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游客將一家動物園告上了法庭,不為別的原因,就為該游客不滿動物園新部署的人臉識別認證系統將被用來收集自己的個人數據。
這是國內第一次有人因為人臉識別所涉及到的安全隱私問題將一家商業機構告上法庭,也把這門自應用以來就頗具爭議的技術再一次推上風口浪尖。
刷臉安檢、支付、登機、乘坐地鐵公交,乃至領結婚證、領養老金……人臉識別正在替代鑰匙、公交卡、銀行卡甚至身份證,快速滲透人們的衣食住行。
不管愿不愿意接受,我們正在快速進入一個“全民刷臉”的時代。隨之而來的是,人們對人臉識別的焦慮和恐懼與日俱增。
首當其沖的是安全問題,刷臉支付是否能被輕易破解?
其次是眾人皆知的隱私問題,也是這位將動物園告上法庭的游客最為擔心的問題,動物園有沒有權收集自己的人臉數據?而一旦動物園將自己的數據信息泄露出去怎么辦?
更具爭議的是,在教室、工地、辦公室等場合,人臉識別乃至更多的尖端技術一度被用來“監控”廣大學生和社畜。
這門技術引發種種問題讓人們惶恐不安,科幻電影里的焦慮式想象更是將這種擔憂加倍放大。
但有關人臉識別,到底有哪些問題值得警惕,又有哪些問題只是過度焦慮?CV智識就此采訪多位AI公司人臉識別專家、算法工程師、人臉數據采集商、相關技術極客以及科學家,試圖撥開迷霧與爭議,盡可能客觀地還原當下人臉識別技術最真實的商用狀況。
你的臉安全嗎?
一群小學生圍著一個豐巢快遞柜,其中一名小男孩用手里的打印照片對著快遞柜一掃,就完成了人臉識別。
浙江一學校的一群小學生意外發現,只要用一張打印照片就能代替真人刷臉、騙過小區里的豐巢智能柜,取出父母們的貨件。一張照片就能“蒙混過關”,人臉識別已經被一群小學生輕松破解。
對于刷臉支付安全性的質疑聲隨之而來。如果別人僅憑一張照片就能輕易解鎖自己所有搭載人臉檢測的設備,是不是別人就可以輕易盜取我的財物?
事實上,快遞柜事件只是一個不具備典型性與代表性的極端個例。
“一張照片就能黑進系統,只能說這個自提柜系統就沒有加活體識別技術,估計是產品經理覺得快遞不值幾個錢,貴重物品也不會放自提柜,就覺得沒必要上這個功能了。”一位開發過人臉識別應用的算法工程師向CV智識解釋。
但物品不貴重就不用活體識別技術了,莫非該產品經理瞧不起我們窮人?
當然不是。“畢竟活體識別技術研發成本不菲,而收集數據的成本一天就能達到幾十萬,”該工程師繼續向CV智識解釋。
云從科技某人臉識別應用開發者同樣告訴CV智識,這件事情上其實就是人臉識別技術中的“活體檢測技術”(判斷是否真人,而非一張照片、視頻或面具等)安全等級較低,需要在此項業務中加入高安全等級的活體檢測技術。
現在的人臉識別從技術方案上分為2D和3D兩種。典型的2D活體識別技術應用如支付寶,在人臉驗證前,要你眨眨眼動一動,這就確保了完全靜止的人臉,如照片,無法解鎖。
3D則活體技術則意味著系統能獲取驗證者的深度信息,而3D活體技術安全到么程度呢?毫不夸張地說,其精準程度可以很輕松地辨認雙胞胎或多胞胎。
現在,不管是知名大廠如阿里達摩院、騰訊AI Lab,AI公司如商湯、曠視、依圖、云從,其提供的人臉識別服務都是基于3D活體技術,在重大考試、門禁安全系統中3D識別已經發揮出超乎想象的優勢。替考、代考、瞞過安保?幾乎不可能。
要想欺騙人臉臉識別到底有多難呢?
兩位GeekPwn2019參賽選手、少年極客告訴CV智識,要想讓AI把黃健翔識別成伊萬卡,通過圖像對抗的手段,他們勉強完成了這一挑戰。“三個模型,我們只攻破了一個,并且攻破的效果不是特別好。它(AI)還是會反饋給你,它雖然認為圖片是伊萬卡,但給的信心很低。”
天才少年尚且難以做到100%攻破人臉識別,就不用說完全不懂技術的普通人,想要在終端攻破系統幾乎不可能。
曠視科技某人臉識別應用開發人員告訴CV智識,“是否易被攻破。這不僅考驗各家的算法實力,更重要的是抗攻擊能力,如照片、視頻、面具等。。.。。.。相對而言,人臉識別是目前生物識別領域安全性較高的,當然它也并非萬無一失,想要實現人臉識別安全、規模化落地需要技術水平、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逐步完善。”
對于如何解決刷臉支付在安全上的隱患,云從科技某人臉識別應用開發者告訴CV智識,需要注意到兩個方面:第一即需刷臉+支付口令作為支付交易,避免單純刷臉完成支付業務;第二即人臉信息和個人身份信息需分開保存,避免同時泄露的風險。
當然,安全是相對的,沒有技術能保證100%的安全,目前普遍運用的3D活體人臉識別已經是安全程度較高,且攻破難度極大的加密手段了。
人臉識別會剝奪我們的隱私嗎?
