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發展方興未艾,而在這其中,平臺幣儼然成為投資者規避風險的安全堡壘。在這樣的迅猛態勢下,諸多實力過硬的交易所都躍躍欲試,摩拳擦掌,開始發行屬于自己的平臺幣。而于2016年成立的老牌資深交易所LBank,也即將開啟屬于自己的平臺幣時代。
一直以來,LBank在業內都擁有良好的口碑與聲譽,這與其著力打造分布式社區自治交易所的理念與初心息息相關。也正因為如此,LBank要發行平臺幣的大動作儼然受到了坊間的關注與熱議。
很榮幸,我們世鏈財經今天請到了LBank的聯合創始人何偉先生,在此次訪談中,何偉先生將對于LBank發行平臺幣的各項事宜以及大家感興趣的各類問題展開深入淺出的剖析。
世鏈財經:大家晚上好,歡迎大家來到“解析幣圈風向,大佬教你玩轉LBank平臺幣”的直播現場。我是主持人世鏈財經的張穎,很榮幸能請到LBank聯合創始人何偉先生,歡迎你!請您先做下自我介紹并簡單說下對區塊鏈行業的看法。
何偉:大家好,我是LBank的何偉,很高興今天收到世鏈財經的邀請,和今天的各位來做這樣的分享。大家都知道,LBank最近正在籌劃平臺幣,其實17年底的時候就想籌劃平臺幣,給到社區。在今天這樣的節點,在一切都已經走上正軌之后,我們覺得時間到了。
也感謝世鏈財經的邀請,感謝大家的此次聆聽。
正所謂幣圈一天,人間十年,我個人在進入區塊鏈之前一直在傳統金融行業摸爬滾打,我認為區塊鏈與傳統金融行業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風控(風險控制),對于傳統金融行業來說,賺多少錢對整個公司來說意義不大,最主要的就是不能出一點點的風險。
但是區塊鏈最大的不同在于大家更會強調一個風險和收益的比值,在極高的收益下,大家會更愿意承擔一定的風險。當然啦,這個也和目前區塊鏈處于的階段有關,區塊鏈才剛剛開始,整體的區塊鏈市值加在一起可能也就兩個茅臺。和傳統的區塊鏈相比,他還是個嬰兒,甚至連嬰兒都算不上。所以在行業早期的時候,我覺得對這個行業來說很大的利好,就是在于這個行業可以吸引大量的目光和大量的關注度,從而助力這個行業的發展。
世鏈財經:聽完何偉大佬的自我介紹和對區塊鏈的看法后,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向何總問問題了。下面我們開始第一個問題, LBank早在2015年就已經啟動研發了,是名副其實的老牌交易所。為什么直到2019年才選擇發行自己的平臺幣?選擇這個時間點,又有什么特別的寓意?
何偉:這是關于時間的問題,我不知道群里有多少小伙伴經歷過早期的區塊鏈時代,或者說早期的幣圈。2015-2016年在我看來屬于整個行業的“至暗時刻”,大家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都不知道未來會怎么樣。在2015年,我身邊有很多朋友已經參與到了區塊鏈,而我還在傳統金融行業。那會兒,他們跟我聊比特幣,跟我聊了很久很久,但是我聽完整個邏輯,給他們的一個評價就是CX,那會我并不認可區塊鏈的價值,也更看不到比特幣價格的支撐到底在哪里,我會覺得這只是一個擊鼓傳花的游戲,它可能隨時就要消亡。
那會兒的LBank其實也不叫LBank,在國內是一個中文名的交易所,也算挺有名氣,相信在圈子里面比較久的小伙伴應該都有聽過它的名字。那會兒不管是VN或者說是C-Cash,然后包括后面一系列代幣,最早都是在Lbank上做的募集和發行,LBank也因為這幾個項目名聲大噪,被行業認可。
但這背后有很多大家不知道的事情,比如我記得是在2017年3月份還是5月份左右上的唯鏈。但是那個時候,甚至包括后來的很長一段時間,LBank考慮的并不是發展的問題,而是生存的問題。
什么叫生存的問題?可能放到今天都無法想象。那個時候LBank是20號發工資,但是在17號 18號公司的卡上可能只剩下幾萬塊錢,幾個創始人所有的信用卡是已經透支了,所有的能借款的,不管是什么螞蟻借唄,還是一些P2P,甚至是一些小額貸,基本上所有的額度都是已經透光的,所以那會兒大家考慮的是明天我怎么活下來。
那會兒幾個創始人賣房的賣房,借錢的借錢,基本上是把身上最后一分錢都貢獻給了平臺,但依舊看不到希望,因為大家都不知道這個行業要什么時候才能有一個爆發,什么時候才能真正的站上一個高點,才能站上主流的市場被大家認可,大家都不知道。可以說那個時期的LBank生存下來,完全就靠兩個字“死撐”,是真的拼了命都要撐下去的那種“死撐”。
