎么辦?后來,王永民發明了“王碼五筆”,非常偉大,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的希望。當然,今天漢字輸入法更先進了,是另外的佳話。漢字本是與電腦不相關的畸形文字,用這個方法解決了,一直演變到今天,漢字輸入法已經非常簡便和科學。今天,漢字在信息存儲、傳輸、編輯、排序、檢索等方面都超過英文,將來計算機掃描,漢字可能還優于英文,因為漢字是圖形文字,錯誤率低。
回想這些事情,看看中國漢字的道路是如何走過來的。今天漢字碰巧適合信息時代,這與前人做了很多貢獻有關。中國將市場統一、法律統一、文字統一,才能形成全國性的貿易體系;加入WTO,國際貿易讓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所以,幾百年來,文字改革對國家、民族很重要。
三、漢字改革及推廣
我小時候所處的年代,人們普遍不識字,掃盲困難性極其艱巨。那時,我們對窮人宣傳的是,你不識字,認不到鈔票,受人騙,促使他學文化,掃文盲。當然,不識字也不會把100元當1角用的。我們那時十一、十二歲,每天晚上要去農村教人識字。幾百年來,多少志士、仁人傾注了心血,改革語言、文字,就是為了掃除文盲。用拉丁文取代漢字,曾經是一個時代的呼聲,多少領袖都迫切地使用拉丁化,就是希望一般人能說、寫合一,掃除文盲,才能走向現代化。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十天后就成立了文字改革委員會,吳玉章擔任主任,文字改革過程中,同樣很復雜。為了國際化,毛主席也提出用拉丁文來統一文字。革命領袖李大釗、瞿秋白也曾經是這個觀點的積極推銷者。至于后來如何從拉丁文轉為拼音方案,目前沒有公開的詳細記載。我聽過一個故事:吳玉章對毛主席講,如果改成拉丁文,年青人不認識漢字,就讀不懂歷史;1955年文字改革會議,據說反對票多了三票,毛主席很民主,就放棄了拉丁文。(從國外網上道聽途說的,沒有根據。)
第二階段,如何讓大家識字?研究簡化漢字,實施漢語拼音法。當時軍隊的一名普通文化教員發明了一種新的漢字注音,為掃盲打下了基礎,毛主席接見了他三次。接下來1955年文字改革會議討論用拉丁字母給文字注音,最早以北京話為標準,但北京話多了一個音,需要用29個字母。吳玉章陪同毛主席去會場的路上,在汽車上給毛主席講,如果采用29個字母,將來有五千萬華僑會看不懂。毛主席就同意用26個羅馬字母來注音,這就是普通話的基礎。
第三階段,漢語拼音方案要成為國際標準。如果文字改革僅僅是在中國土地上,不進入國際標準,中國文字是存在問題的。文革期間,國家基本沒有參加過國際會議。1979年,國際標準委員會發函邀請周有光到巴黎參加ISO,他先拒絕了,說衣服都是破的,國家給他新做了大衣、鞋子、襪子,回國后再交公。他沒帶一分人民幣,也沒有一分美金,就去參加了國際會議。因為是外國邀請,不是公派出國,30美元不發;人民幣是外匯管制,不允許帶出國,因此,兩手空空上了飛機。在這個會上,他介紹中國對漢語拼音方案的意見,讓國際上看到了我們的文字改革,做了一次廣泛性宣傳的基礎工作。但當時很多國家抵制,因為他們更改自己國家圖書館的書籍,需要花費數千萬美金。第二次華沙國際會議,接受把《漢語拼音方案》定位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但是會議提出中國要有正詞法,這點非常難做到,中國至今也沒有連詞。第三次國際會議提議在中國開會,周有光向國家報告,1981年剛剛開放改革,***同意了,在南京的一個空軍招待所召開了會議。這次會議很成功,周有光說服了大家接受中國用26個字母的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方案》成為國際標準。
經歷了這么多苦難和痛苦,漢字終于走向了這條貼切中國發展的道路。我們的文字改革,一切都是為了國際化。比如,以前的漢字是豎排(方向是從右到左),后來改為橫排(方向是從左至右),順應人的視力,書寫方便,為漢字國際化起到很大作用。大家不要嘲笑前人,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五千年后的人們可能也會笑我們華為的這群“傻瓜”,但是五千年后的事物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我們一步步的努力墊高了他們的發展。
四、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周有光年輕時曾在美國紐約工作,他同學在普林斯頓教書,介紹他去陪愛因斯坦聊天,因為愛因斯坦太孤獨了,愛因斯坦講物理引力波之類的“天書”,周有光講國際經濟形勢之類的“地書”,他們只有一句話是共同的——“人生的偉大在業余“。
新員工進入公司,應該積極加強溝通,做好充分準備,把自己最優秀的一面充分發揮。希望年青人將精力聚焦在多產糧食和增強土壤肥力上,不局限在各自專業,跨部門、跨專業地溝通。華為以前的傳統就是“喜群居、吃雜食”,一群人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少一點埋怨。如果我們把埋怨的能量用來“刨地”,相信收獲成果時就不會有埋怨,工資漲了,機會也來了。心聲社區是開放的,所有批評我們的帖子都不會刪減,而且保護發帖人的隱私。如果你們罵完以后,心里舒服了,不得憂郁癥,我們也算是做了貢獻。但是,簡單的點贊沒有必要;沒理由的攻擊,不可??;特別是人身攻擊,更不可取。我們也能夠區分心聲社區上的建設性意見,從中吸取合理的營養。
我看到心聲社區上有帖子說,反感學習哲學。作為基層員工,學不學習哲學都不重要,只要踏踏實實努力工作,多產糧食,多拿獎金,也就安居樂業了。但是中高層以上的干部要學習一點哲學,因為哲學是人生的羅盤。你們看,戈壁灘上不可能種出郁金香,說明戈壁灘上沒有東北黑土地的哲學。清華王國維也曾針對洋務運動說過,開礦山、辦工廠都不重要,中國必須普及哲學。只有全民族提高了素質,提高了對事物的邏輯之間的構想,頭腦開放以后,才能構建創新。往高走一步,要改變僵化教條,那就是哲學。我們不要求新員工學習哲學,將來要升職后就多學一些,用到戰略戰術里,對解剖世界、解剖組織有一把科學的“解剖刀”。公司正在結構性調整中,很多文件都對全員開放,主張你們多讀公司文件,對公司的理解就會更深刻一些。
書籍是最好的老師,所有的智慧都可以從書里面找到,有的是直接答案,更多的是讀的人去悟。一般員工把一件事情做好就行,但領導干部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和人打交道,需要對人,對事有深刻的理解才行,而哲學就是研究人的學問。
歷史的幸運,我們既保留了中華的傳統文字,又成功的全國推廣了普通話,這是多么偉大的貢獻呵!為偉大祖國的崛起,為實現現代化,作出了多么偉大的奠基呀!我們向數百年來為文字改革進行奮斗的改革者致敬!我們也要為歷史添加一磚一瓦。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