刷臉考勤,刷臉檢票,刷臉支付,刷臉登錄……無處不在的攝像頭無時無刻不在捕捉著往來人們的年齡、種族、表情、身份、職業、收入、偏好、性格。而掌握背后攝像頭的科技公司與相關機構們,則將我們的個人數據與隱私一覽無余。
問題隨之而來。人們開始擔心一旦這些數據因保管不善而被泄露或是被黑客侵入,導致為不法分子利用可能產生的危害結果。
人臉識別技術強大的數據搜集與分析能力成了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方便社會管理,另一方面也讓人感到自己的個人隱私極大被冒犯。
對于數據的收集、使用問題,曠視科技某人臉識別應用開發人員告訴CV智識,“是否易獲取。這包括獲取業務現場的人臉數據和底庫數據,僅擁有任何單一數據都無法完成識別比對。目前人臉識別商業應用場景中不管是數據采集、調用還是比對等任一環節都是需要在用戶知情、并且同意的情況下才能進行。”
數據標注服務商Testin CTO陳冠誠同樣告訴CV智識,他們所采集的數據必須是合法的。
“具體到數據采集標注我們有兩方面,一塊是安全性,一塊是隱私性。安全性這塊,我們所有的這些客戶,可能幾乎都會要求說這個數據只能給我,不能給其他家,所以我們這塊會通過法律法規,合約條款保證我們的數據,不管是整個數據處理的環節,還是說我最后數據的安全性都會保證合作伙伴的利益。”
“隱私性,大概牽扯到公民個人采集的數據,我們會要求個人授權。被采集的公民個體其實是授權我們使用這個數據。這個是我們從這個角度去保證的。”陳冠誠向CV智識解釋,目前我們所接觸到的商用人臉識別設備,不管是其用于訓練的數據,還是采集的數據,都是通過合法正規渠道獲得的。
而至于數據保管,多位人臉識別算法專家告訴CV智識,人臉生物樣本的核心數據庫是由公安、央行等核心機構掌握,并非一般商業運營商能夠有權獲得。
安裝在校園、工作環境中的人臉識別設備,因為監控人們的行為甚至心理狀態而引起了爭議。人臉識別“一眼看穿”人們的個人信息乃至心理狀態確實令人們感到焦慮。
曠視科技將人臉識別設備搬進教室,用來分析學生上課的狀態、表情、專注度的風波還沒有完全結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美國,一家名叫Gaggle的公司則在用幾乎一模一樣的方法,監控學校里的學生。
隨著問題受到關注,學校開始規范此類設備的應用。商業公司則開始反思,完善人臉識別應用中的隱私與道德問題。
云從科技某人臉識別應用開發者告訴CV智識,利用人臉識別類技術,無論是進行課堂管理還是教學效果分析,都不可避免要收集海量數據。對學生學習行為進行個性化追蹤,而其目的在于經分析生成個性化的學習方案,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在這種理想情況下,是符合教育未來趨勢的。
在該開發者看來,人臉識別作為一項技術,其本身并沒有什么問題,關鍵在于如何運用。同樣的人臉識別技術,幫助幼兒園和小學建立智慧安防系統,用來尋找丟失的幼童或監護老人,就很少陷入爭議。
“在教育場景內使用AI技術,需要進一步推進法治化進程,建立相關法律法規,做到有法可依。這是確保技術不被濫用、限制技術的負面影響、真正發揮其促進教育教學作用的關鍵所在。”
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引發廣泛爭議。為倡導善用AI,曠視在2019年7月推出了基于企業自身管理標準的《人工智能道德行為準則》,從正當性、人的監督、技術可靠性和安全性、公平和多樣性、責任可追溯、數據隱私保護六個維度,對人工智能正確有序發展作出明確規范。
如何使用技術,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選擇,但不變的共識則是技術從來應該被恰當地、正確地使用。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癌癥免疫學家Carl June告訴CV智識,對于整個社會,包括科學家來講,我們有責任去想一想這些新的技術到底應該怎么樣去使用,現在技術發展非常迅速,但是不同的社會在接受和采納新的技術上,積極性和意愿都會有所不同。
“作為科學家我的責任是保證癌癥最終能夠得到治愈,我希望通過技術的進步能夠實現這一目標,但是對于整個社會的挑戰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來應對。”Carl June同樣認為,如何善用科技,應對技術濫用所帶來的隱私與道德隱患,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單憑科學家一己之力無法解決。
從瘋狂到理性
經過幾年密集、迅速的爆發式落地,人臉識別開始邁入理性發展階段。安全、隱私、道德,不加區別的過度應用所導致的問題如潮水般涌來,反思也隨之而來。
隨著“中國人臉識別第一案”立案,人們開始拿起法律武器應對人臉識別過度應用帶給他們的種種擔憂。不管是學校還是動物園,更多此前使用人臉識別應用的機構開始考慮到應用新技術在帶給他們管理便利的同時,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曠視、云從等提供人臉識別服務的公司,則在反復斟酌技術的安全性,并且制定相關道德準則規范自己。技術與商業天才們在思考怎樣贏得市場競爭,怎樣實現利益最大化,怎樣交出一份好看的財務報表的同時,開始考慮到用戶作為人的安全,隱私與尊嚴。
綜合對多位行業內人士的采訪, CV智識發現,對于大眾擔憂的安全和數據隱私問題,業內已經有了一套相對成熟的解決方案。至于用人臉識別來“監視”廣大學生和社畜,以掌握學生學習和工人工作狀況,則是目前爭議最大的一個領域。
新技術帶來的問題不容忽視,而不明真相帶來的過度焦慮也有必要緩一緩。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