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比特幣誕生以來,特別是近幾年,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虛擬貨幣,它們將“去中心化”“開放源代碼”“運用區塊鏈技術”等作為吸引消費者投資的“噱頭”,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廣泛傳播,嚴重擾亂了貨幣市場,對消費者也造成巨大損失。
據了解,虛擬貨幣的運作手法表現為以下幾種:一是構造虛擬貨幣,涉眾詐騙特征明顯;而是通過編造故事、設計模式吸引投資者眼球;三是兼具多種違法犯罪特征;四是虛擬貨幣犯罪活動與地下錢莊緊密相連。
各種虛擬貨幣平臺普遍將“比特幣”保證其幣值不易被操縱的“區塊鏈”“去中心化”等技術宣稱為本幣種的技術,有的還以國際組織、跨國金融集團命名,有的則直接將中國人民銀行正在研究推進的數字貨幣技術與本幣相混淆,用于“背書”,迷惑性極強。
自比特幣誕生以來,特別是近幾年,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虛擬貨幣,它們將“去中心化”“開放源代碼”“運用區塊鏈技術”等作為吸引消費者投資的“噱頭”,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廣泛傳播,嚴重擾亂了貨幣市場,對消費者也造成巨大損失。
虛擬貨幣的運作手法
一、構造虛擬貨幣,涉眾詐騙特征明顯
各種虛擬貨幣平臺普遍將“比特幣”保證其幣值不易被操縱的“區塊鏈”“去中心化”等技術宣稱為本幣種的技術,有的還以國際組織、跨國金融集團命名,有的則直接將中國人民銀行正在研究推進的數字貨幣技術與本幣相混淆,用于“背書”,迷惑性極強。
實際全部不具備其宣稱的技術和任何貨幣功能,所謂的“幣值”均由平臺自行隨意操控,平臺吸引投資者加入后,通過操縱“幣值”不斷向投資者“吸血”,往往波及人數眾多,涉案金額巨大。
二、通過編造故事、設計模式吸引投資者眼球。
僅2015年以來,虛擬貨幣市場就至少經歷了“互助盤”“挖礦機”“拆分盤”等運作模式。
“互助盤”的核心手法是以平臺自創的虛擬貨幣為投資載體,投資買入虛擬貨幣稱為“提供幫助”,賣出虛擬貨幣稱為“得到幫助”。投資者(買方)在確定投資額度的基礎上,由系統匹配賣出虛擬貨幣的投資者(賣方)。
系統匹配時間為1至14天,在等待匹配期間,賣方可享受每天1%的投資收益,收益以賬戶里增加的虛擬貨幣體現。匹配成功后,買方需要在72小時內轉款給賣方,并上傳付款憑證,賣方也需要在72小時內確定收款。
至此,賣方完成投資獲利退出,買方身份發生轉換成為賣方,并等待系統再次匹配下一位買入虛擬貨幣的投資人,以此循環。
“挖礦機”的操作手法為投資者通過網站指定的交易平臺購買虛擬貨幣,再用虛擬貨幣租賃礦機,由宣稱位于國外的礦機托管機構代為“挖礦”。
“礦機”分不同等級,租期一年,在租期內按照投資級別不同,投資者賬戶體現為每天增加不同數量的虛擬貨幣,其承諾的年化虛擬貨幣回報高達幾倍。
“拆分盤”的主要運作模式為人為構造一套以美元進行計價、價格在一定區間循環往復、數量可以翻倍的運營體系,如虛擬貨幣價格從0.2美元開始,每銷售100萬個虛擬幣,漲0.01美元,幣值漲到0.4美元后進行拆分,即投資者手中的虛擬貨幣數量翻倍,然后價格恢復至0.2美元,進入下一輪交易和拆分。
事實上,這些故事和模式都是不法分子吸引投資者精心編制的“賣點”,在舊的謊言無法編圓、舊的模式無以為繼的時候,就卷款逃跑,再編造一套新的模式、一個新的虛擬貨幣繼續行騙。
三、兼具多種違法犯罪特征
