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時任副總參謀長***將軍參觀美航母,美軍以保密為由,不讓我們觸碰航母上的設施。
回國后的劉將軍痛***:“如果中國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今天,中國首艘國產航空母艦下水了!
在六艘拖輪的“護衛”下,我國首艘***完全出塢,投入到大海的懷抱。
該航空母艦從船塢移出后已停靠碼頭。下一步,將按計劃進行系統設備調試和舾裝施工,并全面開展系泊試驗。
中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下水儀式在大連舉行。這標志著我國自主設計建造航空母艦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下一步,該航空母艦將按計劃進行系統設備調試和舾裝施工,并全面開展系泊試驗。
可以預測中國第三艘航母很快或將閃現公眾視野,屆時中國將擁有三艘航母,形成一艘戰備巡邏、一艘用于訓練、一艘在船廠進行維修的基本格局。
除了航母,中國海軍其他艦艇建設也在同步進行。在可見未來,中國海軍航母戰斗群將是由一艘航母、2艘055神盾驅逐艦、2艘052D神盾驅逐艦、2至4艘057型護衛艦、1至2艘093B核動力攻擊潛艦、1至2艘四萬噸級901大型補給艦組成的“夢幻組合”。
從2013年傳出開始建造的消息,到今年正式下水,僅僅經歷3年多時間。從世界范圍來看,完成一艘航母的建造往往需要六年以上的周期,中國建設速度之快,令國內外驚訝。
首艘***下水最大的象征意義,在于證明了中國有足夠的財力和軍事技術,能夠自主設計和建造出航母這么一套復雜、高精尖的軍事系統。
排水量約為5萬噸
有專家推測首艘全***標準排水量在55000噸,滿載排水量在67000噸左右。一般來說,航母按照排水量來劃分,3萬噸到6萬噸之間的為中型航母,包括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法國的“戴高樂”號。
隱形化設計
海軍軍事專家李杰稱,相比***,第一艘***的艦島應該會有不小的變化,采用隱形化設計、調整電子設備布局、提高空間利用率已是大勢所趨。
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曹衛東也認為,“外形應該會采取一些隱身措施,譬如艦體和艦島盡量減少水平與垂直的直角邊;艦島設計成下半V形上半倒V、中間寬上下窄的造型;煙囪、桅桿、天線采用雷達吸波材料等等辦法。”
600多年前,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穿越馬六甲海峽,開啟了七下西洋、傳播友誼的和諧之旅。600多年后,中國航母艦隊航跡將遍布世界各地,我們的使命同樣是傳播友誼、維護和平。走向深藍,我們來啦!
下面我們來探討一個問題:
全球最強工業國是哪個?
當前全世界第一大工業國是哪個?是美國嗎?是德國嗎?是日本嗎?是俄羅斯嗎?不,不用到處找了,答案是你腳下站著的這個國家——中國。
我知道,國內很多人對歐洲,或者說德國制造崇拜得五體投地,一會說百年傳承,一會說精密無比,我也承認在目前某些領域那些經過長時間積累的歐洲產品確實比我們要好用不少,但如果只看到這些,那么,我只能說,那些盲目崇拜的國人連工業化最本質的東西都沒搞懂。
工業化是什么?本質上,工業化是用機器造機器,那問題來了,那些制造機器的機器,是誰來設計的?又是誰來建造的?甚至最終是誰來操作的?是人!
