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史上最大的開發者大會召開在即,但華為自主操作系統鴻蒙仍然被蓋在幕布之下。處于與谷歌恢復安卓授權談判的關鍵時間點上,華為高層也在是否發布鴻蒙的進退取舍之間,正在做出戰略考量。
目前AI財經社通過對知情人士的訪談,得出以下結論:
·鴻蒙的確存在,并且是一個跨屏幕的操作系統,可以運行在手機、平板和電腦上,甚至未來也能運行在服務器上。華為近期可能不會發布用于手機的鴻蒙系統,而鴻蒙率先落地的,可能是8月10號發布的榮耀智慧屏。
·華為高層前后不一的說法:先是鴻蒙用于手機,后是用于物聯網并不矛盾,這更是一種策略層面的進退取舍。
·如果說重建手機生態是一個不得已情況下的應急選擇,那么當下宣布自主物聯網操作系統,用于汽車、工業則時機剛好,畢竟5G和IoT大幕剛剛開啟,各家的布局爭奪也才開始。
01
8月9日華為全球開發者大會召開在即,這是華為有史以來最大一屆開發者大會,有5000以上的開發者、1500多個生態伙伴,還有1000平方米的互動展區,但華為對于是否要在此時推出手機的自主操作系統鴻蒙仍不明確。
在今天下午廣州舉辦的一個大會上,榮耀總裁趙明向AI財經社證實,榮耀智慧屏和華為智慧屏將相繼公布會搭載自研系統鴻蒙。當被問到手機系統是否會搭載鴻蒙時,趙明回應:“在很早以前,谷歌是我們一個戰略合作伙伴,我們一直支持安卓體系的演進,我們也是一個非常大的貢獻者。未來我們也希望跟谷歌的安卓系統合作下去,這種合作雙方都很珍惜,未來的變化,我們都在努力讓事情做得更好。”
可以看出,這個回應既沒說手機用鴻蒙,也沒說不用,但表達了與谷歌繼續合作下去的期望。
此前,華為人士透露,在開發者大會手機鴻蒙系統是否發布上,“余承東很糾結”。這并不難理解。一方面,自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谷歌切斷合作后,華為公布了自研的鴻蒙系統,受到來自全球的關注,此時推出是個合理的時機。
另一方面,華為與谷歌談判也在進行中,華為有望近期重新獲得安卓授權,這是符合商業邏輯的。而此時高調推出鴻蒙是否會讓谷歌有所忌憚,影響進展呢?但如果不推出,未來有變化,華為要付出的成本肯定會更高。
最近幾位華為高管口徑的變化也在說明華為的進退取舍。最早釋放出鴻蒙消息的是統籌整個華為消費者業務的余承東。今年3月,他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透露,華為開發了自己的操作系統。兩個月后,余承東再次對外釋放消息,稱華為的自有系統鴻蒙將兼容安卓應用,最快將于今年秋天面世。
在當時谷歌斷供的背景下,余承東的說法提升了不少士氣,也為危機中的華為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輿論公關。
而由于余承東的身份,外界將這一消息也解讀為這是一個主要針對手機的操作系統,盡管他的原話是這是一個將打通手機、電腦、平板、電視、汽車、智能穿戴的操作系統。
但在最近一次外媒采訪任正非之后,關于鴻蒙的消息變了口徑。6月18日,任正非接受法國媒體《觀點》的采訪,他表示:“第一,鴻蒙系統并不是像大家想象那樣用在手機中,做這個系統的時候并不是想替代谷歌的。”任正非表示這是一個為了物聯網而做的操作系統,將會用在自動駕駛、工業自動化等領域。
之后的一個月里,華為董事長梁華,華為董事/高級副總裁陳黎芳分別在公開場合表示,鴻蒙系統不是為手機設計,而是用在物聯網,提供一個低延時的操作系統。
“在手機這一塊,我們還是把開放的安卓操作系統和安卓生態作為首選,當然如果說,美國不供應的話,是不是未來可以把鴻蒙發展為手機操作系統,目前還沒有這個決定?!边@是包括任正非在內的華為高層在余承東之后釋放出的消息。
此前華為用自研文件系統替代安卓原生文件系統,解決了安卓手機的卡頓問題圖/視覺中國
從移動終端到物聯網,可以看出,華為高層正在依據形勢和商業邏輯做出選擇。那么,鴻蒙到底是否存在?它是為手機而設計的,還是為物聯網而設計的?