虛擬貨幣作為一種新興事物常被用于從事違法犯罪活動,其通常集中控制少數個人或公司賬戶吸納、轉移資金,又通過互聯網媒介建立傳銷網絡擴大集資規模,手法通常同時具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騙罪,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場外非法交易平臺等違法違規乃至犯罪活動的特征,但又與每一類違法犯罪活動不盡相同,造成在具體刑事案件偵破過程中難以定罪。
如絕大部分虛擬貨幣宣傳擁有動態收益,即發展下線獲得相應比例的分成。而投資者首次投資也必須通過“領導人”上線進行操作。在數據分析中資金流向也呈現典型的“金字塔”結構。這符合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中“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的描述。
但是,由于虛擬貨幣是一種虛擬的事物,在實際定罪中,又與“以推銷商品或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這一犯罪構成要件不太相符。
四、虛擬貨幣犯罪活動與地下錢莊緊密相連
現實生活中,虛擬貨幣的交易平臺服務器往往放置在境外,即境內行騙、境外數錢,為提前跑路做好準備。在利用虛擬貨幣向社會公眾募集大量資金后,幕后實際控制人利用地下錢莊等非法手段將資金轉移出境,手法隱蔽,十分不利于監管。即便投資人發現上當受騙后,由于資金已出境,交易數據不能獲取,根本無法追索,最終只能是“人財兩空”的結局。
例如,某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在吸納十余億元資金后將絕大部分資金轉入地下錢莊組織,地下錢莊通過“對敲”(即在境內、境外建立兩個資金池,在境內收款后通過境外資金池付款)等方式將募集資金轉移至境外。多種犯罪活動交織,形成犯罪上下游利益鏈,既不利于監管又為后續案件偵破增添了難度。
虛擬貨幣之礦機江湖
說起虛擬貨幣,礦機不得不提,因為大部分國際認可的虛擬貨幣都是通過礦機挖礦產生的,以比特幣為例,挖比特幣所需要的礦機其中就暗藏很多不為人知的黑幕,請看灰產圈調查:
什么是比特幣礦機?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像電腦主機一樣的箱子,插上網線和電源,配置好賬戶信息就可以自動“挖礦”——產生比特幣了。由于比特幣的火熱,相關的挖礦產業也紅火起來。其中,礦機的制造銷售是其中的主要產業。
目前國內主流的礦機價格在幾千元至幾萬元不等,一種礦機通常只能用來挖一種數字貨幣,而且每隔一段時間會因為算力消耗等問題需要更換礦機。
不同于其他機器,一臺礦機的主要技術難點在于芯片,而現有的礦機制造/銷售商都是小型團隊,根本沒有能力自主研發算力足夠的芯片,于是國內的礦機制造基本都被一兩個有能力的公司壟斷。
礦機價格由其產生的收益來決定,而這收益又受到虛擬貨幣的價格行情和挖礦難度的雙重影響。例如某種虛擬貨幣最近行情穩定,那么相應的礦機價格可能就會降低;而這種虛擬貨幣價值如果上漲,礦機的價格也會隨之漲價。
這樣的一個新興產業,雖然很火熱,但是卻有很多漏洞。目前購買礦機的渠道很多都不算是正規渠道。
如果買到了老舊、二手甚至損壞的礦機,作為一種灰色產業,制造/銷售商是不會對其提供售后服務的,而且質量完全沒有保障。一位有制造礦機經驗的人士透露,很多礦機會進行回收翻新處理,質量非常不可靠,少則一星期,多則一個月就會壞掉;短時間內出現重啟或者死機問題可以通過斷電重開來解決,而礦工們賺錢心切,都會忽略這些問題。
另外,由于比特幣礦機的定價是商家利用礦工盲目心態而定的,讓你感覺能夠在一兩個月內回本,但實際上由于挖礦難度上漲和比特幣價格波動的原因,其實是很難回本的。而且就算在三個月左右回本了,此時的礦機由于難度太高已經挖不出什么東西來了,相當于此前的幾個月你都是在幫礦機商人打工。
