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日本電子半導體產業,雖然在全球市場當中的地位依然名列前茅,但與之30年前的景象相比,明顯遜色了很多。出現這樣的局面,一是由于韓國與中國電子半導體產業的崛起,另一方面,日本自身的問題也是導致其出現衰退跡象的重要原因。
輝煌的一面
二戰后,日本抓住了全球產業轉移機遇,迅速崛起為全球經濟強國。這時,松下、索尼、夏普、東芝等一大批日本名企在這一時期脫穎而出,迅速成長為全球知名的品牌廠商。
那么,曾經的日本的電子半導體產業到底有多強大,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吧。
據統計,2015年,蘋果公司采購過的日本元器件公司數量超過865家(是除美國本土外最大規模的國家),總交易額超過3兆6千億日元。另外,中國是世界上進口日本產電子元器件最多的國家,沒有之一。
日本作為曾經的電子半導體產業霸主,30年前是什么樣的呢?1986 年, 日本的半導體產品占世界總產量的45% ,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國。1989 年, 日本公司占據世界存儲芯片市場53%的份額, 而美國僅占37%。截止到1990年,全球前10大半導體廠商中,日本就占了6席,前20大中占12位,那時處于鼎盛時期。
MarketsandMarkets最新報告表明,IGBT的市場規模預計達到82.56億美元, 2015~2020年以9.5%的復合增長率增長,預估了未來全球10大IGBT廠商,日本將擁有占據5席地位。
1、半導體制造設備
另外,半導體生產設備是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基礎,生產半導體芯片需要30多種設備、19種材料。只要1種設備或1種材料無法供給,就無法完成半導體芯片的生產。因此,半導體制造設備對于產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從全球范圍看,美國、日本、荷蘭是3大設備強國,其中,日本所占份額為37%。從每個設備的份額來看,日本擁有10種超過50%以上份額的市場壟斷性設備。
2、無源器件
在無源器件方面,日本的產業集群優勢更是明顯。據統計,2015年全球電容市場TAM(Total Available Market)約為165億美金,超過無源器件半壁江山。其中,陶瓷電容(MLCC)是大哥大,占比為47%(77億美金上下)。鋁電解電容是二哥,占比25%(40億美金上下)。
在各大類無源器件當中,日本所占比例讓人吃驚,具體如下:
1. MLCC: 全球TOP5,日本占三席,村田、太誘、TDK三大巨頭占57%份額。
2. 鋁電解電容:NCC\Nichicon\Rubycon\松下三洋,占據全球56%份額。
3. 薄膜電容:全球TOP5日本占兩席;
4. 電感:全球TOP5,日本同樣占三席,村田、TDK、太誘三家占有率也接近40%。
5. 其他--晶振:日系Epson、NDK、KDS三家占比近40%,若加上日系晶振品牌京瓷、西鐵城、River、精工等,日系廠商又要獨霸60%份額。
綜上,美國、歐洲、韓國、中國等半導體廠商使用著占世界份額37%的日本產半導體生產設備、超過世界份額66%的日本產半導體材料,生產著約占世界80%的半導體芯片。可見其半導體產業強大的一面。
衰敗的一面
與1990年,全球前10大半導體廠商中,日本占有6席,前20大中占12位形成明顯反差的是,2016年,據IC Insights統計,在全球前20大半導體廠商中,日本只剩下3家了。
形成以上局面,我們還要追根溯源,回顧歷史,看其是如何由盛轉衰的。
從上世紀末到今天,歐美國家和中國都經歷了一場炫目的信息革命,這場革命帶來持續的經濟增長。年輕人眾多的美國、中國和印度成為這場革命的執牛耳者。聰明的日本人卻落敗下來,錯過一次機遇。
日本的電子半導體、制造業崛起源自于他們對完美盡乎偏執的追求,假如世界就此沿著技術路徑直線前行,假如消費者對產品品質的追求是無限的,那么日本電子半導體制造業仍將有機會稱雄世界。然而,世界快速發展,10年一個發展浪潮,10年一次產業革新,日本曾經的制造業巨頭不約而同地錯失了一次次轉型機遇,由峰頂跌至塵埃。
日本半導體行業資深從業者,現日本精密加工研究所所長、半導體產業和電力機械產業顧問湯之上隆在《失去的制造業:日本制造業的敗北》中,以自己IT從業經歷為引,講述了日本半導體產業從峰頂一步步滑向谷底的過程,而后逐步拓展至家電領域,及至整個日本制造業。
綜合書中所述,日本電子制造業的衰落受制于內外雙重因素的影響。外因包括日元的加速升值、世界經濟走勢的下行,以及市場風向的變化。但同時作者也清醒地指出,外因永遠不是決定因素,它們是企業為自己失利尋找的借口,起決定作用的始終是內因。
1、日企的技術偏執狂
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將創新定義為“發明和市場的新結合”,在經濟領域能夠與市場相結合的創新,才是有效創新,僅僅是技術上的突破,那只能屬于科學家實驗室里的游戲。
日本電子半導體制造企業對技術有著偏執的追求,為了讓產品提高1%的性能,不惜投入30%的成本,導致日本制造在價格上失去了國際競爭力。技術過盛導致產品性價比降低,市場售價往往高出其他企業同類產品的幾倍,甚至幾十倍。
2、攫取專利利潤,吃空老本
當下,很多日本電子半導體品牌似乎更喜歡靠專利攫取利潤。有的是依賴專利授權創收,有的甚至是直接出售專利彌補公司運營的虧損。索尼就是依靠不斷的專利授權,來創造收入。
聯想曾購買NEC在全球多個國家申請的逾3800項專利組合,涵蓋大量3G/LTE移動技術和標準。夏普提供液晶專利和技術,向中國京東方、印度企業Sterlite Technologies提供用于電視的大型液晶屏的生產技術。可見,產品利潤的走低,讓日本企業對專利的依賴性更強,專利也成為日企手中的賺錢“法寶”。
3、循規蹈矩,決策緩慢
日本大企業重視業績指標管理,工作循規蹈矩,辦事走制度流程,決策非常緩慢。如2012年8月,郭臺銘和夏普協商入股事宜,在日本大阪府的夏普堺市工廠特別接待室里,郭臺銘無法忍受夏普的決策緩慢,怒吼:“你們日本人,為什么要花這么長的時間來決定一件事?你們是不是真的打算重建公司?”
