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得好,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對于尼桑而言,前人給栽了片亞馬遜叢林出來,所以現在的后人可以肆意砍伐一段時間。這片亞馬遜叢林就是尼桑的黑科技,通過20年前的瘋狂給自己塑造的形象,和戰神圖騰帶來的榮譽,即便是今天的尼桑專注于家用市場,在許多人眼里都留下技術的影子和運動的魂魄。但是技術日產的種子真的是在90年代種下的嗎?
1933年,渴望成為日本的一家支柱型企業
創建者YoshisukeAikawa并沒有像Toyota和Honda那樣選擇使用人名作為公司的名字。這個公司的名字應該蘊含著更加重要的意義,于是當時的創建者團隊提出了這么一個概念:“這應該是一個可以代表日本的工業歷史的名字,而這個名字的意義理應超過人名”。“日產”之名就此誕生。
1935,衣服、食物和住所,每家每戶擁有的東西,還有Datsun
尼桑開始了在日本的第一次大規模生產,出產了超過10000輛汽車。當時的尼桑專注于家用市場,旨在讓每一個家庭都擁有一輛能夠購買的車,于是Datsun應時而生。當時尼桑的技術水平還比較薄弱,在美國工程師WilliamR.Gorham的領導下,成功的讓“日產車”走下了生產線。
1936,美女和車,永遠的主旋律
1936年,尼桑雇了4名女士來向客戶們推廣Datsun汽車。在當時而言,這是一個非常新穎的想法,通過這些女士們來向客戶傳遞企業想要表達的理念,也擊中了男人的軟肋。于是這四名女士成了當時紅極一時的“MissFairLady”。
同年,開始了向性能的進化
1936年注定是個不平凡的一年,尼桑一邊在向普通人群推廣家用汽車,一邊在積極地參加汽車運動。尼桑參加了當時的AllJapanAutomobileCompetition,并推出了DatsunNL-75運動版,在30年代便搭載了機械增壓和DOHC的引擎。從此,尼桑在性能之路上一路狂奔。
1937年,向好萊塢進軍
直覺敏銳的尼桑,早就看出來未來是文化戰爭引導的商業模式。于是在那個還是黑白電影大行其道的年代,尼桑率先配合好萊塢推出彩色電影以推廣自家汽車。
1947年,電動汽車的前瞻
早在40年代末,尼桑就有了零排放的目標。二戰結束不久,工程師Tachikawa就帶領團隊推出了Tama汽車。在當時遍完成了1100輛的產量,直到1950年將Tama品牌獨立。Tama電動汽車的誕生,使得當時尼桑的工程師的挑戰者精神更上一步,誓言要造出更先進的汽車。
1952,壓榨科技的力量
為了壓榨二戰后的科技發展空間,尼桑成立了一個特別團隊,后獨立成Austin機械公司。在60年代,Austin團隊就已經研發并發布了新一代Datsun310汽車和Cedric30汽車,并開始把家用娛樂設備往汽車上移植。
1958,觸及當時全世界最快的速度
1958年,Datsun1000型(210型)贏得了當時該組的澳大利亞拉力賽(AustralianRally)的“Aclass”冠軍,也就是引擎排量小于1L的組別。在當時,拉力賽是全世界最難征服的賽事之一,且不提拿到名次,光是能跑完全程就已經是萬幸了。作為海外組的參賽者,尼桑成功的向全世界證明Dastun汽車的質量,為了Dastun在海外的銷售又一次鋪好了道路。
*澳洲拉力賽,是當時全球賽道最長的拉力賽,全長16000公里,賽道多在澳洲沿海地帶的鄉村公路。
1959,新的傳奇,尼桑藍鳥
在50年代末,尼桑開始考慮給新的Datsun系列的汽車給予新的名字,以擴大市場。在完成改名之后,配合著之前在賽車運動和電影推廣的效果,藍鳥成為了日本最暢銷家用車,同時做到了全年全球銷量21萬輛的漂亮成績。從此,尼桑稱為汽車市場的領跑者之一。
1964,王者登場,Skyline!
