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臉支付概念火熱,支付寶和微信相繼推出了自己的刷臉設備,設備名字則相當有趣——“蜻蜓”和“青蛙”,讓吃瓜群眾津津樂道,有人認為刷臉支付是又一次支付變革,也有人認為刷臉支付仍未找到爆款場景,前景還有待觀測……身為支付從業者,新興的支付方式和可能出現的應用場景,我們都應該保持高度關注,今天就來跟大家一起聊聊刷臉支付。
刷臉支付,巨頭落子
自2013年7月芬蘭創業公司Uniqul推出了史上第一款基于臉部識別系統的支付平臺,刷臉支付首次被國內企業提出,是在2015年的德國漢諾威展,馬云現場演示了刷臉支付技術,隨后的2017年,支付寶在肯德基的KPRO餐廳上線了刷臉支付,這是刷臉支付在全球范圍內的首次商用試點。隨后,刷臉支付的落地和商用快速推進,2018年12月13日,在支付寶開放日上海站上,支付寶宣布推出一款全新的刷臉支付產品——“蜻蜓”。作為支付行業另一巨頭的微信,也是不甘落后,于2019年3月19日宣布刷臉支付設備“青蛙”正式上線。
透過這一背景,我們依稀可以看到一場關于線下支付,關于AI技術落地以及關于市場推廣的競速,對于這場由刷臉技術引發的新一輪全球化移動支付前沿性新變革,支付寶和微信已經落子,作為支付行業C端市場內目前兩分天下的巨頭,他們對刷臉支付的投入和厚望,被一些人解讀為刷臉支付會取代二維碼支付,事實真的如此嗎?
技術進步,風險伴生
以我國為例,從建國初期配給經濟下的油糧票,到開放限制后的現金支付,再到硬件階段的刷卡支付,移動時代的二維碼支付、NFC支付……每一次主流支付方式的變革,內核都是技術的進步,刷臉支付也不例外,從技術層面而言,當前我國的人臉識別技術已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在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2018年底公布的“全球人臉識別算法測試(FRVT)”結果中,排名前五的算法全部被中國包攬。
但值得注意的是,技術是把雙刃劍,用戶體驗不斷提升的同時,技術防攻擊性和安全性所面臨的挑戰也越發嚴峻。如何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穩妥應用刷臉支付技術,如何保障數據安全、信息安全、金融安全,正日益成為關注焦點。目前刷臉支付也存在著隱私泄露、算法漏洞、假體攻擊和活體攻擊等一系列風險。
效率提升,場景存疑
刷臉支付目前還處于市場教育的階段,無論是消費者還是商家,目前還沒有爆款的場景和應用產生,那么刷臉支付在支付效率和便捷程度方面,相比于二維碼支付,又做到了哪些進步?
對于消費者而言,不用掏出手機進行付款,真正實現了靠臉吃飯的夢想,在一些特殊場景下,刷臉支付對比二維碼支付,可以帶來更好的支付體驗,如如手提重物的情況下進行支付、忘帶手機或者手機沒電的情況下進行支付;而對于商家而言,刷臉支付能夠降低成本、提高運營效率、賦能增值服務(如開通店家會員)等,但與目前主流的二維碼支付相比,也存在著相當明顯的劣勢,讓我們結合常見的線下零售場景來看:
如果客戶進行刷臉支付,需在進入結賬區域后,在微信青蛙上面主動點擊啟動刷臉按鈕,對準臉部,等待識別結果,然后等待支付結果。與之相對的二維碼支付,客戶可以在開始進入收銀區域前的排隊過程中,就提前打開支付二維碼,到收銀窗口時直接展示付款二維碼,快速完成交易。
監管護航,普惠民生
由于生物識別信息終身不變、采集隱蔽、集中存儲,因此刷臉支付對監管部門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華社發文表示,經過前期深入調查研究,結合行業實踐探索情況, “人臉識別 支付口令”是兼顧安全與便捷的實現方式。
同時新華社也呼吁,應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并形成多維度、立體式的監管體系,多措并舉來推動新技術的健康、有序、長遠發展,真正完成支付技術的再一次革命。一方面,加快完善生物識別技術金融應用的監管規則,明確個人生物特征信息采集、傳輸、存儲、利用等環節的安全管理要求,為生物識別技術金融應用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引導金融機構運用科技手段加強生物特征信息保護,提升風險防范能力。
綜上所述,刷臉支付的前景見好,但在可預見的一段時期內,仍然處于產品優化、技術調整和用戶培養的階段,目前來看,二維碼支付仍然是消費者接受的主流,想要革掉二維碼的命,需要頂層設計、監管部門和商業主體協同合作,讓創新成果實實在在惠及百姓民生。
-
刷臉支付
+關注
關注
2文章
98瀏覽量
1046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