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業者從“藏起”區塊鏈標簽到感覺“春風來了”;業內人士認為,行業的大爆發要建立在區塊鏈應用大規模落地的基礎上
距離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區塊鏈在風口上也“吹”了大半個月。
許多從業者開始慢慢感受到轉變。最先感知到行業變化的,是創業者,在和客戶和資本談合作時,他們從過去的“藏起”區塊鏈的標簽,到感覺受到認可。區塊鏈的春天來了?在過去的2018年,資本對于區塊鏈可以用“酷暑”到“寒冬”形容,而現在投資機構嘗試著更多了解區塊鏈技術。不過,轉變并不是一蹴而就。專家們普遍認為,國家對于區塊鏈技術的重視,將給區塊鏈技術和應用帶來巨大機會。多位從業者表示,行業的大爆發要建立在大規模落地的基礎上,距離一些區塊鏈項目的大規模落地還需要3-5年。
“春風來了”
一周對接5家投資方、13個上市公司
10月24日,區塊鏈行業迎來史無前例的政策利好。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
多個區塊鏈交流群隨即被這則消息“刷屏”,“興奮”、“恭喜”、“機遇”成為群里的高頻詞。
“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中學習前,跟客戶解釋技術時,除非他特別細致地去追問,否則我從不會主動提我們用了區塊鏈。”易保全創始人兼CEO劉剛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之前只要一提到區塊鏈,對方就覺得(我們)是騙子,不靠譜。”劉剛說,他在跟客戶談合作時,會下意識地“藏起”區塊鏈的標簽,因為在那個時候,區塊鏈技術并不能用來提高身價。
易保全從事的是數據去中心化存證保全,通過和公證處、司法鑒定中心等機構建立聯盟鏈,解決電子數據容易被替換和篡改的問題。從業務上看,易保全并不涉及此前被禁止的ICO。在2018年,公司已經通過了國家網信辦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
10月24日后,一切發生了變化。“我感受到區塊鏈技術本身得到了政府以及社會層面的認可。”區塊鏈安全公司派盾科技創始人蔣旭憲對新京報記者分享自己的感受。
“客戶以前討論的是區塊鏈這個東西行不行,現在大家討論的是怎么做”,劉剛對記者表示,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客戶不再戴著有色眼鏡看他。
專注區塊鏈領域投資的鏈興資本創始人張明鏡稱,“每年到了投資機構評獎的時候我都很受傷,好幾個發獎機構一聽到我們投資區塊鏈就拒絕了”。“而今年發言剛結束,好幾家就主動聯系我要給我頒獎,我感覺做了這么多年,終于被認可了。”
張明鏡感覺到“春風來了”。
“以前我是一點鐘睡覺,現在可能要三點鐘才睡覺,感覺休息就是在浪費時間”,張明鏡表示最近“很忙”,在午飯間隙跟記者電話聊完后,下午要繼續開投資會。“我過去三天見了13個上市公司,都想跟我們了解區塊鏈的投資機會,以便進行日后的布局及收購。”
因給政治局講解區塊鏈而廣受關注的陳純院士此前擔任董事長的趣鏈科技,也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后,安排了一場針對其股東的參觀交流活動,了解區塊鏈業務。
市場回春更為直接的表現則是,傳統股權投資機構開始考慮接觸區塊鏈項目。
劉剛表示,短短一周內,已經有5家投資機構與其對接。派盾科技創始人蔣旭憲也表示,最近已有幾家投資機構與之接觸投資事宜。
“上市公司、包括國企央企基金、一些人民幣基金,對政策最敏感的一批投資人已經準備入局。”張明鏡稱。
高光與低谷
受幣圈亂象拖累,區塊鏈曾進入低谷
登頂和死亡在區塊鏈領域都來得特別快。2018年一年間,資本對于區塊鏈的態度,可以用酷暑到寒冬形容。
