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記者吳帥帥)12月9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網絡取證不再焦頭爛額,杭州互聯網法院應用“區塊鏈”提升審判效率》的報道。
盡管“區塊鏈”概念已提出多年,但對很多人來說,它仍是一個抽象的技術名詞。
事實上,隨著互聯網基礎設施和配套技術的成熟,區塊鏈逐漸成為契合多應用場景的底層技術。許多領域通過“區塊鏈”技術應用,已經讓身處其中的人有了“體感”。
司法區塊鏈也是其中之一。
2018年6月,全球首家互聯網法院——杭州互聯網法院,開始探求區塊鏈技術在司法場景中的運用。
司法區塊鏈究竟是什么?對司法實務帶來哪些變革?未來發展方向在哪里?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對此進行了探訪。
(小標題)一案奠定區塊鏈存證合法地位
2017年8月,全球首家互聯網法院在杭州誕生。處在以互聯網方式處理網絡糾紛的前沿,這家法院和眾多新型案件“狹路相逢”,其中不乏復雜、棘手的難題。
2018年4月,杭州華泰一媒公司,發現深圳一家科技公司,未經授權轉載了其文字和攝影作品,于是將對方訴至杭州互聯網法院,請求法院判令賠償經濟損失。
與同類案件相似,爭議焦點集中在電子數據真實性的認定上。又與同類案件不同,該案原告提交了一份利用區塊鏈技術保存固定的特殊證據。
為證明被告在其運營網站中,發表了原告享有著作權的相關作品,原告通過第三方存證平臺,進行了侵權網頁自動抓取和源碼識別,并將電子證據上傳至相關區塊鏈。
華泰一媒總經理陳欣文透露,當初在區塊鏈上存證,僅僅是對技術的認可,認為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不可篡改,能夠證明被告侵權行為,“據說,這一存證模式是首次運用于司法實務,是否具有效力,我們也都沒有底。”
同樣“摸著石頭過河”的,還有該案的承辦法官沙麗。她坦言,一開始對區塊鏈存證確實知之甚少。在翻閱大量資料的基礎上,沙麗與浙江省高院專家進行了多次溝通,確定了這一證據的可靠性。“原告使用的區塊鏈存證,其實已廣泛應用于金融機構,也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她介紹說,這一證據生成系自動抓取,秒級上鏈,源代碼和操作日志等可實現回溯,能夠證明證據的真實性。再加上區塊鏈多節點見證、防篡改的技術特點,可以認定這一證據是相對可靠的。
由于是區塊鏈存證第一案,法院從抓取技術是否可靠、上傳過程有無篡改等維度,對原告提交的證據進行了謹慎審查。裁判文書則對區塊鏈存證過程,也進行了系統論述。
在嚴格事實認定、嚴格技術審查的基礎上,杭州互聯網法院認為,對采用區塊鏈等技術保存的電子數據,應秉承開放、中立的態度進行個案分析認定。最終,該案的判決首次確立了區塊鏈存證電子證據的合法性。
隨后,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首次對這項新技術的存證效力予以確認。
杭州互聯網法院院長杜前認為,區塊鏈技術具有顯著降低維權成本等優勢,是司法流程和審判機制的一大技術方向。
這一案件還帶給杭州互聯網法院更深層次的啟發。
當時杭州互聯網法院已上線電子證據平臺。這一平臺可對接多個入口,例如可從公證處、第三方證據平臺導入電子證據,通過校驗保證真實性。但電子證據導入平臺之前的真偽性,無法完全得到證實。
“換句話說,當時的存證平臺,無法保證電子數據從生成到使用的全流程可信。”杭州互聯網法院常務副院長王江橋說。
因此,2018年7月起,杭州互聯網法院開始搭建全流程可見證的司法區塊鏈。經過兩個月左右的技術攻關,杭州互聯網法院司法區塊鏈1.0終于搭建完成,首批包含法院、公證處,鑒定中心等10多個節點。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數據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富平表示,人們利用網絡從事的行為或事實,均以電子數據方式存儲和呈現。電子數據易篡改,技術依賴性強,歸屬難查明,真實性難認定,成為解決網絡糾紛面臨的一大難題。
“區塊鏈存證則可以解決電子數據的證明難題,為解決網絡糾紛提供技術支撐。”高富平說。
20億條存證讓糾紛調撤率超九成
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舉證難度大……在知識產權侵權、網絡合同糾紛中,維權者經常陷入這樣的困局。
“有沒有簽訂過合同”“是不是本人簽署的合同”……面臨許多棘手的事實認定,法官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
侵權的鏈接轉眼就刪;發帖人剛發完侵權帖子就矢口否認……由于母公司時常遭遇版權、內容侵權,華泰一媒經常要作為權利人向法院提起訴訟。
陳欣文向記者算了兩筆“心酸賬”。在原來的維權模式下,公證、存證、訴訟等流程走下來,開銷巨大,就算贏了官司也是“賠本維權”。
與此同時,面對數以萬計的侵權事件,傳統公證方式一天可能固定不到10條證據。
