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跳頻前的準備工作 - GSM網絡中跳頻技術的應用
2.使用跳頻前的準備工作
引入跳頻前,需對現有網絡作相應準備工作,主要包括:提高網絡覆蓋、避免出現越區覆蓋、控制網絡干擾。相應解決辦法:網絡規劃時設點應認真考慮,盡量減少盲區;適當選用天線類型,控制天線高度及方位角;每次網絡擴展割接后,應適時調整天線俯仰角,做好網絡優化。通過以上解決方法減少了小區間的相互干擾,避免了因為切換質量不佳而引起的掉話。
3.跳頻的實施及優化工作
在做好跳頻各項準備工作的基礎下,接下去便是做好相應的網絡規劃,準備實施跳頻割接。頻點的使用情況前面已介紹過,MOTOROLA設備中BCCH不使用跳頻。整個網絡規劃中,不同的基站使用不同的跳頻序列號(HSN),數值可取1~ 63(0為循環序列),相鄰基站使用的HSN不相鄰。不同小區使用不同的移動分配指針偏移(MAIO),在MOTOROLA數據庫中,MAIO不作為一獨立參數設置,而是在配置載頻收發功能(RTF)時一起定義。在設置HSN與MAIO時,MOTOROLA的基站數據庫可避免同基站同頻,而同一基站的不同小區之間可避免鄰頻。為更準確的表示對話網信道的質量評估,MOTOROLA的工程師引入了碰撞率這一概念,即Same-ARFCN* Interferer –TCH-DRCU
Hit Rate=Server-MA-SIZE * Interferer-MA-Size
其中 Same-ARFCN為12
Interferere-TCH-DRCU為1或2 (具體視扇區配置)
Server-MA-Size跳頻區域為12,不跳頻區域為28
Interferer-MA-Size為12。
有了以上公式,我們可以測算出,兩個使用了跳頻配置均為3的相鄰扇區之間的碰撞率
12×2
為Hit Rate= ×100% =16.7%
12×12
而在跳頻與不使用跳頻交界處,同樣是兩個配置均為3的相鄰扇區之間(跳頻扇區對不跳頻扇區)的碰撞率為:
12×2
Hit Rate= ×100% =7.1%
28×12
(注:此種情況下,Hit Rate A←B≠ Hit Rate B←A)
?
經過實際測算及結合實踐,MOTOROL的工程師們得出了碰撞率大于17%時,服務區域內C/I、FER基本符合要求,即服務區域內至少90%的語音話務信道幀誤碼率小于2%。由此可以得知,聯通所采用MA=12的方式基本符合要求。而在目前的實際應用中,3/3/3的基站也只是在福州、廈門的一些繁華路段才較集中,且其中的一部分區域實際也以微蜂窩(或微蜂窩+功放)或室內分布系統的形式來吸收話務量。
根據全網頻率規劃并作好相關數據,在實施完跳頻割接后,接下去便是優化工作。優化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1、切換2、功率控制3、數據庫中其他一些相關參數的修改。在跳頻系統中,幀誤碼率能正確反映話音質量,而手機接收質量是切換與功率控制的基礎,當然,手機接收電平及干擾電平也必須予以考慮。實際使用中跳頻通話的切換門限應高于不跳頻的通話。另外,因上/下行干擾超限也會引起同一基站不同小區之間的切換。當手機接收電平高于-70dbm(數據庫定義)時,切換至同一小區的不同載頻;而當接收電平低于-70dbm(大于-95dbm)時則切換至同一基站的不同小區。功率控制方面,跳頻通話的功率控制門限亦高于不跳頻的通話。另外,跳頻中引入了快速功率下降控制,可使手機發射的功率在接通后迅速降低(比一般階梯式下降快),但通話質量依舊保持良好。其他參數的修改,包括對HSN、MAIO等數據庫參數進行的一系列修改,降低了射頻損失率、掉話率,降低了小區間干擾電平值,提高系統呼叫建立成功率、接通率等,使系統達到較好的網絡質量,具體不再一一敘述。以上是跳頻實際使用中的一點體會。當然,不同廠商、不同運營商因設備類型,應用條件不同也會有一些差別。
- 第 1 頁:GSM網絡中跳頻技術的應用
- 第 2 頁:使用跳頻前的準備工作
本文導航
非常好我支持^.^
(2) 100%
不好我反對
(0) 0%
相關閱讀:
- [移動通信] 5G-R和GSM-R有什么區別?5G-R和公網5G有什么區別? 2023-10-17
- [電子說] 什么是5G-R?5G-R是不是給鐵路乘客上網用的? 2023-10-13
- [電子說] 2030年5G帶來1萬億美元市場價值!華為和GSMA大咖談擁抱5G產業機遇 2023-10-11
- [電子說] 通過慢速跳頻減少無線通信中的干擾 2023-09-09
- [電子說] 衛星電話和普通電話之間能通話嗎 2023-08-31
- [電子說] 華為衛星通話和手機通話有什么區別? 2023-08-30
- [控制/MCU] 基于STM32單片機的GSM報警系統設計 2023-08-30
- [電子說] 脈沖和跳頻脈沖信號的生成與解調 2023-08-26
( 發表人:大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