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SIS2000操作指南
一 Matrix制作
以標準4層板為例,定義各層屬性,按制板順序用
鉆孔 board drill positive
外形 board rout positive
元件面字符 board silk_screen positive
元件面阻焊 board solder_mask positive
元件面線路 board signal positive
地層 board power_ground negative
電層 board power_ground negative
焊接面線路 board signal positive
焊接面阻焊 board solder_mask positive
焊接面字符 board silk_screen positive
1 正確排列層次的依據有以下幾種:
a 客戶提供層次排列順序;
b 板外有層次標識;
c 板內有數字符號標識,如“1、2、3、4……”。
2 判斷每層為正、負性的一般性依據為:
焊盤中心為實體是正性,焊盤中心為空心是負性。
二 orig制作
orig制作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1 層對位
制作步驟:
a 選中所有層,以鉆孔為參考層,用register功能使線路、地電、阻焊與鉆孔實現自動對位;
b 其它層(包括字符層)需手工移動整層,使外邊框與元件面線路層的外邊框重合,必要時需鏡像。
檢查方法:
a 各層焊盤中心應與鉆孔中心對齊;
b 各層外邊框應相互重合;
c 元件面字符為正字,焊接面字符為反字。
2 line轉pad
制作步驟:
a 打開阻焊層的Features Histogram,在Lines List中選中所有,按Highlight,對照線路、字符判斷是否需要轉焊盤;
b 同時選中并打開元件面線路和元件面阻焊,按
c 用步驟a的方法檢查除邊框線和大面積噴錫塊外line均已轉換完畢;
d 如有r形line被轉為oval形pad,運用Actions→reference Selection功能,將線路層所有oval參考阻焊層選擇,將被阻焊層Covered的oval移出(和阻焊層oval數量相同),其余oval用Edit→Reshape→Break命令打斷回line,最后將移出的oval移回線路層。此操作在有正負性疊加時慎用。
3 定義SMD
運用DFM→Cleanup→Set SMD attribute功能,參數Types Other設為*,自動將外層線路未鉆孔的焊盤設定為SMD。
在Matrix中將原edit刪除,復制orig為edit。以下操作如未特殊注明均在edit中進行。
三 外形制作
外形制作有兩種方式:
1 按客戶光繪文件
制作步驟:
a 用面板中Select by net選定元件面線路邊框,復制到rout層;
b 刪除所有圓弧;
c 檢查線的數量,例如長方形應有四根線,刪除多余的線;
d 檢查線的角度,常規線的角度應為0°﹑90°和45°,如為0.1°,多為客戶設計失誤,需征求市場部的處理意見;
e 用Rout→Connections功能重新連接線線交點和倒角,圓弧線屬性應為arc;
f 將線寬改為r10mil。
2 按客戶標注尺寸
制作步驟:
a 在Matrix中創建rout層;
b 在Options→Line parameters功能中選定第5項;
c 用面板中Add feature功能在rout層中按客戶標注尺寸手工繪制外形,線寬設為r10mil;
d 用Rout→Connections功能輔助連接線線交點和倒角至外形完成。
e 如果Rout層有Rect 或Oval等實體,需將其轉化為輪廓線.方法:先選中實體點擊EditàReshapeàcontourise 變成Surface,執行Surface to outline,輸入線寬值即可轉化為輪廓線。
外形完成之后,用Select by net命令選中外形圖形,然后用Edit→Create→Profile命令創建Profile。
四 鉆孔編輯
1鉆孔制作步驟
a 打開Drill Tools Manager,對照客戶提供的鉆孔圖檢查鉆孔文件中孔徑、孔數和孔屬性是否正確,如無鉆孔圖,則直接以鉆孔文件為準;
b 將孔徑較小、分布不規則的過孔屬性由plt改為via;
c 按《鉆孔刀具補償規則》輸入每種孔對應的鉆孔孔徑;
d 用Analysis→Fabrication→Drill Checks功能分析鉆孔層,檢查分析結果是否異常;
e 如有重孔,用NFP Removal功能,參數Delete選Duplicate,自動將鉆孔及相應層的重盤去除;
