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歡落地大窗,開發商也就投其所好,蓋起一棟又一棟有落地大窗的高樓大廈。殊不知,這種建筑方式浪費了大量能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我國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積高達16億至20億平方米,超過所有發達國家年建成建筑面積的總和,而97%以上是高能耗建筑。目前,建筑能耗已經占到社會總能耗的33%,可以折算成11億噸標準煤。 美國同樣也有類似問題:超過五百萬座的商業建筑,每年浪費的能源占總能源的30%。歐洲有大約75%的建筑不滿足節能標準要求。
面對日益加劇的全球氣候變化趨勢,我們亟需找到有效的方式,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同時需要提升運營效率,怎么破?
在建筑中融入物聯網、大數據、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幾項技術,加以結合,打造智能建筑,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英特爾公司在印度班加羅爾修建了第一棟支持物聯網的辦公大樓,讓人們從中看到了智能建筑的希望,不僅提升了節能性、運營效率,同時還讓建筑中的人們感覺更舒適。
9000個傳感器的中央神經系統 既節能又省錢
英特爾過去的辦公大樓中,用的是靜態建筑管理系統,缺乏智能控制水電等相關系統的能力。雖然系統生成了海量數據,但由于使用大量特定廠商的獨立專用接口,所以無法共享所有數據,難以全面分析建筑性能;同時這些方案主要基于硬件,比起側重軟件的方案,改造起來很難,因為部署、升級更加復雜,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財力。
2016年,使用物聯網技術,英特爾在印度班加羅爾建起辦公大樓,它一共有10層,建筑面積大約63,000平方米。整棟大樓部署了9000個傳感器,收集的數據既涵蓋局部細節,又能做整體分析,暖通空調(HVAC)、供水、發電、占用情況統計和電氣等各種建筑系統,都可以覆蓋。大樓的智能照明系統基于以太網供電(PoE),燈具中的傳感器可以監控樓宇使用情況、溫度和其他環境因素。
整棟大樓的“中央神經系統”,是基于英特爾處理器的物聯網網關,安全連接各種監控建筑系統,同時確保系統間的數據不間斷傳輸。為整個智能建筑解決方案提供互操作性和數據集成,同時為網絡、建筑系統和數據提供端到端安全保護。
面向智能建筑的物聯網架構
到目前為止,整棟智能建筑已經實施了40個使用案例。在節能、節水方面,每年節省的成本為645,000美元,不到4年就能達成投資回報。而在會議室的 HVAC 控制上更加出色:使用物聯網技術控制變風量( VAV)箱,可降低4%的總 HVAC 成本,不到兩年就能實現解決方案的投資回報;同時,每平方英尺的實際照明功耗降至0.39瓦,遠低于1.08瓦的英特爾基準設計。
在電力運行效率上,英特爾的智能建筑解決方案可以控制四個電力來源:柴油、太陽能、燃料電池和電網。支持設施團隊遠程可以監測和控制能耗與發電,比如在超過 90% 的允許負荷閾值時自動降低能耗,還促進高效使用可再生能源。
物聯網+智能建筑=詩意的棲居
英特爾智能建筑的40個案例中,55%屬于前面提到的提升節能性和運行效率的范疇。其余的45%,都是為了提高員工的滿意度。
在寫字樓中上班的人,常常會吐槽室內溫度的變化,要么太冷、要么太熱。英特爾的智能建筑解決方案實施了機器學習算法,確保各個建筑區域保持恒溫,讓工作場所更加舒適,提高了大家的工作效率。研究顯示:這樣做可以讓員工的滿意度提高83%。
對于相對靈活的移動隔間式辦公來說,工位難找也是一個麻煩的問題,找不到合適的工位,或者需要搬來搬去,不但影響心情,更降低了工作效率。英特爾智能建筑中實施的移動隔間解決方案,可以幫助員工查看、預訂可使用的房間,從而將建筑可容納的員工數量提升了30%。僅此一項,每年就可節省數百萬美元運營費用。
移動隔間預訂使用案例的系統用戶界面
相比節能性和運行效率提升帶來的盈利改善,員工工作效率的提升,更可以為公司發展帶來更多增長。此外還有額外的好處:智能建筑還有助于改善公司的形象,幫助企業吸引人才。
總而言之,建筑的終極目的,是為了讓人使用。一棟建筑再美觀、再宏大,如果不適宜人類在其中工作、居住、生活,那它也就沒有什么存在的意義。以英特爾的物聯網解決方案作為智能建筑的中央神經系統,讓人真真正正成為建筑的主人,可以在其中詩意地棲居。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314瀏覽量
230074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09文章
44704瀏覽量
374106 -
神經系統
+關注
關注
0文章
84瀏覽量
1299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