02
一位曾接近華為自研系統的消息人士張凡對AI財經社證實,鴻蒙的確存在,而華為前后不一的說法實際上并不矛盾,“都是對的,只是選擇說的策略不同”。
張凡表示,2017年他曾在一項工作中接觸到華為的自研操作系統,正是今天外界所講的鴻蒙。這是一個在華為內部都要保密的項目,“華為歐拉實驗室對此也不知情”。而歐拉實驗室是華為2012實驗室的下屬研究部門,專門負責操作系統的研發。
張凡回憶當時看到的是一套基于Linux內核、開源、“兼容安卓又有自己獨立框架的移動操作系統”。
圖/視覺中國
張凡稱當時華為這套自研系統應用的功能組件和模塊已經穩定,但一個內核上的兩套框架(安卓和自有框架),增加了系統的開銷?!爱敃r這個系統已經基本可用了,不過還不成熟,手機面板會發燙?!?/p>
而對于現在外界所稱的物聯網系統,張凡說這也并非錯的。他表示,在上述那套操作系統啟動之前,他看到了一個lite啟動版本,而這是一個微系統,功能比較收斂,是一個針對特定設備的輕量系統,并非安卓和Linux這種通用系統。當時這個lite版本前置于雙架構系統,主要為解決一個技術問題。
“在終端手機里,用戶感覺不到這個系統,但它本身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可以獨立出來,用在物聯網上,如果前面講的是大鴻蒙,你可以將它理解為小鴻蒙?!睆埛泊蛄艘粋€比方。
總結起來,2017年張凡看到了一個這樣的鴻蒙:這個系統有兩部分,一個是用在移動端的主系統,另一個是前置的輕量級版本,它本身可獨立出來用于物聯網。兩年前,這套系統可以運作,但尚不成熟。
此前根據騰訊《潛望》報道,鴻蒙本身并不是一個新的操作系統,其前身為嵌入式操作系統LiteOS,而LiteOS是8年前華為專門為物聯網市場研發的操作系統。
更早之前,有媒體報道,鴻蒙是由2012實驗室旗下的歐拉實驗室操刀,研發之初瞄準的是低時延的物聯網領域。
可以看到與張凡所見不同的是,大量的消息指向鴻蒙發自于物聯網。那么華為當時是否進行了移動端操作系統的研發呢?
2010年華為2012實驗室成立之初,在任正非對科學家的講話上,歐拉實驗室終端OS開發部部長曾經向任老板發問:“公司對移動端操作系統有何期望和要求?”任正非當時回答,做終端操作系統是出于戰略的考慮,“在別人斷了我們糧食的時候,備份系統能用得上”??梢钥闯?,華為的確進行了終端系統的研發和投入。“這是很早就開始考慮的?!鼻叭A為資深人士也向AI財經社證實。
談及鴻蒙是否能夠取代安卓,張凡顯得很謹慎。他相信華為釋放出鴻蒙的消息更是一場輿論戰,而并非真刀實槍地與谷歌宣戰。
“這是一個商業上的較量,企業要遵循利益最大化,華為絕對不會與谷歌反目,因為目前看來,他的海外市場離不開谷歌?!睆埛差D了一下,“華為具備這樣的前瞻性,它可以暗度陳倉,但沒必要在還沒做好準備的時候,就說自己做好準備?!?/p>
可以看出,之前華為釋放出鴻蒙,更像是谷歌斷糧后的應急之戰;但當下就局勢、商業等綜合考量,華為高層要在安卓和“備胎”鴻蒙之間,進行戰略層面的取舍。
03
但鴻蒙并不是一個完全沒有經過市場驗證的空中樓閣。前華為資深人士劉睿對鴻蒙有進一步的解讀。
幾年前,華為已經“改寫”了安卓原生的文件系統。當時安卓手機因為“用上一年半載就會發生卡頓”的事情,備受消費者詬病。2016年,華為的定制化安卓系統EMUI 5.0采取了一個比較激進的方案——用自研文件系統,替換安卓原生文件系統。實踐證明,華為自研的F2FS文件系統,相較于安卓原生的EXT4文件系統,能從源頭減少文件碎片化的產生,讓系統保持流暢性。
“這解決了安卓機的卡頓問題”,也隨后成為華為手機的特色和營銷點。
