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旨在貫徹落實“十三五”規劃綱要和《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是“十三五”國家規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導“十三五”期間各地區、各部門信息化工作的行動指南。?
全國各地工作行動指南《“十三五”信息規劃》發布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是“十三五”國家規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導“十三五”期間各地區、各部門信息化工作的行動指南。
《規劃》指出,“十三五”時期是信息化引領全面創新、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是我國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成長為全球互聯網引領者的關鍵窗口期,是信息技術從跟跑并跑到并跑領跑、搶占戰略制高點的激烈競逐期,也是信息化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新舊動能充分釋放的協同迸發期,必須加強統籌謀劃,主動順應和引領新一輪信息革命浪潮。
?
《規劃》強調,要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著力補齊核心技術短板,全面增強信息化發展能力;著力發揮信息化的驅動引領作用,全面提升信息化應用水平;著力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普遍期待和經濟社會發展關鍵需要,重點突破,推動信息技術更好服務經濟升級和民生改善;著力深化改革,全面優化信息化發展環境,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動力。
?
《規劃》要求,要堅持以惠民為宗旨、全面深化改革、服務國家戰略、全球視野發展、安全與發展并重等主要原則,到2020年,“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信息化能力躋身國際前列,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實現系統性突破,信息基礎設施達到全球領先水平,信息經濟全面發展,信息化發展環境日趨優化。信息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數字紅利充分釋放。信息化全面支撐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堅實支撐。
?
《規劃》提出了引領創新驅動、促進均衡協調、支撐綠色低碳、深化開放合作、推動共建共享、防范安全風險6個主攻方向;部署了構建現代信息技術和產業生態體系、建設泛在先進的信息基礎設施體系、建立統一開放的大數據體系、構筑融合創新的信息經濟體系、支持善治高效的國家治理體系構建、形成普惠便捷的信息惠民體系、打造網信軍民深度融合發展體系、拓展網信企業全球化發展服務體系、完善網絡空間治理體系、健全網絡安全保障體系等10方面任務;確定了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超前部署、北斗系統建設應用、應用基礎設施建設、數據資源共享開放、“互聯網+政務服務”、美麗中國信息化、網絡扶貧、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網上絲綢之路建設、繁榮網絡文化、在線教育普惠、健康中國信息服務等12項優先行動;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規、創新制度機制、開拓投融資渠道、加大財稅支持、著力隊伍建設、優化基礎環境等6個方面的政策措施。
?
《規劃》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和統籌部署下,把信息化工作提上重要日程,提高信息化發展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協調性。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分解細化任務,明確完成時限,確保各項任務落地。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組織實施,落實配套政策,扎實有序推動信息化發展。
?
“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
?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信息通信技術變革實現新突破的發軔階段,是數字紅利充分釋放的擴展階段。信息化代表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發展方向,已經成為引領創新和驅動轉型的先導力量。圍繞貫徹落實“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快信息化發展,直面“后金融危機”時代全球產業鏈重組,深度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加快信息化發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著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塑持續轉型升級的產業生態;加快信息化發展,構建統一開放的數字市場體系,滿足人民生活新需求;加快信息化發展,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推動社會和諧穩定與文明進步;加快信息化發展,統籌網上網下兩個空間,拓展國家治理新領域,讓互聯網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已成為我國“十三五”時期踐行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的戰略舉措和必然選擇。
本規劃旨在貫徹落實“十三五”規劃綱要和《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是“十三五”國家規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導“十三五”期間各地區、各部門信息化工作的行動指南。
?
一、發展現狀與形勢
?
(一)發展成就。
?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信息化工作。“十二五”時期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之后,成立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通過完善頂層設計和決策體系,加強統籌協調,作出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等一系列重大決策,開啟了信息化發展新征程。各地區、各部門扎實工作、開拓創新,我國信息化取得顯著進步和成就。
?
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寬帶網絡建設明顯加速。截至2015年底,我國網民數達到6.88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0.3%,互聯網用戶、寬帶接入用戶規模位居全球第一。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3G)覆蓋全國所有鄉鎮,第四代移動通信網絡(4G)商用全面鋪開,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5G)研發步入全球領先梯隊,網絡提速降費行動加快推進。三網融合在更大范圍推廣,寬帶廣播電視和有線無線衛星融合一體化建設穩步推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覆蓋亞太地區。
?
