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一款優秀的顯卡?消費者看重性價比,專業人士看重能耗比。每當廠商宣傳自己的產品如何優秀,技術如何領先,不會談性價比(降價就能做到,沒有技術含量),而是說的Performance per Watt(每瓦性能)。了解Performance(性能)很容易,看顯卡天梯圖即可,但能耗比如何看呢?此文首次提供顯卡能耗比天梯圖,雖然其中不可能羅列2021年全部顯卡型號,但選擇的思路是一樣的。
決定顯卡能耗比的關鍵因素是制程和架構,這仿佛看上去“同架構顯卡”的能耗比是相同的。但實際上,就算同一張顯卡,它的能耗比不是固定的,在不同核心頻率,能耗比不一樣。
要制作“能耗比天梯圖”,就必須要解決這個難題——動態比值靜態化。站長采用一種簡便方法(下文簡稱為:FET)
1、每一個架構的系列產品中,選擇“旗艦型號”(特殊情況除外),用【FSE+TS】分數作為性能值。
2、功耗則采用GCP/TBP,這項值不會非常精確,無論在測試還是具體應用中,功耗始終在變化。
注1:
GCP(Graphics Card Power):圖形卡功率,NVIDIA的叫法。
TBP:(Typical Board Power):典型板卡功耗,AMD稱TBP或GPU POWER,僅從字面意思,后者仿佛僅僅是圖形芯片的功耗,但實際都是指整卡功耗。
GCP/TBP能否作為計算依據?
顯卡的供電有兩條路徑,一個是PCI-E插槽供電,一個是外接供電,功耗需要測試流入顯卡的電流和電壓,這需要借助于專業PCAT測試套件。
?
上圖的實測功耗,不帶小數點的來至于超能網,測試環境為3DAMRK FSE,有小數點的來至于太平洋電腦網。注意是平均功耗,不是峰值。
在顯卡功耗名稱的舊愛新寵:TDP、TBP和GCP(估算功率的懶人公式)中有更多型號的對比,均證實了官方給出的整卡功耗值的可靠性,因此,能耗比可以使用GCP/TBP值來計算。
?
NVIDIA顯卡能耗比統計表
從上圖看出,每一代的能耗比都處于一個區間內,第六和七代N卡在40內,第九代(麥克斯韋)不會超過65,第十代(帕斯卡)不超95,第十一代(圖靈)最高110,到了最新的安培架構,就把120踩在了腳下。
在上圖中,你還會發現,RTX3070和RTX3060Ti顯卡的能耗比要高于老大哥RTX3080/RTX3090,原因之一是其采用的GDDR6顯存,功耗低于GDDR6X。
?
AMD顯卡能耗比統計表
一碗怪味面
某天吃面拌作料,陸續放入醬油、鹽、醋、味精、玉米油、花椒粉、白糖、芝麻醬、番茄醬、豆粉、胡椒、沙拉、蝦皮、牛奶、可樂、豆豉。。。。。然后攪拌均勻,這碗面味道如何?
AMD顯卡的GCN家族,核心代號“馬甲”橫飛,顯卡型號和核心代號名稱混雜,就如同這碗怪味面。
例如:
R9 280X/280核心代號Tahiti(塔西提島),R9 270X則是Curacao(庫拉索島)核心,這是HD7870的Pitcairn(皮特凱恩群島)核心的馬甲。R7 250X核心代號為cape verde(佛得角),他們都屬于GCN1.0。
R9 290X/290核心代號Hawaii (夏威夷島),屬于GCN2.0,R9 285是Tonga(湯家)核心,屬于GCN3.0。
2XX系列顯卡貫穿了GCN1.0~3.0三個版本,3XX系列也不會示弱。
R9 370X/370核心代號Trinidad (特立尼達島),屬于GCN1.0
R9 390X/390核心代號Grenada(格林納達島),屬于GCN2.0
R9 380X/380核心代號Antigua (安提瓜島),屬于GCN3.0
以上僅為舉例,實際情況更雜亂。因此,在AMD顯卡能耗比統計表中,站長采用了GCN1.0、2.0、3.0.。。。。這樣的標注法,看起來要清晰許多。
注:
AMD最初對GCN 版本命名是1.0、1.1、1.2,在2016年的Polaris核心發布后,命名方式將GCN1.1改為GCN2.0、GCN 1.2改為GCN3.0,Polaris(北極星)為GCN4.0。
VEGA是GCN架構的巔峰,Radeon VII是AMD于2019年2月發布的全球首款7nm游戲顯卡,憑借制程優勢,在VEGA能耗比大賽中贏得金牌。選手VEGA56的能耗比達到了72,表現十分出色,獲得銀牌。比較有意思的是RX VEGA64這位選手,“跑吐血才得了個銅牌”。由于Radeon VII比較特殊,因此在下面的能耗比天梯圖中,GCN5.0的代表仍然選擇RX VEGA64。
顯卡選購藏寶圖
?