大歷史的尺度
當你以一個更大的時間尺度,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的時間去看待整個工業化時代,你就會明白,決定一個工業化社會未來的最終還是人,是工業化人口。
不管是在美蘇,還是德日,或者任何的工業社會里,工業人口數量不僅直接決定了工業經濟的規模,也和工業體系的復雜程度,或者說先進程度。因為現代工業的發展趨勢是分工越來越細,產品越來越復雜,基本配件越來越多。要保證工業的正常運轉,把工藝鎖在圖書館里,指望用到的時候再去查是不行的。就算查到了還有個熟能生巧的問題,更不可能有進步——沒有人能基于不懂的知識進行二次開發。
所以在工業的核心部分里,平均每個基本配件要至少對應一個專職人員來儲備并改進生產工藝。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核心產業所占用的工業人口和工業技術的復雜性,以及基本配件數量在同比例增長。但是核心產業并不能自己構成一個完整的社會,還需要消費品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商業、服務業、行政、軍事、***等第三產業,以及采礦、農業等初級產業部門的勞動力來配合。這些人配齊了,整個工業體系才能順暢地運轉,同時每個社會成員才能擁有相對輕松而豐富的生活。
再加上這些勞動力撫養的子女和老人,大致可以估算出一個獨立工業體系所需的人口大約是基本配件數量的10倍,最少也不能少于5倍。
19世紀中后期,工業體系只有蒸汽機這一種動力,當時最復雜的工業品無非是鐵甲艦,一條鐵甲艦有幾十萬種零部件,所以當時的一個工業國需要近百萬人來滿足核心產業,最小的工業國比利時也有400萬人口。
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增加了電器和化工兩個大門類,工業體系的基本零部件種類也隨之翻了幾倍,已經要近千萬核心產業勞動力才能維持工業體系完整了。此時列強中已經不再包括比利時之流,人口最少的法國是4000萬人,而且法國的工業體系也不完備,被6000多萬人的德國打上門來就必須在英美的支持下打第一次世界大戰。
到“二戰”期間,基本部件增加到幾百萬種,對應的是6500萬人的德國可以發動戰爭,法國則在開戰后一個月出局。但德國也必須放棄研制生產諸如戰略轟炸機、航空母艦和原子彈這樣的超級武器,人口規模差不多的日本能造航母卻造不出像樣的***。海上地面兩邊都行的只有人口上億的美國一家。蘇聯在海軍技術上缺乏儲備,不過造***、大炮、火箭炮總能壓德國一頭。
等到世界進入核時代,一套完整工業體系需要由上千萬種工業基本配件構成,這決定了只有人口上億的工業國,也就是美蘇才有資格成為世界一級,其他工業國只能做附庸。這段時間盡管英法同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擁有戰略***,但也只能面對江河日下的命運。
到了冷戰中后期,工業配件數量進一步增加到3000萬種以上,美蘇各2億左右的人口被各種工業部門完全占滿,很難再往更復雜的工業社會發展了。但是美蘇雙方都絕不甘心維持這種兩極世界的局面,都希望繼續擴大工業力量,研制更多的新式武器,拉長產業鏈,繼續提高自己的工業復雜程度,在技術上壓倒對方,即把更多的工業人口納入自己的冷戰對抗體系。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把民用產業向國外轉移,同時用金融手段繼續占有這些工廠的產品,養活本土人口,集中力量和蘇聯搞軍備競賽。這相當于在不引進移民、不增加農業和社會福利壓力的前提下,增加了本國工業人口。通過這種方式,日本、德國還有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都為美國貢獻了冷戰所需的工業勞動力,增加了美國一方的工業復雜度,促進了美國的高技術升級。
而蘇聯一方的人口只有自己的兩億多加上東歐幾千萬,要和美國控制下的全球體系競爭,只能延續二戰前那種更適合于進行戰備的科技產業體系,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在應用技術方面獲得高效率,從而使自己的工業體系喪失了自我升級的能力。
另一方面,人口缺乏也使蘇聯不得不把有數的人口都集中到軍事工業和重工業上,到蘇聯解體的時候,蘇聯總人口只有2.8億,卻有7000萬產業工人,平均4個蘇聯人就有1個產業工人,其中絕大多數都在軍事和重工業部門。這直接導致了蘇聯民用工業的長期萎縮,最終崩潰!
江河日下的帝國們
從上面的角度來看,歐洲最終走向一體化進程不是因為歐盟想,而是如果不統合歐洲這二十幾個國家的工業人口和制造能力形成一個數億人口規模的實體,歐洲根本撐不下去。但按照目前歐盟的出生率和人口規模,第三次工業革命,也就是它的極限了,第四次工業革命對整個產業鏈條復雜程度的要求和產業工人數目的要求,都是歐盟承擔不起的。
不信?看代表一個國家高端工業體系的戰斗機,目前能夠達到第四代戰斗機標準的只有兩個國家,中國,美國。俄國那個由Su27拍扁而成的T50不算。歐洲呢,根本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獨立承擔得起第四代戰斗機的研發,三帶半的臺風戰機,是整個歐洲的力量加起來所能達到的頂峰了,第四代戰斗機F35,只能是聯合美國一起開發。但是即使是歐美聯合上一堆傀儡國家例如日韓,整個開發過程都已疲態盡顯。
F-35的開發過程遇到一大堆問題,其中一個非常大的障礙是飛控軟件的設計,現代飛機幾乎就是一個飛行電腦,幾乎一切功能都要通過計算機軟硬件完成。“摩爾定律”不單止對硬件適用,對軟件技術發展一樣適用,因為芯片的容量差不多每18~24個月會增加一倍,帶來的運算能力也會支持軟件的大小跟著增加一倍。2002年服役的F-22的機載計算機軟件包括400萬行源代碼,眼下剛剛投入試生產的F-35的軟件則有1900萬行,雖然略低于每年翻番,不過大體符合這個規律。
軟件是人寫出來的,當初編寫F-22的軟件時美國人還使用了專門軍用的Ada高級語言,可是源代碼翻了幾倍之后,就再也湊不出那么多懂Ada的程序員了,只好改為民用的C語言,不過連C語言的軍方程序員都湊不出那么多,戰斗機的軟件又不能隨便外包出去,F-35的軟件開發進度只好一拖再拖,成本也隨著人吃馬喂節節攀升。
當初美國人提出研發這種輕型四代戰機是因為F-22價格過于昂貴,需要一種廉價飛機彌補其數量不足。在當時的計劃中,這種戰機的各項性能差不多相當于F-22的一半,造價只有其1/3。不過到現在,F-35還沒正式大批量生產,造價就已經快超過了F-22。
集美歐之力,造一款第四代戰機尚且舉步維艱,你還覺得歐盟能獨力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幾率有多大?