信息產業生態體系初步形成,重點領域核心技術取得突破。集成電路實現28納米(nm)工藝規模量產,設計水平邁向16/14nm?!吧裢?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繼“天河二號”后蟬聯世界超級計算機500強榜首。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邁向10.5代線。2015年,信息產業收入規模達到17.1萬億元,智能終端、通信設備等多個領域的電子信息產品產量居全球第一,涌現出一批世界級的網信企業。
?
網絡經濟異軍突起,基于互聯網的新業態新模式競相涌現。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1.79萬億元,躍居全球第一。“互聯網+”蓬勃發展,信息消費大幅增長,產業互聯網快速興起,從零售、物流等領域逐步向一二三產業全面滲透。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慕課)等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層出不窮。
?
電子政務應用進一步深化,網絡互聯、信息互通、業務協同穩步推進。統一完整的國家電子政務網絡基本形成,基礎信息資源共享體系初步建立,電子政務服務不斷向基層政府延伸,政務公開、網上辦事和政民互動水平顯著提高,有效促進政府管理創新。
?
社會信息化水平持續提升,網絡富民、信息惠民、服務便民深入發展。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取得積極成效,互聯網助推脫貧攻堅作用明顯。大中小學各級教育機構初步實現網絡覆蓋。國家、省、市、縣四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加快推進,電子病歷普及率大幅提升,遠程會診系統初具規模。醫保、社保即時結算和跨區統籌取得新進展,截至2015年底,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達到8.84億人。
?
網絡安全保障能力顯著增強,網上生態持續向好。網絡安全審查制度初步建立,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基本落實,網絡安全體制機制逐步完善。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水平明顯提升,國民網絡安全意識顯著提高。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網之道,網絡文化建設持續加強,互聯網成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陣地,網絡空間日益清朗。
?
網信軍民融合體系初步建立,技術融合、產業融合、信息融合不斷深化。網信軍民融合頂層設計、戰略統籌和宏觀指導得到加強,實現了集中統一領導和決策,一批重大任務和重大工程落地實施。軍民融合式網信產業基礎進一步夯實,初步實現網絡安全聯防聯控、網絡輿情軍地聯合管控,信息基礎設施共建合用步伐加快。
?
網絡空間國際交流合作不斷深化,網信企業走出去步伐明顯加快。成功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中美互聯網論壇、中英互聯網圓桌會議、中國—東盟信息港論壇、中國—阿拉伯國家網上絲綢之路論壇、中國—新加坡互聯網論壇。數字經濟合作成為多邊、雙邊合作新亮點。一批網信企業加快走出去,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跨境電子商務蓬勃發展,年增速持續保持在30%以上。
?
(二)發展形勢。
?
“十三五”時期,全球信息化發展面臨的環境、條件和內涵正發生深刻變化。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增長乏力,全球貿易持續低迷,勞動人口數量增長放緩,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局部地區地緣博弈更加激烈,全球性問題和挑戰不斷增加,人類社會對信息化發展的迫切需求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時,全球信息化進入全面滲透、跨界融合、加速創新、引領發展的新階段。信息技術創新代際周期大幅縮短,創新活力、集聚效應和應用潛能裂變式釋放,更快速度、更廣范圍、更深程度地引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深度學習、區塊鏈、生物基因工程等新技術驅動網絡空間從人人互聯向萬物互聯演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將無處不在?,F實世界和數字世界日益交匯融合,全球治理體系面臨深刻變革。全球經濟體普遍把加快信息技術創新、最大程度釋放數字紅利,作為應對“后金融危機”時代增長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深化結構性改革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引擎。
?