在Datsun完成改頭換臉之后,藍鳥這個名字就正式成了尼桑的代名詞。但是這也是尼桑當時特別頭疼的問題,由于之前參賽車輛都是基于Datsun平臺的改裝賽車,而當下消費者也逐漸有了不同的需求,尼桑需要一個新的系列來區別于家用車市場,用來推廣自家的性能車。
1964年,Austin公司改組,成立了Prince汽車公司,并帶頭參加了當時的日本GT-II比賽。這次登場的是后來的傳奇車型的祖爺爺,一輛命名為SkylineGT的改裝性能車。此車當時僅搭載著一個2.0公升的引擎,卻要對抗一輛純種的賽道車保時捷904GTS。
1967&1968,家用市場的發力,陽光的誕生
此時的汽車市場,已經慢慢開始區分小型家用車和大型家用車了。為了把握細分市場的份額,尼桑在已有的藍鳥的基礎上,研發的軸距更短的陽光。憑借著多年對Dutsun平臺的開發,更短軸距的陽光得以誕生于更低的成本,最終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的則是物廉價美的小型家用車。而藍鳥,則在原本標準三廂的基礎上,轉而研發了旅行版。
1969,尼桑的圖騰,東瀛的戰神,GT-R的誕生
尼桑發布的第一臺GTR,是一輛純種的GT性能車。當時的GTR由尼桑生產,Prince公司負責性能調教,毫無疑問,這一輛可以合法開上公路代步的賽車。當時的GTR搭載著4閥門的DOHC引擎,和四輪獨立傳動的地盤。戰神的誕生之初,就在短短3年內拿下52場比賽的冠軍,不僅尼桑自己,幾乎所有人都把GTR當作了尼桑的DNA。
同年,Z系列誕生,尼桑開始嘗試著把廉價性能車帶進普通消費者人群當中。
1972,轎跑車與愛
1972年尼桑在Cedric/Gloria系列中發布了一款特別的車型。這種沒有B柱的設計讓當時的4門轎車看起來耳目一新,兼顧的四門房車的實用性,又有著類似兩門跑車的外觀,一舉將尼桑的外觀設計水平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同年推出SkylineofLove概念,大力鼓勵小青年開著Skyline跑車去泡妞,去海邊看星星,撿貝殼,打野炮...媽媽我也要一輛Skyline!
1979,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1979年發布的Cedric/Gloriamodel430,是當時日本第一輛擁有著渦輪增壓引擎的豪華轎車。與本田在賽車上用摩托車的思路玩F1不同的是,尼桑一直在想著怎么把GTR上那顆光芒萬丈的引擎移植到豪華轎車上,讓駕駛者享受奢華的內飾的同時,又享受著非凡的駕駛體驗。
1982,MINIVAN的代表作
在空間運用方面,當下A0級的標桿一直是飛度,但是40年前呢?1982年發布的Prairie,是一個四門的MINIVAN車型,有著普通家用轎車的軸距和堪比工具車的空間。以及可以完全放平的座椅,一不小心就成了紅極一時的家用車。
1984,小聰明的玩法
在全世界都在努力飆性能的時候,尼桑玩起了小聰明。這時候的尼桑開始關注用車體驗,注入內部的影音系統和座椅舒適度,電子系統的協作等。其中一個備受好評的設計就是自動翻轉的后視鏡。
1985,901計劃的開始
看到這輛黑色的怪獸,我想諸位已經明白901計劃的目的了。901計劃旨在造出當時全世界第一的性能車,GTR歷史上最經典的R32就是誕生于該計劃之初。
1987,更加可愛的造型