工業革命是一個由量變積累到質變的過程。每次工業革命之后,新的技術手段會讓制造精度大幅度提高。一旦機器的精度提高,接下來帶來的變化就是可以制造更復雜產品的機器。而越是復雜的產品,包含的零件也就越多,這些零件都需要有人制造出來,所以一個工業體系有多少種零件基本上就需要多少工人、技術人員掌握制造工藝。
說到底,一個國家要維持工業體系持續升級,必須要有足夠的工業人口。每當一種更復雜的機器出現,只有能招募到足夠的工人和技術人員,產業升級才能進行下去。在一次又一次產業升級中只有人口足夠多的國家才能甩掉所有對手。
反之,如果產業鏈已經拉長到把人口基數用光了,那就只能拆舊的補新的。每個國家都會把用來保命的軍事工業留在手里,拆出去的工業首先是能賺錢,能滾動發展的民用工業,等民用工業拆得差不多了,機床、工業設備制造行業也會追著民用工業這個大客戶而去,只留下軍事工業。
雖然軍事工業往往代表著一個國家最高的技術水平,但軍工造出的槍炮都不能再用來造別的機器,一旦本國沒有了民用工業,軍事工業也不能把軍用先進技術轉移到其他產業。再也沒辦法實現用機器造機器,用老式機器造更先進的機器這種工業化循環。
只要別人的工業化循環一運轉起來,積累出新一代技術,那些昔日的帝國很快就什么也不是了。在可預見的將來的將來,整個歐洲會像一個多米諾骨牌陣,一個又一個國家倒下,從希臘,意大利,西班牙,愛爾蘭這些豬國,再到英法,最后是德國。如果說有什么是人力不可抗拒的客觀歷史規律,這就是。
后記:
如果很快有第四代工業革命,那么我個人猜想很有可能會是以核聚變,人工智能,量子計算這三大標志性事物宣告一個時代的來臨。而其中最基礎的一定是對于能源來源方式的革命。在聚變能這個領域,目前能夠確定擁有集反場箍縮磁約束,超導托卡馬克,非超導托卡馬克這三種裝置的國家,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另一個,可能是美國。
至于歐洲,歐洲建造的巨型強子對撞機里面的核心部件,你猜是made in哪個國家?
當然是中國!
中國走向強大四個階段(作者:水木然)
第一個階段叫:無“農”不穩,第二個階段叫:無“工”不強。這兩個階段我們不再多說,我們今天重點看看下面兩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叫:無“網”不達
人類最近的300年發生了三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了大工業時代,大工業時代的使命是為人類搭建各種基本設施,包括硬件、資源、設備、產品等等,通俗的說就是為人類搭建舞臺,它讓世界硬朗又開闊。
如今舞臺已經搭建完畢,而我們也迎來了第四次工業革命。人類正在進入無網不達的信息時代。水木然認為未來是一個高度協作、跨界互聯、且鏈接無處不在的世界,每一個人、每一份信息、每一件商品,都是價值鏈上的一個重要的節點,無數條價值鏈細而不脆、繁而不亂,正在支撐一個全新的世界。
世界正在由堅硬變的靈動:價值多元化、財富流動化、分工細致化、產品定制化、組織扁平化。
數據和信息開始反作用于物質現實,并逐漸掌控世界運作,顯然這是一場新的疆界開拓運動。
最令人興奮的是,中國和美國開始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引領全球第四次工業革命,這是由中國互聯網進程和完善程度決定的!
