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速了,我家用4G超差的!有時候還變成2G網,進網頁都很困難!”“最近時不時就會出現3G,我還以為是我這邊的網絡不好”“加載圖片都比原來慢”……近日,不少網友表示,自己的4G網速比原來慢了,懷疑三大運營商為推進5G建設而對4G進行了降速。對此,工信部及三大運營商紛紛作出回應,未因推行5G而對4G降速。
4G整體網速未下降
截至8月27日上午10時,微博上“4G網速確實降了”的話題已有超過4.3億閱讀量和3.9萬討論。針對與客戶體驗息息相關這一問題,8月22日,工信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之前從未、將來也不會要求相關運營商降低或限制4G網絡速率。他援引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相關數據表示,近年來全國4G平均下載速率持續穩步提升,今年7月份達23.78Mbps,整體上未出現速率明顯下降的情況。
8月23日,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紛紛表示從未對4G網絡降速。其中,中國移動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的聲明中說,在部分人流較大、上網人群集中的地區,可能存在因同時上網客戶數過多導致4G網絡暫時性體驗速率下降的情況。中國聯通稱,隨著流量爆發式增長,在高峰時段熱點區域可能會造成部分用戶連接不暢和速率下降。中國電信表示,5G網絡部署和終端全面普及是持續推進的過程,會統籌推進4G和5G協同發展,不斷提升整體網絡服務水平與用戶使用感知。
寬帶發展聯盟今年8月發布的《中國寬帶速率狀況報告》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在4G網絡下載速率方面,中國聯通為24.86Mbit/s,中國移動為23.46Mbit/s,中國電信為23.23Mbit/s,三者相差不大。在市場競爭面前,如果一家網速變慢,自然會損失客戶,運營商在主動降低4G網速時不可能不謹慎考慮。
網速體驗慢有多種原因
在工信部和三大運營商紛紛澄清并未人為對4G網絡進行降速的情況下,一些網友依然表示自己在用網過程中實實在在感受到了網速下降,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種情況?
業內專家分析指出,個別場景4G網速變慢與用戶數有關。運營商管道容量有限,當單位面積內用戶數量太多時,超過一定限度,用戶就會感覺到網速變慢。
另一方面,在提速降費政策影響下,運營商推出多種不限量包月上網套餐,但其中的“達量限速”可能被消費者忽視。如中國移動“暢享放心用88元(折扣價78元)套餐”的流量限速標準是“當月國內通用流量使用超過20GB后,整體上網速度將不高于1Mbps;今年8月1日起,累計使用流量超過200GB后,整體上網速度將不高于128kbps,次月網速自動恢復。”
此外,用戶實際感受到的下載速度不僅與運營商有關,還與內容提供商有關。這也是測速軟件測試出下載速度與客戶在下載游戲、視頻時的實際速度不同的原因。一些軟件、游戲和視頻提供商出于節約成本的目的,實體服務器或云端服務器購置數量不足,對服務器端口實行限速,并且只支持單線程下載,這必然會導致用戶感到網速變慢。
用戶對4G和5G各取所需
針對網傳4G降速是為了給5G建設鋪路的說法,中國聯通研究院高級專家周曉龍對本報記者說:“我認為這種說法是沒有根據的。從技術角度說,5G的設備、頻段以及基站建設是全新的,與4G有本質的區別,即使對4G進行降速,也對5G建設沒有幫助,運營商沒必要這樣做。”
那么此時選擇降低4G網速能否倒逼消費者應用5G呢?周曉龍表示,中國5G網絡還在建設中,無論是5G基站建設、終端設備普及還是相關應用生態的發展都還處于起步階段。對消費者而言,現在應用5G網絡還存在一定障礙。
首先是信號問題。相對4G網絡,5G頻率高,單個基站覆蓋面積小,使得站址密集程度遠遠超過4G網絡;5G帶寬大,對傳輸網絡的需求大,因此5G網絡的投資成本將劇增。目前只是在特定城市特定區域能接收到5G信號,現階段普及率低,只在博物館、科技館等相關展示場景和工業互聯網等方面應用較多。在絕大多數消費者尚不能接收到5G信號的情況下,對4G網絡降速以迫使消費者選擇5G,缺乏現實基礎。
從終端設備看,華為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5G手機的價格今年仍將比4G手機貴,預計明后年會出現價格親民的千元機。在5G手機種類少、庫存少、價格高的情況下,消費者的購買欲較低,沒有終端設備也就無法體驗到5G網絡。
從應用生態看,即使有了5G信號和5G手機,目前從個人用戶角度看,4K/8K高清視頻、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直播等需要高速率、低時延5G網絡的娛樂產品還很少,目前處于研發和展示階段。換句話說,4G與5G網絡還將在一段時間內共存,用戶可根據自身情況各取所需。
-
4G
+關注
關注
15文章
5523瀏覽量
119146 -
三大運營商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6瀏覽量
13061
原文標題:[機器人頻道|物聯網]無人機:“破繭成蝶”舞翩躚!
文章出處:【微信號:robovideo,微信公眾號:機器人頻道】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