那會兒其實我有其他選擇,我們可以發行自己的平臺幣,很多地方也是這樣做的,但是我們拒絕了。我們覺得這個并不是我們要的東西。平臺既然考慮的是生存問題,就不應該把這些風險轉嫁給我們的用戶,我們用這些平臺幣募集了大量的數字貨幣,這些數字貨幣用來支撐我們的運營,但是它能撐多久呢?撐幾個月?撐半年還是撐一年?大家都說不準。如果說讓我們撐個半年,那半年以后怎么辦?半年以后,是否平臺幣的價值就歸零了?半年以后,是否所有參與了LBank平臺幣的用戶就血本無歸了?在我們看來,這個不應該由用戶來承擔。我們創業,是因為我們堅定的看好區塊鏈未來的發展,是我們相信比特幣它在未來會有非常不錯的表現。
既然是我們相信的事情,那這個責任就應該由我們承擔下來,正因為如此,我們一直沒有發行自己的平臺幣?,F在到了2019年,LBank在這個市場上線已經三年了,大家都說我們是一個老牌交易所。現在我們也覺得可以了,我們能把這個責任給承擔下來了。從2017年10月份到今天,LBank沒有一個月是虧損的,沒有一個月不在盈利,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信心來發出自己的平臺幣,并且讓它在二級市場上有不錯的表現。LBank的運營不用靠平臺幣來支撐,我們可以用平臺幣來搭建更廣闊的生態,可以用平臺幣在這個行業做更多的事情,不用考慮LBank自身,所以我們選擇在這個時候發行自己的平臺幣。
世鏈財經:第二個問題,我們知道,用戶最看重平臺幣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請問LBank在發幣的同時,如何確保不把各項風險通過平臺幣的形式轉嫁給用戶?
何偉:我覺得這個問題分兩層,第一層是如何確保事前不存在各式各樣的風險。第二層是如何確保發生問題之后,風險可以控制。
關于第一個,我們目前看到的交易所最大的風險可能有兩層。第一層是因為自己運營不善,導致成本過高,并且收入過低,所以每個月平臺在虧損,這個其實剛才已經有說過。第二個風險是,目前很多平臺都發生過的盜幣或者盜號的事件,一旦發生大規模的盜幣或者盜號,就會造成用戶資產損失。在這種情況下,平臺是有極大的風險性的。尤其是發生擠兌的時候,很可能導致平臺的資產會資不抵債,這種情況下平臺可能就要立刻關門了。就LBank而言,我們一直是把用戶的資產當作LBank的一個底線,而LBank差不多每個月有60%的運營成本是在技術上面的。
這部分錢,首先用在了人員上,我們有一個專門的團隊負責處理技術安全相關的事宜,這個團隊24小時待命,平時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和黑客斗智斗勇,既處理事前可能存在的一些漏洞,也在被攻擊的第一時間給予反饋。其次是用在硬件上和技術上的調整升級,整體的硬件中,不管是零錢包的,還是內部技術架構的升級和調整都在其中。這些東西都不斷的在更新迭代,成本也高的可怕,交易所大部分的錢都花在上面。
其實交易所入門的成本很低,想做一個交易所,可能百來萬就可以搭建起來。但是要把交易所做好,就Lbank目前花在每個月的運營成本,其實是非??膳碌囊粋€數字。
我們也看到,很多大的平臺最近有發生一些盜幣和盜號的事件。那拿數據來說話,LBank上線三年,從來沒有發生過一起到盜幣或者盜號的現象,所以說我們有信心,目前來說LBank不存在任何的風險。
第二層是事后的一個風控處理上。在我看來,這與所有企業都是相關的,因為沒有一家企業可以保證自己每一年都發展的特別好。LBank之所以有這個信心,并不是說我們和別人不一樣,也不是說我們一定特別牛,主要取決于我們的現金流。如果你做過任何一個企業,或者有運營過一個企業的經驗,一定知道現金流的重要性,它可以幫你度過寒冬。之前在熊市的時候,LBank沒有一個月虧損,這樣已經有兩年的時間,兩年的時間積累下來,LBank儲備了大量的現金流,這個現金流雖然不至于幫我們撐個十年或者百年,但是至少在幾年內可以讓LBank不用為錢的事情來擔心,不用為短期的發展來擔心。
所以事前風控在人與技術上的完備性,加上事后風控的大量的,充足的現金流儲備,讓我們比較有信心把這件事情給做好的。
世鏈財經:第三個問題,如今發幣的交易所林林總總,難免會有雷同、同質化的現象。請問LBank與其他平臺幣相比,有什么獨特的地方?