f 如有交叉孔,手工刪除交叉孔中較小的過孔及各層相應焊盤;若為器件孔交叉,不可刪除,需在交叉孔兩端增加兩個與交叉孔相切的預鉆孔,理論上預鉆孔孔徑=(交叉孔中心距+交叉孔孔徑)/2,然后用去尾法選擇孔徑(原則上選板內已有鉆孔孔徑).例兩交叉孔孔徑為2.15mm,中心距為1.00mm,計算出孔徑為1.575mm,則選預鉆孔孔徑為1.55mm。
2 鉆槽制作
a 在鉆孔層將所需鉆槽形狀用Edit→Reshape→Change Symbol命令改為oval,例鉆槽3.00X1.00,形狀為oval3X1;
b 將oval用Edit→Reshape→Break命令打斷成line;
c 若所需鉆槽長寬比<2,需在槽兩端增加兩個預鉆孔,方法同交叉孔。
五 鉆孔外形圖制作
制作步驟:
a 將rout層用Edit→Copy→Other Layer命令復制到新一層tmp,并加大5mil;
b 在tmp層中用Add feature功能標注完整正確的外形尺寸,尺寸線和尺寸界線線寬為r5mil,箭頭用special symbol→jian/jian45,尺寸值Text
參數按XY均為80mil,線寬為5mil;
c 用Creat Drill Map功能自動產生鉆孔圖,單位定為mm,鉆孔圖命名為map;
d 將tmp層中所有圖形移至map層,客戶鉆孔圖中的說明文字也移至map層,合并成鉆孔外形圖;
e 刪除tmp層。
六 線路層制作
1 板外圖形刪除
a 選中除rout層外的所有board層,用面板中↖逐一選定外形邊框并刪除;
b 運用Clip Area功能,參數Method選profile,參數Clip area選outside,自動刪除板外圖形;
c 檢查并刪除板邊未除凈的圖形。
2 挑表面貼
a 選中元件面線路層,在面板中打開Feature selection filter功能,在Attributes中選smd后按select即可選中元件面線路層所有表面貼;
b 將元件面線路層所有表面貼移出至新一層gtl,檢查元件面線路層剩下的焊盤數量是否等于鉆孔數。如數量相等則證明表面貼屬性定義完全,如不相等,需找出未定義表面貼屬性的焊盤,選Edit→attributes→Chang功能,在attributes中選smd,然后按OK手工定義剩下的表面貼并移至gtl層;
c 將gtl層所有圖形移回元件面線路層,如需補償SMD,可在移動同時按要求加大;
d 選中元件面線路層所有表面貼加大11mil復制到新一層D10,參見《字符制作規范》;
e 在D10層r形D碼中找出識別點,確定識別點位置,將元件面線路層板邊識別點加銅環,銅環外徑比內徑大1mm,內徑比識別點阻焊開窗大1mm,不可碰到周圍圖形;
f 焊接面線路層制作方法同上。
3 線寬補償
a 選中所有線路層,在面板中打開Feature selection filter功能,關閉Pads、Surfaces、Text和Negative elements按鈕,按select選中所有需補償的線,然后用Edit→Resize→Global功能加大。加大值見b 對阻抗控制線,按阻抗要求進行單獨補償。
4 盤對位
選中所有board層,用DFM→Pad Snapping功能使各層焊盤參考鉆孔層對位,偏位在2mil以上不會移動,制作人員需提出。
5 線路層孔焊盤優化
a 選中元件面線路層,采用DFM→Signal Layer Opt功能,按默認參數優化焊盤。檢查優化結果,如出現ARG violation(min)報告,則說明由于間距不夠,有焊盤未被優化。先Undo此優化步驟,再打開柱形圖查看未被優化焊盤的孔徑屬于Via還是Plt,然后以0.5mil為一級逐級降低此孔對應的焊環參數,重新優化直至優化完成。焊環可接受參數見《外層制作規范》。維持現有參數對焊接面線路層進行優化;
b 內層焊盤優化方法與外層相同,焊環可接受參數見《內層制作規范》;
c 將元件面線路層孔焊盤移出至gtl層,將gtl層屬性改為board+ signal+ positive,用DFM→Signal Layer Opt功能對gtl層焊盤重新優化,參數PTH AR和VIA AR維持原設定,參數Spacing和Drill to cu改為0。優化完成后將gtl層中所有圖形移回元件面線路層。焊接面也重復此步驟。
注:所有外層使用相同的優化參數,所有內層也使用相同的優化參數,外層與內層參數可以不同。
6 無功能焊盤去除
a 用DFM→NFP Removal功能自動去除內層未連線焊盤;將參數Drill中PTH和Via選項關閉,參數Remove undrilled Pads改為No,自動去除外層NPTH焊盤;
f 焊接面D11按相同做法制作,層名為jobs-a.d11。