一位開發者對AI財經社表示,安卓文件系統的改良,華為起到了很大一部分責任。“那個時候,華為已經將技術反哺給安卓”。文件系統是操作系統的四大核心之一。某種程度上,這為華為自主操作系統的進一步落地打下了基礎。
在鴻蒙之前,華為被外界關注最多的是在硬件層面上。但實際上,它在操作系統上已經有了一個全面的布局。劉睿向AI財經社梳理了華為目前操作系統的情況,在他看來,華為有三個操作系統:
其一,終端操作系統,也就是外界一直期待的鴻蒙。劉睿表示,此終端操作系統將是一個跨屏幕的操作系統,跟微軟的Windows類似,它可以在手機、平板、電腦上跑,還可能根據技術的發展潮流,未來用在服務器上。此外,8月10日開發者大會上發布的榮耀智慧屏,也將搭載鴻蒙。
華為消費者BG軟件工程部總裁王成錄是終端操作系統在技術商業上的關鍵性人物。此前,王成錄擔任華為2012實驗室中央軟件院總裁,統籌軟件的研發,其后調任華為終端軟件工程部總裁。
在安卓系統的優化,包括方舟編譯器等關鍵大規模工業化的軟件研發上,都能看到王成錄的身影。而此前媒體所報道的陳海波教授,則在后臺技術層面做主導。
其二,物聯網操作系統。盡管現在華為高層談起鴻蒙,越來越多地提到物聯網,但劉睿分析認為,終端和物聯網合二為一的可能性并不大,在華為內部也是由兩個團隊在開發。由于物聯網要求輕量化、低延時,對功耗要求苛刻、人機交互少,這些不同于終端操作系統的特點,“從本質上一定會分開”。
目前,華為的物聯網操作系統就是LiteOS。在華為官網的介紹中,LiteOS僅有10KB大小。它號稱是全球最輕量級的物聯網操作系統,擁有開源屬性。截止2018年底,搭載華為LiteOS的NB-IoT產品出貨量超過2000萬部,包括智能手表、機頂盒、音箱、路由器等。
可以說,LiteOS是華為在瞄準“萬物互聯”的一個戰略布局。
華為LiteOS系統物聯網講解 圖/視覺中國
其三,云操作系統。這是華為最早面世的操作系。2014年,華為在其云計算大會上,正式發布了基于開源技術OpenStack的云操作系統FusionSphere。
而華為能否做好操作系統?對于這個問題,外界的看法不一致。浙江傳媒學院互聯網與社會研究院院長方興東曾認為,華為是一家擅長做產品的公司,做系統是要從產品思維跳躍到服務思維和生態思維,這樣的三級跳對于華為來說并不容易。
劉睿則不認同,他認為,在經歷多年在軟件上的投入和商業化,華為內部在純軟件的開發規律、研發模式上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操作系統對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是最高的,華為在網絡可靠性方面的實踐,讓其有能力做到這一點。
劉睿認為華為適合開發底層軟件,況且操作系統變革的時代已經到來,商業模式和技術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華為沒有傳統操作系統公司的包袱,也不會像Windows走一樣的路,“跟純軟件公司不一樣,更多會滲透在華為的產品,包括服務器、網絡、手機向外輸出,這是符合商業邏輯的?!?/p>
04
而更多的人關注如果華為宣布鴻蒙系統,它的生態能否立得起來。
眾所周知,此前諾基亞、微軟、三星、黑莓在手機操作系統上接連敗北,有強大產品技術和市場的公司,它們的操作系統,無論比iOS和安卓出道早還是晚,最終沒能打造出一個大生態。以三星為例,2009年推出的BADA手機操作系統,曾經取得一點成績,但最終沒能突圍。
根據第三方的數據,目前谷歌應用商店上有超過210萬個App,蘋果應用商店有180萬個App,微軟應用商店中只有大約66.9萬個App。開發一個獨立系統對于任何一家巨頭都不難,難的是誰能獲得開發者支持。