何偉:在我看來最大的不同點在于發行代幣的初心與理念。其他的平臺發幣,更多是出于募資的目的或者平臺自身的某些原因。但就LBank而言,我們發行這個代幣,其實是為了分布式自治的交易所來做的一個準備。
所謂的分布式自治交易平臺不是一個新的概念。一年前我就和世鏈財經的虞老板探討過相關的話題,探討過交易所目前存在的一些弊端。早在那個時候,LBank就想要把一些權利,真正的給到社區,讓社區可以來決定一些事情,讓整個交易所可以更公開、更透明。所以到了現在這個時間點,我們覺得儲備差不多完成了,于是我們決定來發行這樣的代幣。這個代幣最主要的目的是把權利通過代幣賦予用戶、賦予社區,讓用戶和社區把這個代幣作為一個權利,從而來決定LBank未來市場的走向、運營的方向。甚至連代幣權以及上幣權,這些都全部給到社區、給到用戶。
但是除此以外還不夠,因為當用戶真真切切地參與到一個平臺運營當中時,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收益。我們不能讓用戶白白做貢獻,而沒獲得任何的收益點,所以代幣在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了它的價值。我們希望所有的代幣都是和用戶的貢獻掛鉤,當用戶的貢獻越多,它的代幣的價值就會越高,這樣其實是把用戶的一個激勵行為都通過代幣來進行實現。我們希望以后的每一個人都是LBank的主人,每一個用戶,都可以來決定LBank的方向,并且當他們承擔了這個責任,盡到了義務的時候,同樣也可以分享LBank的收益。
我們設計了整套Q幣的模型:Profilebenefit,這套模型還是挺有意思的。在這個模型里面,我們發現它不再是一個零和市場,不再是一個“跑得快”的游戲了。不管是機構用戶還是小戶,他們的鎖倉是達到100%的,甚至對于機構用戶的要求會比散戶更為嚴苛一些。后續會根據他們對LBank做出來的一個貢獻來緩慢地釋放代幣,他們參與的價格其實與散戶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我們完全不用擔心,散戶被機構用戶給傷害到,或者機構用戶先跑這樣的事情發生。
同樣的,除了機構和所有的用戶之外,LBank自身也保留了20%作為內部的一個激勵。但是這20%的代幣會在兩年之后釋放,而且這個釋放是有條件釋放。LBank團隊需要在兩年之內完成三倍于這次募集金額的代幣回購,才能對那20%的團隊代幣進行釋放。如果做不到的話,那20%的份額就會直接銷毀,永遠不流向市場。團隊有信心把這件事情做成,同樣的,團隊也愿意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氣來把這件事情給完成。
所以剛才說到的,我們想通過這個代幣把責任,義務和權利都給到社區,也把收益權給到社區。并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另外在整個模型上,我們對機構做了非常嚴格的限制,讓機構沒有辦法來收割。同時對團隊,我們也做了非常嚴苛的限制,團隊有必須要完成的業績指標在里面。在這個模型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用戶。我們希望真真切切的可以把LBank的未來發展,產生紅利給到LBank的貢獻者,或者說LBank真正的主人就是每一個社群的用戶。
世鏈財經:第四個問題,區塊鏈領域一直十分看重應用場景的落地。在LBank平臺幣的領域,都有哪些應用場景?