九 阻焊層制作
a 選中元件面線路層,用DFM→Solder Mask Opt功能進行阻焊優化,ERF參數選SHENNAN-E80,Clearance Opt參數設定見b;
b 在間距允許的條件下阻焊開窗盡可能大(單邊阻焊開窗≥3mil,銅箔厚度≥3OZ除外)。以此解決現場板對位困難及油墨上焊盤問題。
CAM單板具體制作方法及步驟:阻焊優化參數選取的依焊盤開窗處線路最小值間距來確定。我們現在使用的GENESIS 2000 CAM軟件,阻焊開窗只能按一個值來優化。阻焊優化參數clearance (min)+ coverage(min) = spacing(min) ,其中clearance :焊盤阻焊開窗;coverage:開窗到線條的距離;spacing:線路的最小間距。阻焊優化參數選取方法為:當線路間距≥4mil時,clearance (min)à2.5mil; clearance (opt)à3.0mil(視間距而定可≥3mil缺省為3mil); coverage(min)à1.5mil; coverage(opt)à1.5mil。這樣一來板內間距大的地方阻焊開窗就可以做到3mil,間距較小的地方無法達到3mil按2.5mil制作。
c 同時打開元件面阻焊層優化前和優化后的圖形,肉眼檢查無明顯的尺寸與形狀變化;
d 用Analysis→Fabrication→Solder Mask Checks功能分析優化后的元件面阻焊是否符合表十一要求,如不符合需手工調整直至分析合格;
項目 最小值 備注
NPTH annular Ring Clearance Opt參數值
SMD annular Ring Clearance Opt參數值
Pad annular Ring Clearance Opt參數值
Coverage 針對非同一網絡
SM Slivers
(表十一)阻焊層分析結果的可接受值
e 選中1層,用Actions→reference Selection功能參考gts層進行選擇,參數Mode選Disjoint,關閉lines、Surfaces、Text、Arcs&Circles按鈕,選出阻焊未開窗的孔復制到新一層tmp,在tmp中將孔徑改為成品孔徑后移至元件面阻焊層,刪除tmp層;
f 將gts層中的Pads移回元件面阻焊層;
g 將gts層中的Lines移回元件面阻焊層;
h 檢查元件面阻焊層的焊盤數等于元件面線路層的焊盤數+NPTH孔數;
i 焊接面阻焊層按相同做法制作。
十 BGA塞孔制作
a 將元件面線路層和焊接面線路層的BGA焊盤復制到新一層2mm;
b 將2mm層中的所有焊盤大小改為s4000μm,方塊中間空白處需填實;
c 選中鉆孔層,用Actions→reference Selection功能參考2mm層進行選擇,參數Mode選Touch,將所有與2mm層相碰的孔(即BGA2mm范圍內需塞的孔)復制到Job.bga,并復制Job.bga為Job.sdb;
d 按《過線孔阻焊制作規程》更改Job.bga(塞孔模板)和Job.sdb(塞孔墊板)中的孔徑;
e 選中D11層,用Actions→reference Selection功能參考Job.bga層進行選擇,參數Mode選Touch,將所有與Job.bga層相碰的焊盤刪除,刪除數量應與塞孔數量相同;
f 選中阻焊層,在面板中打開Feature selection filter功能,在Include Symbols中選阻焊層中與成品孔等大焊盤和開小窗焊盤,用Actions→reference Selection功能參考Job.bga層進行選擇,參數Mode選Touch,將與Job.bga層相碰的焊盤刪除。
十一 字符層制作
a 按工藝通知《關于字符寬度的工程CAM制作》要求修改字符線寬;
b 在Special symbols中選擇標記按客戶要求放置,標記應加在空白處,不可碰到阻焊、外形和線路面銅字;
c 按《字符制作規范》制作D10;
d 將D10層復制到對應字符層,Invert選No。
十二 網絡比較
a 打開Actions→Netlist Analyzer功能,Step分別選orig和edit,Type均選current,分別按Recalc按鈕;
b Recalc完成后,將上一個current改為Reference,按Update,彈出Ref Netlist Update對話框,在Action中選Set to CUR netlist后按OK;
c 按compare即可比較orig和edit之間的網絡關系,如果shorted和broken未變紅則說明結果正確。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