這種情況下,開發者是否愿意“加盟”鴻蒙,成了擺在華為面前需要更多智慧的事情。
目前得到的消息是,鴻蒙是一個開源的操作系統,它可以兼容安卓。
開源和兼容,有兩層意思。開源意味著,全球的開發者都可以為鴻蒙代碼的優化做貢獻,按照一個開發者的說法,“鴻蒙有可能成長為一個威脅到安卓的強大系統”。
而兼容則在鴻蒙啟動期顯得更為關鍵。劉睿稱,這表示安卓的應用可以直接搬到鴻蒙上,在此過程中開發者不需要重新開發,只需要安裝就可以應用。而這是一個核心問題。
鴻蒙能夠兼容安卓,釋放出兩個信號。首先,對于消費者而言,我以前用的服務可以持續用下去。第二,對于開發者而言,我不需要花費更大的成本重新開發,直接將安卓的應用放上去就可以,鴻蒙自身已經提供了轉換的工具,降低了工作量。但是這并不代表,這個動作是無縫連接,開發者仍需要為產品適配做一些調整,比如屏幕分別率、頁面布局,這類工作技術難度很低。
廣東萬物融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趙淑全進一步解釋,就華為鴻蒙來說,從開發者層面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首先,鴻蒙兼容安卓,對于開發者來說學習成本低,同一批開發者就可以將應用從安卓搬到鴻蒙。第二,當前硬件的接口比較固化和規范,不會有過于跳脫的物理適配調整和難度,這個時候做兼容有天然的優勢;第三,具體的交互可能涉及到專利層面,華為有大量的專利來應對谷歌的競爭;最后,他認為,華為(包括榮耀)品牌的手機已經占到了國內市場接近50%的份額,且擁有一批中高端用戶,這對于國內乃至全球的開發者都有一定的吸引力。
不過,仍有一些開發者處在觀望階段。一個游戲領域的創業者表示,自己不會貿然為鴻蒙開發應用,一定要等到鴻蒙上有成功案例,“怎么也需要半年或大幾個月的時間”。目前先把精力集中在比較有流量的平臺上。
種種跡象表明,8月9日華為全球開發者大會上,手機之于鴻蒙可能都不是一個重要的角色。畢竟之前公布鴻蒙、重建手機生態是一個不得已情況下的應急選擇。而當下,宣布自主的物聯網操作系統,用于汽車、工業則時機剛好,畢竟5G和IoT大幕剛剛開啟,各家的布局爭奪也才開始。
圖/視覺中國
AI財經社獲悉,目前鴻蒙作為物聯網操作系統進軍汽車領域,還處于早期階段。有汽車行業人士證實,至今未聽說華為推出針對車機的操作系統,或者與行業有私下的合作。當前華為在車聯網系統的應用仍然只是在外配設備上,比如攝像頭系統,應用的是華為Lite OS。這是華為早在8年前開發、并于2015年網絡大會上發布的一款輕量級的物聯網操作系統。今年5月,華為成立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事業部,接下來預計該市場將有更多進展。
不過,不論是終端,還是物聯網,一位技術老兵表示,“操作系統30年來都沒有打破界限,比如Windows95到今天Windows10可以說進步很大,也可以說幾乎沒有進步。現在到了一個變革的時間點,技術、商業都在發生變化?!?/p>
而之前已經有所準備的華為鴻蒙,恰好就站在了這個節點上。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79瀏覽量
252143 -
鴻蒙系統
+關注
關注
183文章
2636瀏覽量
66451
原文標題:華為鴻蒙的攻與守
文章出處:【微信號:aicjnews,微信公眾號:AI財經社】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