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智慧城市,是一項全球性的議題,中國作為其中的重要玩家,在國際的舞臺上能為世界帶來哪些經驗,又能從其他國家學到什么?在11月18日-21日的巴塞羅那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上,或許能找到答案。
巴塞羅那全球智慧城市大會(Smart City Expo World Congress,簡稱SCEWC)自2011年舉辦,已經成功走過九年,被業界稱為“智慧城市領域的奧斯卡”。今年,億歐作為媒體合作伙伴,參與到這個國際盛事當中,從全球的視野尋找智慧城市建設的經驗。
從斯德哥爾摩身上能學到什么?
國際上的智慧城市案例都是怎樣的?今年,可以學習借鑒斯德哥爾摩的經驗。
SCEWC每年都會舉辦智慧城市頒獎盛典,每年評選出一個“城市獎”(City Award),還會在其他智慧城市的細分領域評選出標桿項目。今年,大會共收到來自54個國家的共540個獎項申請,而獎項只有7個,除了固定的城市獎外,還有創意獎(Innovative Idea Award)、數字化轉型獎(Digital Transformation Award)、城市環境獎(Urban Environment Award)、智慧交通獎(Mobility Award)、金融與管理獎(Governance & Finance Award)、包容與共享獎(Inclusive & Sharing Cities)。
今年,摘得城市獎桂冠的,是瑞典的斯德哥爾摩。
大會給斯德哥爾摩評價是:斯德哥爾摩的智慧城市戰略,通過創新、開放和連接,創造了一個智慧且互聯互通的城市,斯德哥爾摩的智慧城市在經濟、生態和社會方面都具有可持續性,為斯德哥爾摩居民提供了高的生活質量和營商環境。
斯德哥爾摩智慧城市建設的“成功之道”,可以總計為理念清晰、重視實用、構建生態。
在理念方面,“可持續發展”是斯德哥爾摩智慧城市的關鍵詞。
斯德哥爾摩自90年代以來,就一直致力于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從1990年以來,每位居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平均減少了25%。在2010年,斯德哥爾摩就成為綠色之都,斯德哥爾摩市長Anna K?nig Jerlmyr今年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可持續發展一直是我們智慧城市戰略的核心。”
在這個核心理念的指導下,斯德哥爾摩的GrowSmarter項目匯集了政府和私營單位,融合了包括能源、基礎設施、交通出行等在內的12個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這12個解決方案,旨在滿足可持續性的三大支柱:經濟,社會和環境。
有了明確的目標和清晰的理論,如何實踐也同樣重要。
GrowSmarter在斯德哥爾摩的阿爾斯塔區,設置了試點,以證明他們打造的12個解決方案,能順利實施,證明成功后,能夠迅速復制到其他區域。
除了斯德哥爾摩外,GrowSmarter還有另外兩座“燈塔城市”——德國科隆和西班牙巴塞羅那,以及5個“跟隨城市”,燈塔城市的成功經驗能迅速復制到跟隨城市中,跟隨城市也能根據自己的當地特殊情況,制定相應的措施。這樣的試點和經驗交流機制,能打造出一個智慧城市的共建生態,讓智慧城市建設的經驗得到更好的傳播。
上海、湖州……被國外認可的中國智慧城市案例是怎樣的?