早在2017年末和2018年初,傳統投資機構曾一度青睞區塊鏈,諸如IDG、丹華資本、紅杉中國等知名VC跑步入場,徐小平更是在真格基金被投公司CEO群里宣稱“All in 區塊鏈”。公開信息顯示,真格基金在當時投資了多個區塊鏈項目。
這也成為了區塊鏈進入大眾視野的助推器,也在隨后掀起了投資潮。IT桔子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獲得投資的項目中41%為區塊鏈項目。
而因為瘋狂的投機和炒作,出現了一系列幣圈亂象。繼2017年被禁止ICO后,迎來第二次嚴監管。2018年8月24日,銀保監會、中央網信辦、公安部、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文《關于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文中提到,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涉及依托互聯網、聊天工具進行交易,利用網上支付工具收支資金;通過境外服務器搭建網站;巧立名目如ICO、IFO、IEO等。
隨后,BAT響應號召,因涉嫌發布ICO等炒幣信息,一眾“幣圈”、“鏈圈”的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百度論壇被封,百余個相關媒體銷聲匿跡,騰訊、阿里巴巴也關停數字貨幣的場外支付渠道。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能夠明顯感受到一些頭部的投資機構合伙人對于區塊鏈項目是報以強烈抵制的態度”,信天創投合伙人蔣宇捷在與業內交流中發現。
在蔣宇捷看來,頭部機構的每筆投資都會引發業界關注,而此時投資區塊鏈項目會給已經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合伙人們帶來不可預知的風險。
“行業內對于區塊鏈的投資價值不認可,那么這就涉及投資項目后,還會不會有其他的投資人繼續投資項目”,蔣旭憲分析稱,“整個行業走入低谷,也跟行業技術發展和落地遠遠不及預期有關,一開始大家抱的希望太高了。”
有專家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家對區塊鏈的重視,區塊鏈相關的資本市場將持續向好,技術企業將迎來投資高峰期,重量級的數字交易平臺、數字資產管理公司等將會出現。此外,監管也將不斷向正規化、科學化發展,鼓勵區塊鏈技術與產業創新不等于鼓勵虛擬貨幣無序發展。
“過冬”
項目融資難,存活企業靠“接單”
這個行業在此前長達一年多的寒冬中,不少創業公司不是死掉、就是“冬眠”。
已投資數個區塊鏈項目的信天創投合伙人蔣宇捷表示,自去年8月起,愿意投資區塊鏈項目的VC更少了,項目融資、募資都不容易,往往需要花很長的時間。
根據零壹財經數據顯示,從融資金額上看,在2018年6月創出1185億人民幣的單月融資額后,區塊鏈領域融資額斷崖式下跌,此后均未能超出400億人民幣。
缺乏資金流入,自然會有一批公司死掉。蔣旭憲說,“2018年上半年冒出很多區塊鏈公司,到了下半年就不見了。”
劉剛的易保全還算幸運。雖然公司在PRE-A融資后沒有新投資入賬,但公司已實現千萬規模的盈利,“扛過”了去年的寒冬。但他也坦言“公司目前規模還是不理想”。
規模維持初始狀態、營收徘徊在兩三千萬很難做大,也是目前大部分存活的區塊鏈項目的生存現狀。“除非是很厲害的團隊,擁有頂級的科學家,能夠以非常高的估值去募到很多錢,否則大多數項目都是靠‘接單’,也就是做項目制的開發工作來維持整個團隊的運營。”蔣宇捷觀察發現。
據悉,目前設計一單區塊鏈產品的成本并不高,一般為幾萬至幾十萬元,根據所需時間投入決定。比如幫助企業去做token積分所需的錢包,或者是在已有的APP上面加區塊鏈技術,這項工作相對比較標準化,花不長的時間就能完成,因此收費較低。而如果要基于區塊鏈技術設計游戲,則可能需要花幾個月的時間,收費較高。而公司團隊往往同時操作多個訂單,獲取更多收益。
“很多大企業其實也沒想好要把區塊鏈技術用來做什么,也不知道跟自身業務結合之后能產生什么價值,所以都是嘗試性的投入,不太愿意投過多的錢。”蔣宇捷表示。