何偉:對于這個問題,我做一個小小的糾正,在我看來平臺幣最大的應用場景就是平臺本身。所有平臺幣一定是基于平臺本身的發展和平臺本身的收入水平來決定平臺幣未來的價值的。平臺幣可能和大家看到的其他區塊鏈項目有很大的不同,因為平臺的收入是確實可見的,不管是交易手續費還是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平臺是有利潤擺在這邊的,所以他的平臺幣是有實際的支撐的。
那回過來說,LBK這個代幣在LBank的內部還是有很多地方可以應用到。我們可以看到,對于整個行業來說,交易所仍然處于金字塔較為頂端的地位,大家都很認可交易所在行業中的地位。盡管這個概念在我看來比較虛,畢竟行業的真正貢獻者是社區,是用戶,而不是交易所。但是不管怎么樣,交易所與項目方,用戶以及社區之間,都有非常深的合作。
因此,無論是交易用戶給到的手續費、項目方的一些空投,以及項目方的一些發行,譬如項目方的一些半價搶購等一系列活動,這些以后都會和LBank這個LBK相掛鉤。
LBank暫定的LBK的上線時間是在8月12號,我們已經聯系了很多合作過的項目方與社區,在8月12日之后,會針對LBK代幣上線有一系列的活動。我們也希望通過這些活動,可以最大程度的體現LBK的價值,同時也最大可能的讓利給參與LBK的用戶。
世鏈財經:第五個問題,請您為我們詳細闡述一下,創世節點與基石節點分別指的是什么,他們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何偉:創世節點和基石節點其實是完全一樣的功能,它們可以理解為是LBank以后具體來負責運營的一些權力機關。比如說機構節點,它會負責上線項目的相關事宜,社區節點會負責LBank社區搭建和社區生態的相關事宜,交易節點會負責LBank深層次的相關事宜,生態節點會負責LBank區塊鏈生態搭建的相關事宜,這些在功能上是一致的。
創世節點和基石節點最大的不同點其實是在于時間,它們加入的時間不一樣。大家都知道,現在LBank對外的LBK的募集額度非常緊張,雖然希望可以多留一些額度,但在外面還真的一點額度都沒有。不過我們是有額度留給創世節點的,這可以理解為優先認購權。但同樣的,創世節點會比基石節點更為苛刻的點在于,基石節點那部分代幣用戶有了,他們是可以隨意退出的,意思就是他們可以隨意解鎖。但是創世節點那部分代幣是沒有辦法解鎖的,因為他們是在優先的認購中直接參與進來的。因此,我們只允許創世節點做金本位退出,也就是到時候不管幣價漲了幾倍,如果創世節點退出,就都和創世節點沒有任何的關系。但基石節點,因為他們是在二級市場上自己通過購買代幣的行為來成為節點的。所以這些節點,我們不會做任何的限制,他們可以自己決定是否需要退出。
所以,創世節點和基石節點的相同點在于,它們都是LBank的權力機關,有著一樣的權利,可以處理決定LBank的各項事宜,分為機構、社區、交易和生態。不同點在于創世節點的那部分代幣是優先認購且完全鎖定,基石節點的代幣是在二級市場上自行購買并且可以隨意退出的。
世鏈財經:第六個問題,大家現在都很關注,該如何加入LBK的創世節點,可否請您詳細介紹一下?這其中節點鎖倉的釋放方式又是怎樣的?
