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電子發燒友網黃晶晶
全球35000種傳感器當中的絕大部分中國需要進口,由于傳感器門類多,應用分散等因素的存在,導致單一市場規模無法支撐中國傳感器企業進行不同傳感器的持續研發。即便研發出來,與國外成熟產品相比缺乏競爭力。這個現狀嚴重制約中國傳感器企業的發展。
在日前重慶舉辦的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傳感器與物聯網高峰論壇上,與會專家提出這一問題,他同時認為解決之道是要將產品研發與市場應用結合,同時政策助力,方能逐漸實現國產替代的發展目標。
消費類傳感器率先追趕,工業傳感器迎難而上
從全球總體情況看,美國、日本、德國等少數經濟發達國家占據了傳感器市場70%以上的份額,發展中國家所占份額相對少。
中國傳感器產業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形成從技術研發、設計、生產到應用的完整產業體系,中低檔產品基本滿足市場需求,產品品種滿足率在60%-70%。
圖:電子發燒友網
在傳感器領域,中國已經有一批企業站在全球前列,例如以mems麥克風為主的瑞聲科技和歌爾聲學兩家公司進入全球前四強。
與消費電子相比,工業傳感器在穩定性、精度和運行安全等多方面要求更高。西安中星測控有限公司總經理谷榮祥在接受包括電子發燒友網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近幾年我國與國外在工業傳感器領域的技術水平差距逐漸拉近。通用工業領域,我們的眾多傳感器出口到國外。
不過,以工業類mems傳感器為例,它的晶圓片供應商主要為國外廠商,中國壓力傳感器粗略估算達600多家,真正自主的工業領域的量產產品幾乎沒有,一旦國外企業封鎖前端晶圓供應,將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工業mems傳感器的發展已經到了非常迫切的時刻。過去,我國工業物聯網包括工業傳感器的發展規模比較小,現在得到的重視程度以及投入將越來越多。
在此次峰會上,數家行業頭部企業就透露出在物聯網發展中傳感器的戰略。萬物工場CEO王勇用四個字概括傳感器與物聯網的發展趨勢,“感、智、慧、能”。
感即傳感器,仿如一個人通過很多神經元具備了感知能力;智,即數字化,慧即AI,通過算法、大數據以及網絡化實現。能是控制、執行,為應用所用。這就是萬物互聯的生態場景。
在各類連接技術中,萬物工場比較看好藍牙MESH,已經發布藍牙模組產品進軍AIOT市場,主要智能家居應用。
中移物聯在四個月前成立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該中心總經理李晉剛提到,將物聯網芯片、模組以及傳感器做為業務拓展的核心,反映出中移物聯拓展傳感器研發應用的策略。
為了大力發展傳感器產業,此次峰會還舉行了重慶市傳感器特色產業基地的揭牌儀式和傳感企業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利爾達科技集團、西安中星測控有限公司、盛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智擎信息系統(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傲睿科技有限公司與北碚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就未來產業生態建設與項目共建達成初步意向。
為什么是重慶北碚
重慶市傳感器產業鏈形成了從材料、設計到制造、封測、集成的全布局。出現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傳感器企業,例如,重慶川儀自動化,主要傳感器產品為核級電阻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差壓傳感器。重慶聲光電智聯電子的溫濕度傳感,華潤微電子(重慶)的8英寸晶圓生產線等。
圖:電子發燒友網
傳感器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感知基礎和數據來源,已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基礎與重要引擎。
為貫徹落實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大數據智能化等國家和市級戰略,北碚區結合實際制定了《北碚區傳感器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加快培育傳感器產業創新生態體系,強化對儀器儀表、智能裝備、新型顯示等優勢產業的支撐能力。在未來,倚重市級傳感器特色產業基地,北碚區將以創新發展的視角,繼續探索傳感器與物聯網助推大數據智能化產業發展之路,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
專家建言工業傳感器的發展
中國四聯儀器儀表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公司董事長吳朋接受采訪時表示,川儀股份是中國最大的儀器儀表企業,推出了溫度、檢測流量、物料位置、氣體傳感器等產品,并進行控制系統的自主品牌研發。現在國內工業傳感器做后端應用居多,前端提升傳感器精度、工藝研發需要大量的人才基礎。設計的重點在高校,科研院所,制造在電子科技企業,我們針對后端工業應用開發,各司其職發揮優勢。
重慶聲光電有限公司傳感器研發中心副主任楊靖提出三個建議,一是根據傳感器特點,品種多,幾乎包含所有自然學科,對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類的傳感器國家可以定向扶持。二是平臺支持,正如建國初期我國在儀器儀表企業布局了西儀、上儀和川儀等企業,傳感器在平臺層面,規劃產業聚集區;三是傳感器需要良好的應用環境,也通過國家政策、產業助力,讓一些優秀的傳感器用起來。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1文章
51207瀏覽量
75452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