從國內看,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處于速度換擋、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關鍵節點,面臨傳統要素優勢減弱和國際競爭加劇雙重壓力,面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多重挑戰,面臨全球新一輪科技產業革命與我國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的歷史交匯,亟需發揮信息化覆蓋面廣、滲透性強、帶動作用明顯的優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發展新動能,構筑國際競爭新優勢。從供給側看,推動信息化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率,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不斷升級和個性化的需求;從需求側看,推動互聯網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創新數據驅動型的生產和消費模式,有利于促進消費者深度參與,不斷激發新的需求。
?
同時,我國信息化發展還存在一些突出短板,主要是:技術產業生態系統不完善,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成為最大軟肋和隱患;互聯網普及速度放緩,貧困地區和農村地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針對留守兒童、殘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信息服務供給薄弱,數字鴻溝有擴大風險;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和公共數據開放共享水平不高,政務服務創新不能滿足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需求;制約數字紅利釋放的體制機制障礙仍然存在,與先進信息生產力相適應的法律法規和監管制度還不健全;網絡安全技術、產業發展滯后,網絡安全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一些地方和部門網絡安全風險意識淡薄,網絡空間安全面臨嚴峻挑戰。
?
綜合研判,“十三五”時期是信息化引領全面創新、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是我國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成長為全球互聯網引領者的關鍵窗口期,是信息技術從跟跑并跑到并跑領跑、搶占戰略制高點的激烈競逐期,也是信息化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新舊動能充分釋放的協同迸發期。必須認清形勢,樹立全球視野,保持戰略定力,增強憂患意識,加強統籌謀劃,著力補齊短板,主動順應和引領新一輪信息革命浪潮,務求在未來五到十年取得重大突破、重大進展和重大成果,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創信息化發展新局面。
?
二、總體要求
?
(一)指導思想。
?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著力補齊核心技術短板,全面增強信息化發展能力;著力發揮信息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引領作用,培育發展新動能,拓展網絡經濟空間,壯大網絡信息等新興消費,全面提升信息化應用水平;著力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普遍期待和經濟社會發展關鍵需要,重點突破,推動信息技術更好服務經濟升級和民生改善;著力深化改革,激發創新活力,主動防范和化解風險,全面優化信息化發展環境。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信息化發展道路,實施網絡強國戰略,讓信息化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動力。
?
(二)主要原則。
?
堅持以惠民為宗旨。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信息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發揮信息化促進公共資源優化配置的作用,以信息化提升公共治理和服務水平,促進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
?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堅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破除不利于信息化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創新活力,加強法治保障,釋放數字紅利,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
堅持服務國家戰略。圍繞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國防等重大需求,發揮信息化引領和支撐作用,做到國家利益在哪里、信息化就覆蓋到哪里。
?
堅持全球視野發展。把握全球信息技術創新發展趨勢和前沿動態,增強我國在全球范圍配置人才、資金、技術、信息的能力,超前布局、加速趕超,積極推動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提高我國國際話語權。
?
堅持安全與發展并重。樹立科學的網絡安全觀,正確處理安全和發展的關系,堅持安全和發展雙輪驅動,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推動網絡安全與信息化發展良性互動、互為支撐、協調共進。
?
(三)發展目標。
?
到2020年,“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信息化發展水平大幅躍升,信息化能力躋身國際前列,具有國際競爭力、安全可控的信息產業生態體系基本建立。信息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數字鴻溝明顯縮小,數字紅利充分釋放。信息化全面支撐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均衡、包容和可持續發展,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堅實支撐。
?
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實現系統性突破。信息領域核心技術設備自主創新能力全面增強,新一代網絡技術體系、云計算技術體系、端計算技術體系和安全技術體系基本建立。集成電路、基礎軟件、核心元器件等關鍵薄弱環節實現系統性突破。5G技術研發和標準制定取得突破性進展并啟動商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核心技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部分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在全球率先取得突破,成為全球網信產業重要領導者。
?