在跟上市公司接觸的過程中,張明鏡也發現了這點。“一些上市公司會利用區塊鏈做一些軟件生態系統或者企業服務,但是都是一個很小的部門在做孵化和研發。同時,應用范圍很局限。”
蔣宇捷將這種公司狀態稱之為“冬眠”。在他看來,公司如果沒法做大,就沒有辦法獲取外部融資,就很難去擴張業務來增加創新業務的投入,形成一個循環,導致公司規模跟幾年前相比原地踏步。
身為創業者的劉剛也感受到融資的艱難。“以前在投資界的一些朋友號稱也看區塊鏈項目,但事實上他們并沒有投什么錢在這方面。”
根據零壹財經數據顯示,從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公開披露的投融資信息來看,投資次數最多的30家機構,絕大多數都成立于2015年或以后,專注于區塊鏈的投資。了得資本最為活躍,出手28次;丹華資本出手27次,位列第二。其他活躍的機構包括節點資本、創世資本、JRR Crypto等。
投機亂象
網信辦備案,有投機者蹭熱點、賣牌照
機遇會吸引革新者,也會引來投機者,這點在區塊鏈行業尤為明顯。
在政治局集體學習后,百余區塊鏈概念股開盤漲停,入場資金多達數百億。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人在問答平臺提問:“請教各位大神這個公司想往區塊鏈上蹭熱點,可以找個什么借口?”不過點擊該帖子,詳情已被刪除。
這類情況已經引起監管層注意,目前已有多家公司收到監管機構的問詢函。而創投領域“蹭熱點”的情況更為普遍。
“一周時間內好些人開始在身上貼標簽了,我發現其中很多項目的場景壓根就不需要區塊鏈。這不是胡鬧嗎?”劉剛表示無奈。他拿一個頗為荒唐的案例打比方,做OA系統的公司號稱應用了區塊鏈技術來,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目的之一就是解決不信任問題,而OA系統是在一個企業內部應用的系統,根本不存在不信任問題,因此根本不需要應用區塊鏈技術。
作為投資人的蔣宇捷也提醒“要擦亮眼睛”,任何一個新技術、新概念,作為投資人要去判斷產品應用區塊鏈技術是基于什么樣的場景,能給公司帶來什么樣的價值。
更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創投市場的火熱,此前沉寂了一段時間的“區塊鏈牌照”又有活躍的趨勢。
記者在淘寶平臺發現多個商家提供區塊鏈牌照代辦服務,價格從70-9999元不等,除了可以申請美國MSB牌照,還可以申請澳大利亞牌照、開曼牌照、馬耳他牌照等。其中價值9999元的一站式服務提供的幫助包括“代幣制作-白皮書撰寫-主體注冊-法律合規-媒體宣發-上幣服務”。閑魚上甚至有賣家轉讓名為“區塊鏈,電子競技牌照”的產品,營業執照顯示,公司注冊資本為一千萬元整,轉讓價格20萬。
前幾年也曾有“世界區塊鏈組織(WBO)”、全球資產數字加密委員會(WADCC)等非政府組織(NGO)號稱將發行區塊鏈牌照。實際上目前并無可以稱之為“區塊鏈牌照”的證明發放給企業。
根據國家網信辦公告,自2019年2月15日《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正式實施以來,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法依規組織開展備案審核工作。網信辦已經發布了兩批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名稱及備案編號,第一批197個項目備案,第二批有309個區塊鏈信息服務進入備案名單。
網信辦在公告中表示,備案僅是對主體區塊鏈信息服務相關情況的登記,不代表對其機構、產品和服務的認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用于任何商業目的。
責任編輯:ct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