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可以有效解決電子證據生成、儲存、傳輸、使用的認證問題,實現全流程記錄,全鏈路可信,全節點見證。
司法區塊鏈究竟如何運轉?螞蟻區塊鏈總監栗志果介紹,比如簽署一份合同,簽署過程、文本內容等,都會以哈希值的形式上傳到區塊鏈各個節點。
哈希值是根據加密運算得到的一組二進制值,每個哈希值作為存儲信息,一一對應的“電子身份證”。
一旦發生糾紛,法院可以調取合同原文,與哈希值進行校驗。如果通過,則證明合同真實。如果未通過,這份證據就有可能被修改過。
“區塊鏈技術大大降低了維權成本。”陳欣文舉例說,比如有一個正在進行的直播侵犯了轉播商的版權,如果按照傳統維權方式,從發現到趕到公證處,侵權直播可能早已結束。利用司法區塊鏈,鎖定侵權網址,可以立即啟動整個上鏈過程,也就開始了整個取證過程。
“這一過程被區塊鏈上所有節點見證,讓侵權人沒有抵賴的可能。”他補充道。
據介紹,根據法院管轄案件類型,目前司法區塊鏈的用戶節點,都是以行業、協會為單位上鏈。中國網絡作家村、龍井茶原產地等已經成功上鏈。
“原來面對侵權,我們網絡作家真是無可奈何。”網絡作家凌晨談起一件往事,“之前我創作的一本書被侵權,初步估計侵權主體就有超過3000家網站,僅僅聯系侵權者這一個環節,我可能就要打一個月電話,而且大量侵權者無法聯系上。”
借助區塊鏈技術,像凌晨這樣的作家,可以實時保存創作作品,并且固定相關網站、平臺的侵權行為。許多網絡作家表示,司法區塊鏈增加了他們捍衛著作權的底氣。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0月,杭州互聯網法院司法區塊鏈上鏈數據總量超過21億條。通過該平臺調取電子證據5200多條,相關案件調撤率達到98.5%以上。
司法區塊鏈使用范圍不斷擴大
杜前表示,司法區塊鏈的實質可以概括為:依托司法機關主體信用,區塊鏈技術的算法信用,實現電子數據在司法領域的可信流轉。
糾紛發生前,區塊鏈可以固定事前、事中、事后、時間、地點、人物六個維度的客觀事實;進入訴訟階段,司法區塊鏈有效幫助法官破解電子證據的認定難題,高效查明案件事實、明晰雙方責任,提升審判效率。
2019年4月,西湖龍井茶成功對接司法區塊鏈平臺。這意味著部分龍井茶的種植、生產、加工和銷售等信息,將同步至杭州互聯網法院,高效解決原產地茶葉的糾紛案件。
杭州正浩茶葉有限公司負責人說,上鏈就相當于產品有了公證書。到了法院,只要出示信息比對,就可以自證清白。
“真希望這樣的技術能營造誠信的環境,不再有溯源難、維權難,減少官司糾紛。”這位負責人頗為感慨地說。
為了進一步拉長“鏈上”功能,杭州互聯網法院又推出智能合約司法應用。
據介紹,智能合約可以在數字形式下,基于預定事件或時間觸發,自動執行。以買賣合同為例,智能合約簽署后,按照合同約定,執行過程觸發相應條件后,自動進入下一環節。比如貨物簽收后,到約定日期時,貨款會從線上自動打到賣方賬戶。
如果出現違約,由于簽署合同過程、合同執行情況等數據均上鏈儲存,且有司法區塊鏈上包括公證處、法院、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等多節點見證,非常便于法院快速認定事實,進行糾紛調解或司法裁判。
據介紹,智能合約不但打通了前端存證、固定證據,后端還直接接入法院智能立案、智能訴訟和智能執行。
“智能合約簽署后,如果對方有違約行為,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請立案。這有助于提升合同雙方誠信履約率。”栗志果說。
“區塊鏈+司法”也要避免唯技術論
近年來,除了杭州互聯網法院,“區塊鏈+司法”實踐在全國各地不斷推進。北京、廣州兩家互聯網法院,也相繼上線司法區塊鏈。
2019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宣布正在搭建人民法院司法區塊鏈統一平臺。目前已完成最高人民法院、高院、中院和基層法院四級多省市21家法院,以及國家授時中心、多元糾紛調解平臺、公證處、司法鑒定中心等節點建設,超1.8億條數據“上鏈”存證固證,并支持鏈上取證核驗。
相關法律界人士表示,以區塊鏈為載體,司法服務職能有望進一步延伸。比如保護網絡知識產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網絡空間依法治理。
“探索司法區塊鏈實踐,也要避免唯技術論。”有法律界人士表示,在技術層面,要防止原始篡改、算法攻擊等破壞行為;在司法實務中,需對區塊鏈證據保持審慎的態度,綜合當事人的質證意見、系統的核驗結果、科學的審查規則做好裁判。
專家表示,“區塊鏈+司法”應用仍然在探索階段,各地探索也有不同模式。未來,也許法院成為區塊鏈的一個節點,而由中立的第三方機構運營區塊鏈存證服務,是比較理想的解決方案。
“既要提升司法效率,又要堅守司法中立性的原則,為網絡糾紛解決保駕護航,促進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高富平說。
責任編輯:Ct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