信息基礎設施達到全球領先水平?!皩拵е袊睉鹇阅繕巳鎸崿F,建成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固定寬帶家庭普及率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城鎮地區提供1000兆比特/秒(Mbps)以上接入服務能力,大中城市家庭用戶帶寬實現100Mbps以上靈活選擇;98%的行政村實現光纖通達,有條件的地區提供100Mbps以上接入服務能力,半數以上農村家庭用戶帶寬實現50Mbps以上靈活選擇;4G網絡覆蓋城鄉,網絡提速降費取得顯著成效。云計算數據中心和內容分發網絡實現優化布局。國際網絡布局能力顯著增強,互聯網國際出口帶寬達到20太比特/秒(Tbps),通達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高速信息網絡基本建成,建成中國—東盟信息港、中國—阿拉伯國家等網上絲綢之路。北斗導航系統覆蓋全球。有線、無線、衛星廣播電視傳輸覆蓋能力進一步增強,基本實現廣播電視戶戶通。
?
信息經濟全面發展。信息經濟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成長,信息消費規模達到6萬億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超過38萬億元,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重點行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取得明顯進展,網絡化協同創新體系全面形成。打破信息壁壘和孤島,實現各部門業務系統互聯互通和信息跨部門跨層級共享共用,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共享體系基本建立,面向企業和公民的一體化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電子政務推動公共服務更加便捷均等。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進一步完善,網絡扶貧成效明顯,寬帶網絡覆蓋90%以上的貧困村。
?
信息化發展環境日趨優化。網絡空間法治化進程全面推進,網絡空間法律法規體系日趨完善,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制度體系基本建成,網信領域軍民深度融合邁上新臺階。信息通信技術、產品和互聯網服務的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網絡空間國際話語權大幅提升。網絡內容建設工程取得積極進展,媒體數字化建設成效明顯。網絡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有力打擊,網絡空間持續清朗。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得到全面落實。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得到有效防護,網絡安全保障能力顯著提升。
?
三、主攻方向
?
統籌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整合集中資源力量,緊密結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國制造2025”,著力在引領創新驅動、促進均衡協調、支撐綠色低碳、深化開放合作、推動共建共享、主動防范風險等方面取得突破,為深化改革開放、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數字動力引擎。
?
(一)引領創新驅動,培育發展新動能。
?
全面助力創新型國家建設。聚焦構筑國家先發優勢,發揮信息化引領創新的先導作用,全面推進技術創新、產業創新、業態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和管理創新。推動信息技術與制造、能源、材料、生物等技術融合滲透,催生新技術,打造新業態。構建跨行業、跨區域、跨部門的創新網絡,建立線上線下結合的開放式創新服務載體,整合利用創新資源,增強創新要素集聚效應。
?
拓展網絡經濟空間。建設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打通經濟社會發展信息“大動脈”。解放和發展信息生產力,以信息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激發創業就業,優化資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推動經濟持續增長。
?
創造激勵創新的發展環境。加快構建適應信息時代跨界創新、融合創新和迭代創新的體制機制,打破部門和行業信息壁壘,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優化營商環境,夯實企業創新主體、研發主體地位。完善人才激勵機制,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定權,激發創新活力。
?
(二)促進均衡協調,優化發展新格局。
?
驅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以信息化改造提升傳統動能,促進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加快基于互聯網的各類創新,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建立公平、透明、開放、誠信、包容的數字市場體系,促進新興業態和傳統產業協調發展,推動社會生產力水平整體提升。
?
支撐區域協調發展。依托區域優勢,強化區域間信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信息資源共建共享,促進要素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有序流動、資源優化配置和環境協同治理,優化區域生產力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立足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和東部率先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實施區域信息化一體化發展行動,提高區域協同治理和服務水平。
?
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城鄉覆蓋。發揮信息化輻射和帶動作用,以遠程化、網絡化等提高基本公共服務的覆蓋面和均等化水平。重點圍繞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住房保障等民生領域,構筑立體化、全方位、廣覆蓋的信息服務體系,擴大公共服務和產品供給,創新服務方式和手段,為城鄉居民提供均等、高效、優質的公共服務。
?
促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建設軍民一體、平戰結合、攻防兼備的網絡安全體系,夯實軍地資源優化配置、合理共享、技術兼容、優勢互補的信息化發展基礎,以信息化促進經濟領域和國防領域技術、人才、資金等要素交流,構建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
?
(三)支撐綠色低碳,構建發展新模式。
?