斯德哥爾摩的智慧城市,是歐洲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典型,有著與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完全不同的出發點、理念和方式。
歐美更強調“可持續發展”“人性化”,而且更注重個人隱私保護。
在展會上可以看到,不少歐美的廠商,展示的是智能垃圾桶、智慧燈桿之類的產品,而且比起攝像頭,歐美更多地強調傳感器的作用。在國內大熱的人臉識別技術,在SCEWC的展臺上,很難看到。
雖然也有個別歐美廠商展示了視頻監控的能力,但是實現方式和國內的也有明顯的區別。比如有廠商做的人臉識別設備,并不會在屏幕上顯示出具體的人臉圖像,人臉圖像會模糊化,只顯示提取出來的特征信息。
再以交通為例,歐美發展智慧交通的一個核心目的,是節能減排,他們更熱衷于宣傳如何通過技術的手段,減少交通的排放污染,提升人們的出行效率。
而中國的智慧城市呈現出了另一番景象。
上海數據交易中心和上海聯數在本屆SCEWC上,帶來了他們在中國大型城市建設智慧城市的新成果——上海靜安“151項目”。
據了解,“151項目”致力于打造“物聯感知城市、數聯驅動服務、智聯引領決策”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通過構建起1張整合的城市管理“數據湖”網絡,在“交通”“健康醫療”“健康食安”“環保”“城市公共設施”5大領域形成大數據創新應用。同時構建起1個具有城市數據綜合運營的城市智能運營管理中心,最終形成“151”的大數據與城市管理建設模式,解決上海城市管理中的“民生熱點、政府痛點、管理難點”。
不難發現,中國的智慧城市建設更強調大數據的創新應用,重視城市間不同部門的協同。
浙江湖州的智慧城市建設也同樣體現了這個特點。
湖州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局長陸建衛告訴億歐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建設的一個核心難題,是打通部門之間的數據孤島,湖州的“城市大腦”之所以能夠成功,正是由于打通了各部門的數據,構建了統一的數據交換平臺,并且能夠在打通數據的基礎上,開發出多種民生應用。
據了解,湖州城市大腦亮點在于開發了統一視頻共享、統一地圖服務、統一身份認證、共享材料等公共模塊組件供各系統應用開發調用,是國內具有應用組件功能的城市大腦。在場景方面,湖州城市大腦已經衍生出“刷臉辦事”“智慧醫療”等多個應用。尤其在智慧醫療方面,湖州在全國率先實現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四級以上測評全市域覆蓋,還是國內醫療“無膠片”城市。
“可持續發展”VS“效率先行”,中西智慧城市建設重點為何不同?
都在提“智慧城市”,但歐美國家和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還是存在不少差異。
2014年,歐盟發布《歐盟智能城市地圖》,該報告提到,智慧城市發展的六大特征分別是:智慧治理(Smart Governance)、智慧經濟(Smart Economy)、智慧出行(Smart Mobility)、智慧環境(Smart Environment)、智慧公眾(Smart People)和智慧生活(Smart Living)。其中,智慧出行和智慧環境受歐洲國家的重視。
歐盟智慧城市數量在六個特征上數量分布呈現
而中國的智慧城市建設,則更多地從城市安全與秩序、民生應用等方面考慮。
雖然在建設的重點上,中國和歐美體現出了些許的差異,但造成這些差異背后的原因,卻十分復雜。
首先,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是在發展數字經濟的大背景下展開的。智慧城市產業生態圈秘書長路宏峰告訴億歐智慧城市,國內經濟發展的理念上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國正在全面擁抱數字經濟,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技術,都被納入基礎設施的范疇。
另外,從經濟發展的動力上看,信息化和城鎮化是重要的推動力,“這’兩化’的交匯點,就是智慧城市。”路宏峰說:“所以智慧城市的建設,在中國可以看成一個非常重要的,落實數字經濟的著力點和落腳點。”
而歐盟建設智慧城市,更多地是從提升城市生活、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與國家經濟發展并不存在強相關。
其次,人口規模的不同,也決定了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優先考慮目標的不同。
2018年,中國人口達13.95億;而整個歐盟28個國家人數僅5.13億。中國面臨的人口壓力,是歐盟國家的將近3倍。
此外,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城市化率迅速攀升,越來越多的人涌入城市,也有越來越多的新城市出現。這樣的高速變化,給城市的治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因此,中國的智慧城市更注重效率。中國的智慧安防產業蓬勃發展,能夠讓公安干警迅速掌握案情;智慧交通的目的是減少擁堵、提升出行效率;讓市民能夠“刷臉辦事”,“最多只跑一次”……這些都是中國智慧城市建設中,重視效率的表現。
和而不同,什么才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國際“法則”?