何偉:以社區節點為例,如果想要成為LBank的創世節點,首先需要擁有一個不少于300人的社群,社群有一定的熱度,并且對區塊鏈有一定的認知。滿足上述條件的話,可以向我們提出申請,在我們確認后,將擁有以下權利:1)社區節點創始人可以獲得3W USDT的LBK額度(100%鎖倉);2)社區可以獲得合計3W USDT的個人額度(與所有用戶一直的鎖倉)。
關于收益權的話有以下幾個:1)社區所有成員可以獲得20%的手續費減免;2)社區所有成員可以獲得不定期的糖果空投;3)社區所有成員可以獲得IEO的優先認購權;4)社區獲得鎖倉上幣權,并且再上幣后獲得該項目在LBank全平臺產生的手續費的分紅。
關于釋放方式的話,分為以下幾點:1)社區節點創始人部分,100%鎖定,按照全社區的手續費情況每周進行釋放;2)個人用戶部分,70%鎖定,按照時間線性釋放,具體釋放方式可以參照藍皮書。
關于退出方式:所有創世節點除正常釋放外,可在一個月后申請金本退出,也就是不享受幣價上漲的紅利,直接以進入的資金退出。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對所有創世節點的要求都是非??量痰模径沤^了機構收割一波就走的情況。同樣的,我們也歡迎想有所作為的個人或組織或機構加入我們成為節點,在所有人都公平的環境下,一起為LBank的發展出謀獻策,并獲得屬于自己那部分的紅利。
世鏈財經:第七個問題,對于參與平臺幣的用戶來說,那70%的鎖倉部分該如何釋放?
關于用戶鎖倉,我看到很多社區的反饋說是非常苛刻的,也有很多人因為這個不愿意參加LBank這次的平臺幣發行,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這個是個好事。
我剛才說到,LBank發行這次平臺幣,有一個前提是基于我們目前的盈利狀況和我們充足的現金流儲備,也就是我們愿意用利潤來反哺平臺幣的生態。在這種前提下,我們希望LBank的用戶可以真正獲利,而不歡迎那些沖著短期利潤,想套現后直接就走的投機者。
所以我們整個釋放模型,也是根據持有來的。用戶持有的LBK越多,釋放的速度就越快。理論的上限,是每個月20%的募集金額。這種模型最大的好處在于讓我們和用戶的利益真正綁定到了一起。用戶持有的平臺幣越多,每個月獲得收益的速度也越快。同時對所有人而言,也不用擔心幣價過高之后帶來的拋盤的壓力,我們用時間去換取空間。
所以無論是用戶,機構,還是平臺,都會希望平臺幣的價格越來越高,不會發生大戶砸盤或者收割的現象。大家都希望所有人一起,將幣圈現在的零和游戲,變成一個增量市場。把蛋糕做大之后,每個人獲得自己貢獻的那部分收益。
世鏈財經:第八個問題,據說LBank上幣的權利是直接給到社區的,請問LBank成立社區自治交易所的目的是什么呢?同時希望您和我們詳細說明下,LBank要如何保證社區真正得到用戶自治,而不是做做樣子呢?
何偉:就目前而言,交易所身為行業的金字塔頂端,擁有行業最大的話語權,擁有行業內最高的收入水平。但是其本身的不公開、不透明,黑匣子搬得運行機制也一直為人所詬病。
我們一直說的一句話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但是目前的交易所基本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而且做得還特別不漂亮。在一個以去中心化為理念的行業里,中心化的交易所本身就是最大的問題所在。
所以我們是希望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在運營上,都真正做到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在運營上,我們通過LBK把權力和收益給到社區;在技術上,我們希望通過目前自己已經開發了將近一年半的公鏈來實現撮合、清結算、托管的分離,讓交易所只專注在交易上,把其他所有的權力都放出去。
LBK,就是LBank做的最大的嘗試。之前所謂的把權力給到社區,更多的是把風險給社區,甩鍋給社區,接盤給社區。但事實上,是和權力相關的,不是風險,而是責任和收益,是所謂的自治。大家可以期待下我們這次做的嘗試,對機構的嚴苛,對自身的嚴苛,都是希望機構和自身以后可以更好的為社區來服務。
當然,企業也是要盈利的,但是LBank愿意延遲享受,我們把團隊的份額放在2年以后,并且是有條件釋放。因為我們內部相信,只有把權力真正給到社區,交易所才能做大做強。實現了這個目標之后,縱使團隊的份額小了非常多,但是這個蛋糕會比現在大無數倍。
世鏈財經:第九個問題,坊間盛傳LBK只漲不跌,請問這樣的說法屬實嗎?如果是的話,這種“只漲不跌”的經濟模型是什么呢?