不僅如此,“礦場”也有很大的成本支出。經營一家比特幣“礦場”,每個月最大開支是電費,占到經營成本的六七成左右。與之相比,人工成本、寬帶費、場地費開支等相對較少。大型礦場1個小時可能就會用掉幾千度電,24小時用掉就會用掉十幾萬度電。但若按照每度電0.4元的行業均價計算,該“礦場”一年電費就要百萬元。
而最初搭建機房時,還要給機房布置散熱系統,光是前期投入都要幾十萬至百萬元不等。礦機和虛擬貨幣的價格卻不能保證,有的礦場挖礦所得可能完全不能抵消投入。只能通過出租礦機來抵消損失。
虛擬貨幣之礦機黑幕
上文說道,全球礦機市場被一兩個有能力的公司壟斷,這其中就包括比特大陸公司。全球每10臺比特幣礦機,就有8臺出自這家公司。
全球每挖出10個比特幣,就有一半以上來自它的礦場。
比特大陸,伴隨著比特幣價格的飛速上漲的同時也完成了壯舉,從籍籍無名到全球知名的芯片公司,它只花了三年時間。
同樣在這三年時間,“礦霸”這個詞匯頻繁出現,挾持算力、分叉比特幣、粉塵攻擊等聲音不絕于耳。
而其最明顯的“收割韭菜”的內幕就正顯現在其礦機銷售的策略里。
2018年4月24日,比特大陸宣告比原鏈的ASIC礦機開發成功,將于2018年月4月25日發售,定價17000元,國內外各賣2500臺,共5000臺,每人限購1臺。
通過計算前期礦機收益每天將超過300元,這讓所有的礦工甚至從未挖過礦的投資者都加入了搶B3礦機的大潮中,國內的2500臺礦機讓人搶破了頭,幾秒之內就被搶購一空,但最終顯示絕大部分礦機都流入了黃牛手里,并溢價1500-3000元左右出手了。
一星期后的2018年5月2日,比特大陸再次開放B3礦機的發售,發貨時間與上一批機器非常接近,然而這次的定價僅為11000元,意味著買了第一批礦機的用戶還沒收到礦機就被比特大陸收割了6000元,如果是從黃牛手上買的那很可能就是虧1萬腰斬了。
這樣的做法總得要給大家一個解釋才是,但比特大陸的解釋就是將會贈送一張4000元的優惠券……
不由讓人想起了螞蟻礦機L3+的慘案
第一次售價為17500 第一次降價為15000 第二次降價為11200 第二次降價為10000 第三次降價為9200 第四次降價為6200 第五次降價為6000 第六次降價為3200
礦機這一路下跌的過程中,比特大陸再一路發優惠券給高價購買礦機的用戶,賣完一批礦機就降價然后發優惠券補償一部分差價,逼著用戶繼續買礦機,如果不用優惠券再去購賣礦機拉低下成本就會凈虧這么多錢,而一旦用了優惠券購買礦機要面對礦機的下一次降價,再給你發優惠券,讓用戶一路買,一路虧,并且一路送優惠券。
這次許多購買B3礦機的投資者都是比原鏈的持有者,許多是以前完全沒有挖過礦的,完全是出于對比特大陸的信任,單純的認為比特大陸再怎么樣也不至于讓第一批搶購礦機的用戶就血本無歸吧。
但現實就是那么殘忍,一星期前你可能20000買了一臺B3礦機,一星期之后的今天11000的礦機官網隨時可以買到,這一切就發生在一星期之內,連礦機都沒收到就被割了韭菜,而始作俑者就是花了3年時間從籍籍無名到全球知名的芯片公司比特大陸。
高價搶購—降價—發優惠券—低價賣—再降價—再發優惠券……無限循環
這樣的銷售策略傷害了多少用戶無法統計,盡管目前比特大陸任然掌握著比特幣世界的絕大部分算力,生產著這個世界上最多的礦機,但這家公司還能走多遠…
結尾
虛擬貨幣本身已經是風波詭譎,其衍生行業礦機產業也黑幕重重。
雖然任何投資都有其風險,但是風險也要保證在自己能夠承受范圍之內。
對于想要投資礦機產業和進軍幣圈的人來說,預估好自己能承受的風險是重中之重。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