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個攜帶能量的波相遇并重疊時會發(fā)生干擾。它們攜帶的能量混合在一起,因此,您得到的不是兩個波,而是第三波,其形狀和大小取決于原始兩波的模式。當波像這樣合并時,該過程稱為疊加。
您是否曾經(jīng)做過一種當下報紙難題,您必須使用兩個非常相似的卡通來找到缺失的細節(jié)?解決這些問題的快速方法是切出兩個圖像,將一個圖像放置在另一個圖像的上方,然后在紙上照亮光線。這聽起來像是在作弊,但這實際上是科學:您正在使用一幅圖像的光線模式來顯示另一幅圖像的差異。科學家使用一種非常類似的過程稱為干涉測量法,通過比較光束或無線電束,以極高的精度測量微小物體。
激光干涉儀。激光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直接進入檢測器,而另一部分則發(fā)生某種變化。通過在末端再次比較兩個光束,您可以非常精確地測量變化的程度。圖片由NASA格倫研究中心(NASA-GRC)提供。
什么是干涉?
要了解干涉測量法,您需要了解干涉。在日常生活中,干擾只是意味著妨礙或干預,但在物理學中,干擾具有更具體的含義。當兩個攜帶能量的波相遇并重疊時會發(fā)生干擾。它們攜帶的能量混合在一起,因此,您得到的不是兩個波,而是第三波,其形狀和大小取決于原始兩波的模式。當波像這樣合并時,該過程稱為疊加。
如果您曾經(jīng)坐在浴缸中揮舞著波浪,那么您會發(fā)現(xiàn)運動中的干涉和疊加。如果來回推動您的手,您可以將能量波從水的中心傳遞到浴缸的壁上。當波浪到達墻壁時,它們從硬表面彈回的大小或多或少沒有改變,但速度相反。每次波浪都會從浴缸中反射出來,就像您在墻上踢了一個橡皮球一樣。一旦海浪回到您的手所在的位置,您可以通過與海浪同步移動來使海浪更大。實際上,您將創(chuàng)建新的波形,將其添加到原始波形中并增加其峰值(振幅)的大小。當波加在一起形成更大的波時,科學家稱之為相長 干涉。如果以其他方式移動手,則可以創(chuàng)建與原始波浪不同步的波浪。當這些新波添加到原始波中時,它們會從它們中減去能量并使它們變小。這就是科學家所說的破壞性干涉。
兩種類型的干擾。 相長干涉意味著將兩個或多個波組合起來以獲得更大的第三波。新波具有相同的波長和頻率,但振幅更大(峰值更高)。 破壞性干擾是指波相減并抵消。一波的峰值被另一波的波谷抵消。
一個波與另一個波同步的程度稱為其相位。如果兩個相同的波“同相”,則意味著它們的峰對齊,因此,如果將它們加在一起,我們將得到一個新的波,其大小是原始波的兩倍,但在其他方面卻完全相同。同樣,如果兩個波完全異相(我們稱之為反相),則一個波的峰值與另一個波的波谷恰好重合,因此將波加在一起不會給您帶來任何好處。
在這兩個極端之間,還有其他各種可能性,其中一部分波動是 與對方同相。像這樣添加兩個波浪,將產(chǎn)生第三個波浪,其波峰和波谷的形態(tài)各不相同。將這樣的波浪照射到屏幕上,您會得到一種稱為干涉條紋的亮暗區(qū)域特征圖案。該圖案是您使用干涉儀研究和測量的圖案。
干涉儀如何工作?