人、信息、商品三者鏈接起來可以發揮1+1大于2的綜合效應。因為人與信息、人與商品、信息與商品是可以互相作用的,一旦鏈接起來,就可以發生裂變和聚變的效應,瞬間聚合、張力無限。
中國互聯網發展了20年,現在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BAT分別掌握著中國的信息型數據、交易型數據、關系型數據,然后利用跟大眾的通道不斷兼并后起的創新企業。
中國未來一定會打造出一家超級互聯網公司。將BAT收入囊中,通過高效協作和行業細分,來優化配置社會的各種資源,包括各種大大小小的、邊邊角角的零部件,不浪費一個螺絲、不放棄一個靈魂,將整個社會帶入價值創造和吸收的大循環。實現了萬物互聯、價值共享。
第四個階段叫:無“文”不興
這才是強大的真正階段,那就是精神的復蘇,我們先來看一下西方工業革命是如何發生的?
15世紀的歐洲還處于被教會統治時期,基督教禁錮人性,讓人失去想象力和創造力,而后來歐洲先后發生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通過“復活”古希臘和羅馬的精神文化,創造出一種主動、創新、積極的氣氛,一場思想解放運動在歐洲發展起來。
所以工業革命之所以在歐洲發生,跟文化思想解放是分不開的,文藝復興引發的“人文主義”思潮,肯定了人的力量,讓人類堅信人可以改變一切,比如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里有句著名的話,他說人是“萬物的精華、宇宙的靈長。”這句話就出自文藝復興時期,文藝復興鼓勵人們用不斷用發明和創造去改造自然,創造美好生活。
經過文藝復興300年的醞釀和準備,歐洲的資產階級在政治、經濟和意識形態領域全面取得優勢地位,只等著啟蒙運動的一聲號角,歐洲的封建體制就開始忽喇喇大廈傾。 緊接著就是西方的大航海時代和地理大發現,借助資產階級及其實力,歐洲各封建君主國開始在全球進行政治、經濟和軍事擴張,到處建立殖民地、劃分勢力范圍,同時強力推行文化輸出。其后,隨著資產階級革命在歐洲和美洲相繼取得勝利,到19世紀末,歐洲文明一躍而為全球文明。肇始于文藝復興時期,后經過啟蒙運動理論化和資產階級實踐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也在這個過程中通行全世界。一直到現在。
如今中國對世界經濟、外交和安全正發揮越來越大的影響力,但一個客觀的事實是:自從近代以來中國一直被強勢的西方文化的所輻射,不僅中國,全世界都在遵循一種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而我們也發現,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引領的工業化大道上,人類越走越快,但是也越走越膽寒,放眼四望,我們已經被各種金融危機、經濟危機、戰爭沖突,和***所包圍……
世界該走向哪里?糾結那種思想文化才能帶領人類走向未來?
先看西方,為了將世界帶入到一個統一的經濟市場,西方文明在過去幾百年對世界的不斷征討,借助經濟上和技術上的領先優勢,促進了全世界各個文明學習西方文明而自強。因此從經濟上講,西方世界在經濟和科技上影響了世界,但從政治上講,西方無法為世界建立一個統一有序、且符合全人類共同利益的“世界國家”。因為他們無法為世界提供永久和平的整合模式,更何況西方本身內部都無法統一。
再看東方,雖然連續兩千多年的中國傳統文化,已在五四運動后遭到全面否定,各種西方各種思想潮水般涌入中華大地。但是當前中國傳統文化已經逐步復興,正在跟西方文明強烈的碰撞,這是一個激蕩的大時代!
西方崛起的曾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災難,但同時也給人類文明創造過巨大貢獻的,比如公平自由的市場、***的選舉,***的體制、公民的權利等等,西方的成就對世界影響是深遠的。而中華文明的生命力和生生不息正好就體現在善于不斷吸取先進思想,在容納的過程中又不迷失本位自我,最終將外來的先進思想轉化成為中華文明的一部分。
中國文明憑什么可梅開二度?
首先,中國盡管也多次經歷過混亂和解體,但是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中國人完整地守護了一個超級文明,長時間生活在一個文明帝國的穩定秩序中。其次,中國人保持著可貴的天下主義的精神,恰恰中國文化是距離狹隘的民族主義最遠的。而同時儒家、道家的人文主義價值觀使得中國文明符合了新時代人類社會整合的需求,中國人追求人與自然和諧。
水木然認為:中國古人就開始追求天下太平、世界大同。中華文明有“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創新改革精神,有“和而不同”的文明多元共生理論,有“天人合一”中的人與自然、社會與生態的和諧精神,以及中華文明和平世界主義的天下世界觀,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偉大理想。
中國崛起的第一步,一定是傳統文化的強勢回歸,這是一定的!中國崛起將人類文明跨入新時代,也注定將照亮整個21世紀。但是不積跬步, 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還需要一步一步的努力!未來十年,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依然是中國。中國只所以擔此重任是因為他還有很多改進空間,最主要的是不斷前進的決心!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