發展綠色生產模式。加快信息化和生態文明建設深度融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產業鏈接循環化、生產過程清潔化、資源利用高效化、能源消耗清潔化、廢物回收網絡化。推廣智能制造、綠色制造、能源互聯網、智慧物流等,發展循環經濟,促進一二三產業朝高端、智能、綠色的方向發展。積極推廣節能減排新技術在信息通信行業的應用,加快推進數據中心、基站等高耗能信息載體的綠色節能改造。
?
推廣綠色生活方式。以信息化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加強信息化與綠色化在城市管理、公共服務、居民生活等方面的融合應用,倡導可持續發展理念,發展分享經濟,促進綠色消費。加快普及網絡購物、在線教育、遠程醫療、智慧交通、數字家庭、全民健身信息服務等,壯大信息消費,倡導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創新生態環境治理模式。以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為重點,深化信息技術在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中的應用,促進跨流域、跨區域聯防聯控,實現智能監管、及時預警、快速響應,提升突發生態環境事件應對能力。全面推進環境信息公開,支持建立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參與的生態環境協同治理體系。
?
(四)深化開放合作,拓展發展新空間。
?
促進雙向開放合作。發揮互聯網在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中的作用,建立企業全球化發展信息服務體系,提供全球政策法規、財稅、金融、投融資、風險評估等信息服務,支持企業全球化發展。有序擴大網信開放領域,有效引進境外資金和先進技術,強化互利共贏。
?
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堅持共商共建共享,促進網絡互聯、信息互通,推動共建網上絲綢之路,推進數字經濟、信息技術等合作,促進沿線國家和地區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支持港澳地區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和信息經濟發展,發揮港澳地區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
推動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堅持尊重網絡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積極參與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臺,推動網絡經濟創新發展,保障網絡安全,推動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主動提出中國方案,加快共同制定國際信息化標準和規則。
?
(五)推動共建共享,釋放發展新紅利。
?
增強特殊類型地區發展后勁。大力推進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為人民群眾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發揮互聯網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以信息化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增強造血功能,促進人民生活明顯改善。
?
構建面向特殊人群的信息服務體系。針對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殘障人士、流動人口、受災人員、失獨家庭等特殊人群的實際需求,整合利用網絡設施、移動終端、信息內容、系統平臺、公共服務等,積極發展網絡公益,統籌構建國家特殊人群信息服務體系,提供精準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
?
提升邊疆地區互聯網服務能力。利用互聯網充分宣傳國家方針政策,豐富信息內容服務,確保及時傳遞到邊疆、基層和每一個居民。普及農業科技、文化、商務、交通、醫療、教育等信息化應用,優化邊疆地區生產力布局,打造一批有特色、可持續發展的“數字走廊”,促進邊疆地區開發開放。
?
(六)防范安全風險,夯實發展新基石。
?
主動防范和化解新技術應用帶來的潛在風險。正確認識網絡新技術、新應用、新產品可能帶來的挑戰,提前應對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等對傳統工作崗位的沖擊,加快提升國民信息技能,促進社會就業結構調整平滑過渡。提高網絡風險防控能力,以可控方式和節奏主動釋放互聯網可能引發的經濟社會風險,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
提升網絡安全保障能力。落實網絡安全責任制,促進政府職能部門、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共筑網絡安全防線。加強國家網絡安全頂層設計,深化整體、動態、開放、相對、共同的安全理念,提升網絡安全防護水平,有效應對網絡攻擊。
?
構建網絡空間良好氛圍。牢牢把握正確導向,創新輿論引導新格局,完善網絡生態綜合治理機制,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增強網絡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構建向上向善的網上輿論生態。堅持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加強網絡違法犯罪監控和查處能力建設,依法嚴格懲治網絡違法犯罪行為,建設健康、綠色、安全、文明的網絡空間。
?
促進互聯網企業健康發展。堅持鼓勵支持和規范發展并重,引導互聯網企業維護國家利益,堅守社會道德底線,加快自身發展,服務人民群眾。依法防范和治理互聯網市場惡性競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損害群眾利益等問題,強化對互聯網企業數據監管,確保數據安全,保障廣大網民合法權益。
?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