雖然中國和歐美智慧城市建設的出發點和目標都存在差異,但在建設的方法和理念上,還是有不少相通之處,因為建設智慧城市的價值,最終都回歸到了人的身上。
比如,迪拜推出了手機軟件DubaiNow,能夠實現一個APP上,完成教育、住房等手續的辦理,還能查詢附近的清真寺。這個跟中國不少城市推出的市政APP有異曲同工之妙。
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各自打造和實現的手段又百花齊放,加交流與合作,才顯得格外重要。
“智慧城市是一個巨系統,一定要聯合多方的力量共同推進。”路宏峰說。路宏峰擔任秘書長的智慧城市產業生態圈于今年正式成立,其目的在于構建政產學研資用的合作平臺,促進智慧城市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但是,面對智慧城市這樣一個全球性的議題,只在中國內部建立生態圈,是不夠的,國際的“朋友圈”也同樣重要。因此,智慧城市產業生態圈也與全球智慧城市大會,在新技術、行業孵化、產業標準、產業生態等方面展開全方位的戰略合作。
只有合作,才能實現共贏,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全世界,這都是智慧城市建設的“法則”。
這個“法則”同樣適用于企業。
在SCEWC逛一圈下來可以發現,即使是實力強大的巨頭企業,也非常強調合作與生態。比如,微軟的展臺上,微軟也展現了與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智慧出行等解決方案。華為的展臺上,幾乎全方位展現了智慧城市建設的硬件、技術和解決方案,但華為在演講和活動中,依然多次強調合作與生態。
本次華為重點展示了基于沃土數字平臺的HiCity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可提供1+1+N整體建設能力。第一個“1”指城市沃土數字平臺;第二個“1”指智慧城市運營中心;“N”指基于沃土數字平臺的N個應用,可通過行業使能平臺,提供標準化的借口和行業套件,支持應用的快速開發和上線。
據了解,在西歐,華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已經在阿姆斯特丹、意大利卡利亞里、德國蓋爾森基興等多個城市落地。在全世界范圍內,華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已服務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個城市,5億人口。
這是重視生態給企業帶來的回報。
“千人千面”,智慧城市建設該學什么?
智慧城市最終是服務于人,人的生活涉及衣食住行,每一個環節都大有講究,也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沒有哪個企業能夠“通吃”,因此重視交流與合作,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格外重要。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二三線城市的智慧化建設,同樣蘊藏著著巨大的潛力。
比如,本次全球智慧城市頒獎盛典上,來自江西的鷹潭憑借與華為共同打造的數字孿生城市項目,獲得了“數字化轉型獎”,是本次頒獎盛典獲獎名單上,唯一一個中國身影。浙江湖州獲得“金融與管理獎”提名,可惜與獎項擦肩而過。
以往在國內說起智慧城市,都會聯想到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但其實智慧城市的建設,已經滲透到二三線城市。而且,二三線城市在基礎設施和信息化上的相對滯后,這樣的“短板”反而讓它們在發展智慧城市時,少了“信息孤島”,數據能夠更好地匯聚與使用。
此外,在建設模式上,二三線城市更講究建設的實用性。“大城市資金充足,中標金額動輒上億,對二三線城市來說,這都是天文數字,所以在建設上,二三線城市更講究實用。”在SCEWC現場,一位參展觀眾在與億歐智慧城市交流時這樣說道。因此,智慧城市在中國的不少二三線城市反而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可以發現,城市之間的情況千差萬別,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設也沒有模板可言。一線城市的經驗不一定適用于二三線城市,國外的經驗不一定適用于國內。即使今年摘得城市獎桂冠的是斯德哥爾摩,但它的標準與思路,也不見得適用于其他城市。
既然智慧城市建設很具個性化,那在國際的交流舞臺上,我們應該關注些什么?
普華永道資深合伙人金軍在發布《全球智慧城市2020年發展展望》中提到,注重數據融合與數據應用創新,注重業務運營與長效服務提供,是全球智慧城市2020年發展趨勢。
技術是死板的,而運營是靈活的。在SCEWC這樣的國際舞臺上可以發現,中國在信息化建設上,已經走在了前面,中國能給世界帶來豐富的經驗;但是在“人性化”的理念與智慧城市結合上,中國與外國還有許多可以切磋交流的地方。
此外,在智慧城市的技術標準上,世界也還沒有達成共識。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在智慧城市標準打造上,中國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最后,雖然全世界都在如火如荼地建設智慧城市,但同時也需要警惕“過熱”帶來的不理性。比如,韓國的松島淪為“智能鬼城”、武漢1.75億元智慧城市項目爛尾……這些都是智慧城市建設中血淋淋的教訓。
正所謂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在智慧城市建設上,所有的城市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只有加強交流,互為借鑒,才能在世界范圍內達成共贏。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