干涉儀是一種非常精確的科學儀器,旨在以超乎尋常的精確度測量事物。
干涉儀的基本原理是將一束光(或其他類型的電磁輻射)用所謂的分光鏡(也稱為半透明鏡或半鏡)將其分成兩半。這只是一塊表面涂有很薄銀的玻璃。如果你向它照射光線,一半的光線直接通過,一半的光線反射回來--所以分光鏡就像一塊普通玻璃和一面鏡子之間的交叉。其中一束光(稱為參考光束)照射到鏡子上,然后從那里照射到屏幕、相機或其他探測器上。另一束光照到或通過您要測量的東西,照到第二面鏡子上,再通過分光鏡,照到同一個屏幕上。這第二道光束與第一道光束有一段額外的距離(或以其他一些稍微不同的方式),所以它的步幅會稍微偏離(相位偏離)。
一個基本的(邁克爾遜)干涉儀是如何工作的。如果我們把綠色光束作為參考光束,我們會讓藍色光束受到某種我們想要測量的變化。干涉儀將兩束光結合在一起,屏幕上出現(xiàn)的干擾邊緣是它們之間差異的視覺表現(xiàn)。
當兩道光束在屏幕上相遇時,它們會發(fā)生重疊和干涉,它們之間的相位差就會形成一個亮區(qū)和暗區(qū)的圖案(換句話說,就是一組干涉條紋)。亮區(qū)是兩個光束相加(建設性)而變得更亮的地方;暗區(qū)是兩個光束相減(破壞性)的地方。干擾的確切模式取決于其中一束光束所走過的不同方式或額外距離。
干擾邊緣不是落在一個簡單的屏幕上,而是通常將其導入相機,以產(chǎn)生一個稱為干涉圖的永久圖像。在另一種安排中,干涉圖是由一個探測器(如老式數(shù)碼相機中使用的CCD圖像傳感器)制作的,該探測器將波動的光學干涉條紋模式轉(zhuǎn)換為電信號,可以非常容易地用計算機進行分析。
干涉儀有哪些不同類型?
干涉儀在19世紀末開始流行,有幾種不同的類型,每種都大致基于我們上面概述的原理,并以完善該原理的科學家命名。六種常見的類型是Michelson, Fabry-Perot, Fizeau, Mach-Zehnder, Sagnac和Twyman-Green干涉儀。
由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的塞繆爾·斯特拉頓博士于1907年設計的Fabry-Perot型干涉儀,用于測量霓虹燈的波長。圖片由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數(shù)字收藏所提供
Michelson干涉儀(以Albert Michelson命名,1853年-1931年),因為它在1881年著名的Michelson-Morley實驗中發(fā)揮的作用。當時,Michelson和他的同事Edward Morley (1838-1923)推翻了一種被稱為 “乙醚 ”的神秘隱形液體的存在,物理學家們認為這種液體充滿了空洞的空間。Michelson-Morley實驗是愛因斯坦相對論的重要踏腳石。
Fabry-Perot干涉儀(1897年由1867-1945年的Charles Fabry和1863-1925年的Alfred Perot發(fā)明),也被稱為標準工具,由邁克爾遜干涉儀演變而來。它可以使邊緣更清晰、更銳利,更容易觀察和測量。
Fizeau干涉儀(以法國物理學家Hippolyte Fizeau命名,1819-1896年),它是另一種變體,并且通常比Fabry-Perot更容易使用,被廣泛用于光學和工程測量。
Mach-Zehnder干涉儀(由德國人Ludwig Mach和瑞士人Ludwig Zehnder發(fā)明)使用兩個分束器代替一個分束器,產(chǎn)生兩個輸出光束,可以分別進行分析。它廣泛應用于流體力學和空氣動力學,這是它最初開發(fā)的領域。
Sagnac干涉儀(以法國物理學家Georges Sagnac的名字命名)將光分成兩束,以相反的方向繞著一個封閉的環(huán)形或環(huán)形(因此它的另一個名字是環(huán)形干涉儀)。它廣泛應用于導航設備中,如環(huán)形激光陀螺儀(使用激光束代替旋轉(zhuǎn)輪的光學版陀螺儀)。
Twyman-Green干涉儀(由Frank Twyman和Arthur Green于1916年開發(fā))是一種改進的Michelson,主要用于測試光學設備。
大多數(shù)現(xiàn)代干涉儀都使用激光,因為它比普通光更有規(guī)律,更精確,并且產(chǎn)生相干光束(其中所有的光波都以相位方式傳播)。干涉儀的先驅(qū)們沒有機會使用激光(直到20世紀中期才開發(fā)出來激光),所以他們不得不使用通過狹縫和透鏡的光束來代替。
光纖干涉儀。大多數(shù)干涉儀通過露天的光束,但當?shù)氐臏囟群蛪毫ψ兓袝r會成為誤差的來源。激光(紅色,12)通過透鏡(灰色,16a/b)將其光束射入一對光纖電纜中。其中一條(藍色,18)成為參考光束,將其光線直接反射到屏幕(橙色,22)上。另一個(綠色,20)允許其光束從被測量的東西(如振動表面)反射到第三條電纜(綠色,30)。參考光束和反射光束相遇,并以通常的方式在屏幕上進行干涉。作品由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供。
干涉儀的精度如何?
