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6日正式公布,方案提出建設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型產業體系,建立以關鍵核心技術為突破口的前沿產業集群。而在前沿產業集群中,集成電路首當其沖。記者了解到,隨著一批重大項目陸續迎來重要節點,以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不斷集聚,臨港正朝著建設集成電路綜合性產業基地的目標加速邁進。
重大項目創造“臨港速度”
在近日舉行的關于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發布會上,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寅介紹,臨港誕生了一批世界之最、全國第一的技術和產品,其中就包括“全國首根國產12英寸單晶硅棒”。
記者了解到,創造這個第一的就是位于臨港產業園區的上海新昇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這家企業致力于研究開發300毫米(12英寸)半導體硅片產業化成套量產工藝,2014年成立以來,在臨港獲得快速發展,目前已建成國產化硅片生產基地,產品廣泛用于集成電路芯片制造產業,有望打破我國大尺寸硅材料基本依賴進口的局面,使我國基本形成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
另一個去年8月才在臨港地區開工的集成電路重大項目,也創造了“上海速度、臨港速度”,它就是積塔半導體特色工藝生產線項目,今年5月份,項目一期工程主廠房已實現結構封頂。
該項目位于臨港裝備產業區,占地面積23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359億元,目標是建設月產能6萬片的8英寸生產線和5萬片的12英寸特色工藝生產線。產品重點面向工控、汽車、電力、能源等領域,將顯著提升中國功率器件、電源管理、傳感器等芯片的核心競爭力和規模化生產能力,成為國內該領域的領導者。
“落戶臨港是不二選擇”
在重大項目落戶同時,集成電路產業鏈上的“小伙伴”們也不約而同地相中了臨港。
“落戶臨港是不二選擇。”談及將上海研發中心放在臨港地區的原因,北京憶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沈飛說。
2018年12月入駐臨港科技城的憶芯科技,業務方向覆蓋消費級和企業級SSD主控芯片,以及從端到云一站式存儲方案。在沈飛看來,臨港吸引憶芯科技的重要因素,一是有市場——臨港不僅集成電路產業集聚,還有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興產業和項目;二是能留人才——臨港優質教育資源不斷升級,對人才引進起到巨大磁吸效應。
2017年初,臨港在原有產業架構和積淀的基礎上,啟動產業發展的轉型升級戰略,制定發布了《臨港科創中心主體承載區三年行動方案》,明確提出“2+3+4”的產業布局,即重點培育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兩大先導產業,大力發展高端智能裝備、海洋裝備、智能汽車三大支柱產業,積極拓展軟件及信息服務、集成電路及專用裝備、航空航天、節能環保四大新興產業。集成電路上接人工智能、信息軟件等研究領域,下啟智能裝備、航空航天等制造領域,是產業布局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家門口”找到合作伙伴
對企業來說,產業集聚帶來的更大益處,是可以在產業內部形成合作發展的效應,讓企業雙方實現更快成長。
成立于2014年的上海御渡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是臨港地區土生土長的企業,主營國產芯片測試設備研發和制造。在整個集成電路產業鏈中,下端對口芯片測試服務,而這恰好是同樣位于臨港的上海旻艾半導體有限公司的業務方向。
御渡公司總經理朱小榮告訴記者,雙方正積極洽談合作事宜,合作一旦達成,御渡公司可直接向旻艾公司提供設備和技術支持,旻艾公司在設備使用過程中的反饋意見也將最快傳達給御渡公司,這對御渡公司的已有設備提升和新設備定位都極具價值。“類似的合作越來越多、越來越緊密,將擴大整個臨港集成電路產業的影響力。”朱小榮說。
下半年,御渡公司一款支持存儲器測試的芯片測試設備就將進入客戶端驗收,性能上完全對標國際一流水準,價格上也具備較大優勢,有望實現“進口替代”。朱小榮對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很有信心。”
入駐臨港地區不久的憶芯科技,同樣擁有了自己的“朋友圈”。“憶芯是做數據分析和數據儲存的,臨港地區有大量做數據采集和數據處理的人工智能企業,正好可以形成數據采集、分析、計算、存儲的完整產品形態。”沈飛透露,憶芯科技已經和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地平線等形成合作,預計年底,雙方合作研發的一款用于監測領域的產品就將面市。
據了解,臨港目前聚集了40多家集成電路產業相關企業,各環節企業協同合作,很好地發揮了產業集聚的效應。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88文章
11562瀏覽量
36204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