尼桑似乎在80年代末就開始厭倦了當時方方正正的大塊頭造型。為了俘獲女性消費者的芳心,與大眾一直紅紅火火的甲殼蟲競爭,尼桑開始在外觀設計上尋求突破。這輛PikeCar,也就是Be-1就是該計劃的作品之一。這個外觀哪怕放到今天來看,依舊不過時。
1992,CVT來了
不要以為尼桑總是靠著一款GTR背后帶著一群Z系列和Silvia打天下,尼桑的發家小車Dastun可是做家用車起步的。作為一家跨國企業,必須在燃油經濟性和舒適性兩大塊下足功夫,才能和排名第一的豐田競爭。于是尼桑就推出了無級變速箱,以平順換擋和燃油經濟性著稱為賣點的變速箱為尼桑贏得了不少粉絲。
1994,安全性的時代
在操控性能、燃油經濟性、舒適性三大板塊大展拳腳還不夠。尼桑早在1994年就開始強調安全性,為自家不少車輛配備了安全氣囊,改進了吸能設計,曾今在性能車上的各種防抱死和剎車系統也慢慢移植到了家用車上面。
1997,TAMA50周年和對“電”的執著和對空間的無限擴展
50年前的TAMA電動汽車最終是以失敗告終,因為那個年代的電力系統的確不如今天發達。但是這并沒有讓尼桑停下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腳步,早在1997年尼桑就開始在家用轎車上使用鋰電池。尼桑為什么能在中國市場玩的風生水起?中國人喜歡空間大的車,人家早在80年代就開始玩空間,到時20世紀末,尼桑對于空間的利用更是到了巔峰造極的地步。
2002,打開新世界的鑰匙和通往新世界的路
經濟泡沫最終還是來了,尼桑這個懸崖沒能勒馬的玩家沒有做到像豐田和本田一樣保留身家。進入21世紀之后,日本的車企很少再去飆性能,更多的是專注于行車體驗的提升。今天標配的無鑰匙進入,其實就是尼桑在21世紀初就開始玩的小把戲。
21世紀另一個火起來的車型就是SUV,在豐田還在沉迷于Hilux征服全世界的幻想的時候,尼桑很敏銳的注意到了天朝市場對于SUV的需求,于是大中小三個尺寸三管齊下,瞄準了大陸市場一頓狠賣。
2010,新能源之爭
這個時候特斯拉造就在豐田和梅賽德斯的影子下有點苗頭了,而且2010年的石油勘測量并沒有今天這么豐富。全球氣候變暖更是讓傳統能源的車企承受著巨大的輿論壓力,其實商業就是***立牌坊的事情,傳統車企不掛出一副無辜的清純表情肯定混不下去。豐田此時已經用混合動力領跑全球數十年,氫能源的路子也鋪的八九不離十,本田在當時還在對著IMA一頓狠砸(i-MMD還在搖籃中),就連通用都在叫囂著環保(Volt),還有那個重心不在造車的三菱也掏出一套插電。是可忍孰不可忍,尼桑為了維護在華形象和展示新能源技術,整出了一個Leaf。
寫到這里,其實沒發現尼桑有多少特別嚇人的黑科技。毫無疑問這是一家很務實的公司,不會像豐田那樣扮豬吃老虎整個混動領跑十年又甩全世界一臉的氫能源,也不會像本田一樣動不動就TypeR血洗歐洲,也沒有馬自達那股蕩氣回腸的豪情壯志一頭扎進內燃機里同生共死,更不甘心像斯巴魯一樣抱個大腿吃好喝好或者像三菱那樣搖身一變成器官販子。
這幾十年的發展過來,只有尼桑一家是把事情從頭做到尾的。即使是在21世紀初的經濟泡沫讓日系性能車全軍暗淡的時候,350Z和370Z依舊扛著大旗;即使是Supra和NSX雙雙沉睡的同時,一輛R35冷冷的站在東瀛九州上。
-
adas
+關注
關注
309文章
2190瀏覽量
208766 -
日產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2瀏覽量
1517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