面對郭臺銘的斥責,夏普公司總裁奧田隆司及其他高管就像被老師訓斥的小學生一樣低著頭,“我最后再說一遍!接不接受我們的要求,你們最好趕快考慮清楚!”隨后,郭臺銘立即搭乘私人飛機離開了日本。從這一事例,可以看出日本大企業決策遲緩,這對把握瞬息萬變的市場脈絡非常不利,也是日企逐漸和市場脫節的原因之一。
4、終生雇傭制產生惰性,磨滅激情
大企業員工的終生雇傭制也是日本企業日益衰落的原因之一。
終身雇傭制是由被尊為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提出,他表示松下不會開除任何一名員工,讓員工可以安心工作。松下幸之助的這種經營理念被許多日本公司所接受。一直到戰后的50年代,日本企業開始普遍形成了終身雇傭制的傳統,并為日本經濟的崛起立下了汗馬功勞。在索尼、松下、任天堂、夏普、豐田、本田所處的工業時代,終身雇傭制的確大顯神威。因為這種制度大大減少了員工因頻繁跳槽所導致的社會資源浪費。
當時日本企業為了穩定熟練工人隊伍,防止工人“跳槽”,普遍實行了“年功序列工資制”。所謂“年功序列工資制”,就是根據職工的學歷和工齡長短確定其工資水平的做法,工齡越長,工資也越高,職務晉升的可能性也越大。
終身雇傭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逐漸成為日本大企業的樊籠。比如《死于技術:索尼衰亡啟示》一書中就有很形象的一段話:“索尼的組織結構確實是在不停地變化,但這對我們的日常工作沒有什么特別的影響。即使(所屬)的組織名稱變了,工作地點和是和從前一樣,沒有什么大的變化。不管是叫eHQ、GH,還是電子HQ,跟我們都沒關系。”
這里說的是索尼為革新做出的多種改變,卻被中低層職員無視的情況。日本電子半導體企業采用的終身雇傭制,磨滅了絕大多數員工的激情,產生了極大的惰性。
5、日企的“無責任”結構
日本企業或日本社會的“無責任”結構。比如夏普的巨額財務虧損,夏普最應該負責的三方:營者、債權銀行、大股東,無任何一方負起實質責任。反而,三方都想要透過鴻海破天荒的并購條件,規避退陣、放棄債權與減資。另外,在與鴻海簽署的協議中,還掩蓋借貸事實,最終讓鴻海比原出價(3890億日元)降低約1000億日元拿下夏普。
日本的連續劇《半澤直樹》對日企展現可以說鞭辟入里,以超過30%的收視率橫掃東瀛,劇中直指“社員優秀,經營者無能”的日式組織病灶。劇中,對公司做了壞事的人和對公司做了好事的人,最后都還在同一公司。這里要說的就是日本人每個人都懂,但是我們怎么樣都不會懂的日本企業或日本社會的“無責任”結構。
6、日本社會不寬容失敗,失去創新動力
日本人極具憂患意識,如作家川端康成作品《日本沉沒》便是這種憂患意識最生動的寫實,所以在日本文化基因中是不寬容失敗的。
在日本的社會中,一個人假如失敗,他會在社會中很難生存下去,不僅周圍的朋友看不起他,想找個工作非常困難,討不到老婆,也通不過銀行房貸的信用審核。這樣的社會現實決定了,年輕人在想去創業時必然畏手畏腳。
而在硅谷,許多VC都愿意投資那些失敗過一兩次的企業,美國人認為有過失敗教訓的人下一次創業更容易成功。
日本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推行素質教育,走入了一個誤區,扼殺競爭,強調團體。這樣的教育體制導致了日本的年輕人比較從眾,幼兒園、小學的賽跑都是手牽手集體通過終點的。大學4年,甚至都不知道哪個同學的成績好,哪個同學的成績差,因為所有人的成績都是不公開的。這樣的教育體制讓很多人都不愿意出風頭。而創業是很需要出風頭的事情。
日本的本土VC行業并不發達,而且相對來說創業的項目也少很多。中國有許多Copy 2 China的創業項目,即看到什么東西在美國比較火,很快就有一批創業公司開始抄到國內了,而在日本,人們普遍不屑于這種方式,這讓創業的門檻變得很高。
阻礙日本人創業另外一個原因是,豐田、索尼、夏普、富士通這樣的大企業壟斷了日本社會的太多資源。日本的大企業之間往往有著千絲萬縷的財閥關系,許多日本大企業交叉持股,關系深厚,大企業及關聯公司壟斷了包括周邊業務在內的全部業務。
長期以來,日本的利率都徘徊在0利率甚至負利率。利率是一個國家的人是否愿意冒險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日本人普遍愿意把錢存入銀行,沒有人愿意冒險創業,導致銀行利率非常之低。
結語
對于中國半導體產業來說,要學習包括日本在內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同時,也要汲取他們失敗的教訓,強化自己的合作精神、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市場意識,把握世界經濟發展的脈動,改變既往作為創新跟隨者的身份,以在物聯網時代爭取自己的主動權。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