先進的干涉儀可以測量1納米以內(nèi)的距離(十億分之一米,大約是10個氫原子的寬度),但是像其他任何類型的測量一樣,它也容易出錯。誤差的最大來源可能是激光波長的變化,這取決于激光穿過的材料的折射率。空氣中的溫度,壓力,濕度和不同氣體的濃度都會改變其折射率,從而改變通過它的激光的波長,并可能導致測量誤差。
幸運的是,好的干涉儀可以彌補這一點。有些使用單獨的激光來測量空氣的折射率,而另一些使用激光來測量空氣的溫度,壓力,濕度,間接計算對折射率的影響;無論哪種方式,都可以校正測量值,并將總誤差降低到百萬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干涉儀有什么用?
干涉儀廣泛用于各種科學和工程應用中,以進行精確測量。通過在物體上掃描干涉儀,您還可以繪制非常詳細的表面圖。
正在使用的干涉測量法:這些加利福尼亞州長谷的3D地形圖是使用航天器使用稱為雷達干涉測量法的技術制成的,其中微波束從地球的輪廓反射出來,然后重新組合。圖片由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NASA-JPL)提供。
光學(基于光的)干涉儀所產(chǎn)生的干涉邊緣是由光波以微小的步幅傳播而產(chǎn)生的。由于可見光的波長在數(shù)百納米,理論上干涉儀可以測量比人的頭發(fā)小幾百倍的長度。實際上,日常實驗室的限制有時會使這種精度難以實現(xiàn)。例如,Albert Michelson發(fā)現(xiàn)他的乙醚檢測儀器受到了大約三分之一公里外的交通流量的影響!
天文學家還使用干涉儀來組合來自望遠鏡的信號,因此它們的工作方式與更大、更強大的儀器一樣,可以深入太空。其中一些干涉儀使用光波工作;另一些則使用無線電波(類似于光波,但波長更長,頻率更低)。
凱克干涉儀。凱克干涉儀 天文學家已經(jīng)將夏威夷莫納克亞(Mauna Kea)上這些圓頂上的兩臺10米(33英尺)的光學望遠鏡連接起來,使之成為一個有效的、更強大的單一望遠鏡。照片由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NASA-JPL)提供。
干涉測量法還幫助我們弄清引力的秘密。2017年,三位美國物理學家(Rainer Weiss,Barry Barish和Kip Thorne)因發(fā)現(xiàn)引力波(“時空漣漪”)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該發(fā)現(xiàn)最初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早在一個多世紀前就預測到的。
他們的實驗叫LIGO(激光干涉儀引力波觀測站),使用兩個非常大的激光干涉儀,臂長4公里(2.5英里),分別位于美國兩端相距3000公里(1800英里)的兩個不同地方(華盛頓州的漢福德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利文斯頓)。
此外,兩個相對較新的應用是生物傳感裝置(使用所謂的質(zhì)子干涉儀)和量子計算機。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