能耗比天梯圖,如同一臺X光機,讓您能看到顯卡內在的一些東西,它也如同一部戰爭影片,能看到AMD和NVIDIA兩家近幾年交戰的勝敗場景。
解讀
1、此圖僅代表桌面版,移動版顯卡的能耗比普遍高于桌面版。例如RTX2060移動(90W)能耗比值可達153,RTX2080 MAX-Q可達197.。。。。由此可見,桌面版顯卡更多的考慮是“性能”,而移動版更注重“能耗比”。
2、以架構為排序單位,并選取旗艦型號作為該架構的代表(特殊情況除外)
決定顯卡能耗比的關鍵因素是制程和架構,只要是同架構產品,它的能耗比是相近的,但并不完全相同。
kepler選擇:GTX780Ti
maxwell選擇:GTX980Ti
pascal選擇:GTX1080Ti
turing選擇:RTX2080Ti
ampere選擇:RTX3070(注:這里不能選RTX3090/RTX3080,其原因是GDDR6X顯存功耗較高,拖累了整卡的分數,而顯卡能耗比更重要的是體現GPU本身的能力)
GCN1.0選擇:R9 280X(注:不能選R9 290X,它屬于GCN2.0)
GCN2.0選擇:R9 390X
GCN3.0選擇:R9 FURY X
GCN4.0選擇:RX 590
GCN5.0選擇:RX VEGA64(注:這里不能選Raden VII,它是7nm制程,在VEGA家族里面不具備代表性)
RDNA選擇:RX 5700XT
RDNA2選擇:RX 6900XT
3、RDNA2領先圖靈有三個原因:
制程,整體優化和無限緩存技術。RDNA相比GCN屬于質變,提升幅度大尚在意料之中。RDNA2相比RDNA并不是質變,然而提升幅度也如此巨大,其中原因大部分憑實力但還有些運氣成分,以后再扯扯這閑事,此文略過。
4、為了讓全部型號采用統一標準,計算時未考慮光追。如采用“361”對比法(即讓光追成績占10%權重),安培和RDNA2的差距會縮小。
用官方公布數據驗證,結果基本相符
AMD官方公布的數字是:RDNA相對GCN提升50%(注1),我們采用FET方法計算的結果是:[(92.9/59.7)-1]X100%=55.6%,二者是基本吻合的。
再看RDNA2,官方宣稱提升幅度為65%,我們采用FET,結果是[(150.3/92.9)-1]X100%=61.8%,二者也是基本吻合的。
通過和AMD官方數據對比,印證了此文采樣標的以及FET計算方法的合理性。
AMD提供的RDNA2能耗比提升幅度數據有兩個,一是發布會的65%,另一張官方PPT的數據是54%。
對于RDNA相比GCN的幅度,站長認為,官方的50%偏低了,因為AMD曾經公布過“perf-per-watt improvement roadmap”(每瓦性能改進路線圖),里面的RDNA和RDNA2提升幅度均為50%,實際產品不可能和路線圖完全一致,幅度通常會大于目標值。
總結
能耗比天梯圖在某種程度上可說是“藏寶圖”,這項參數不會在任何顯卡中標注。在現實生活中,甲乙兩位學生付出相同的努力,但甲每次考試的分數都高于乙,這就是“學習方法”的問題。
有些顯卡(特別是老舊的二手高端卡)看起來很便宜,貌似性價比很高,但只要根據藏寶圖查詢,就能知道它便宜的內在原因。
雖然RDNA2在能耗比領域取得了暫時性領先,但僅屬于一場戰役的勝利,距離“戰略”上壓制對手還有很長的路,NVIDIA在光追、專業領域、用戶口碑等均有明顯優勢。因此,選購顯卡只看“性價比”不行,只看“能耗比”也不行,全面綜合權衡方為上策。
2021年的火車快開了,在未來的顯卡世界里,充滿著誘惑與陷阱,有哪些地方埋藏著鉆石呢?有沒有黃銅冒充的黃金呢?帶上藏寶圖去尋找吧!
編輯jq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