何偉:哈哈哈,這只是個誤傳。所謂的“只漲不跌”,在我們看來是所有人的對平臺幣的一個信心,對我們這個經濟模型的信心。
我們都知道,目前所有區塊鏈項目存在的最大的問題在于沒有實體支撐,或者說實體收入不足于支撐高倍率漲幅帶來的拋盤壓力。而LBank這次設計的經濟模型,除了占有很少比例,一開始釋放的流通盤以外,大量的籌碼都是在用戶和機構手中處于鎖倉的狀態。這部分的鎖倉,都是按照金本位來釋放。用戶的釋放,每個月是可以直接估算出來金額的。這部分的金額,是LBank有信心就算流入市場,也不會影響二級市場的幣價。機構的釋放,都是根據貢獻來的,也就是每1塊的利潤,都會產生對應的利潤,保證LBank可以承載二級市場的拋壓。所以在這個經濟模型下,我們看到無論幣價漲到多少,每個月的釋放量都是可以測算可控的,任何人都不用再擔心幣價過高之后帶來的拋盤的壓力(無論漲到多少,每個月釋放的金額一定),也不會擔心會有來自機構的拋壓壓力(籌碼價格一直,鎖倉更為嚴苛,且團隊2年內無任何籌碼)。
所以我看到很多人會戲稱,這是“只漲不跌”的經濟模型。當然,所謂的“只漲不跌”肯定是不存在,一些在低位買入的,到高位肯定會有部分出售,只是這些都是二級市場本身的行為,大家還是可以在一個相對公平的環境下進行二級市場的博弈。
世鏈財經:第十個問題,請您介紹一下LBank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這幾年里都取得了哪些令人難忘的成就?
何偉:總結起來就是活著,并且活的還不錯。
LBank在17年年底的時候,實行了平臺的盈利。在18年年初的時候,注冊用戶就突破了100W,在18年3、4月的時候,在CMC上長期排名在前10。到2019年,LBank上線了8個IEO項目,每個都取得了不俗的表現。
因為這3年多的時間里經歷了許多,所以我們現在也不太看重有多少注冊用戶了,也不在乎每條的交易量了,但這些數據都還挺不錯的。最重要的是我們的用戶盈利率,是在72%,也就是100個用戶里有72個在賺錢,這個是我們最引以為豪的數據。
世鏈財經:第十一個問題,我們都知道,LBank致力于構建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請您重點為我們解讀一下,有關我們生態建設的規劃與愿景是怎樣的?
何偉:規劃呢,剛才大致都有提了,是以LBK為激勵機制的分布式自治交易平臺。在我們的愿景里,這樣一個交易所,LBank負責的應該只有撮合部分。剩下的清結算,由某個公鏈完成。資產托管,由合規的第三方機構完成。規則的制定,由用戶來完成。權力的行使,由節點來完成。收益的分享,通過LBK來實現。
世鏈財經:第十二個問題,如今的區塊鏈行業的發展越來越趨于正規化,數字貨幣交易所領域也難免要面對各式各樣的監管。在這方面,LBank是否有自己的規劃與應對之策?
何偉:擁抱監管,歡迎監管,我們目前的態度。
在全球范圍內,LBank已經做了很多的布局。無論在東南亞還是在歐洲LBank已經有幾個交易所開立,這些都是與當地合規交易所進行的合作,取得了當地政府的允許和對應的牌照。同樣的,我們也呼吁各個國家可以盡早出臺相應的政策,可以更好適應區塊鏈的全球競爭。
世鏈財經:好的,非常感謝何總的精彩作答!
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的直播就進行到這里,非常感謝何總在百忙之中抽空來到這里,和我們分享有關LBank的點點滴滴,讓我們對LBank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期待LBank在未來可以越辦越好!
大浪淘沙,剩者精華。精心打磨,錘煉了三年多的LBank如今蓄勢待發,即將發行自己的平臺幣,我們有理由相信LBank團隊儼然做好了準備,更有理由期待上線之后的LBK擁有美好的未來與前景。
構建分布式自治的交易所是LBank一直以來的追求及努力方向,亦是廣大用戶與投資者們最希望看到的場景。LBK上線后是否會為LBank的這一目標鋪好路,做足鋪墊與準備,我們拭目以待。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