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創新變革,互聯網已經全面融入人類社會生產生活。當前,婺城正處在信息技術的創新活躍期、數字經濟的趕超發展期、網絡治理的鞏固提升期,這既是挑戰,更是機遇。一直以來,婺城區始終堅持“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十五字使命任務,傳播正能量,以高質量的網信工作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擔當趕超、婺城圖強”提供堅強的網絡安全保障和有力的信息化支撐。
網信+宣傳
網絡安全宣傳凝聚共識
上周,是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婺城區積極響應,各相關部門全方位組織開展宣傳工作。尤其是針對中小學生這個年齡段,更是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
據了解,自9月16日婺城區全面啟動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以來,婺城各個學校結合自身實際,通過開展各種不同種類的活動增強學校教職員工、學生網絡安全意識,營造網絡安全人人有責、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環城二小相繼組織開展了面向全體教師、學生的網絡安全常識培訓、學習宣傳海報、上機自主學習網絡安全微課等一系列豐富多樣的活動;東市街小學通過學校微信公眾號發布《網絡安全法》相關解讀的圖文消息,讓老師和家長了解相關法律法規;紅湖路小學開展以“家校合作,共對輿情”為主題的校園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學校、家長、老師共同努力,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與小學生相比,中學生更有可能受到來自網絡的不良影響,針對中學生的網絡安全教育顯得愈發重要。”婺城區網信辦專職副主任徐慧說。為此,婺城區各中學針對中學生這個年齡段實行“對癥下藥”,開展網絡安全教育。9月19日下午,浙江師范大學婺州外國語學校舉行網絡安全主題報告會。報告會上,婺城區公安分局網絡安全保衛大隊教導員王曉堃作為主講人,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詳細講解網絡安全問題,利用具體的事例以及相關時事熱點,讓學生們了解網絡信息安全、網絡財產安全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健康文明綠色上網,并帶領學生簡單了解《網絡安全法》,進一步提升青少年的網絡安全意識和水平。報告會結束后,同學們紛紛表示此次報告會獲益頗多,將會在今后的網絡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識,做到綠色上網、文明上網。而在婺城中學組織的網絡安全周活動中,學校通過組織學生觀看網絡安全教育視頻、設置網絡安全宣傳展板、電子屏播放網絡安全宣傳圖片等多種方式展開。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網絡安全教育需要從“從娃娃抓起”,而日常網絡安全的維護則離不開相關部門日常工作的開展。以婺城區公安局網安大隊為例,今年以來,大隊就已經走訪了本地互聯網企業、網站128家次,破獲網絡黑客、侵犯公民信息等案件15起,有力推動婺城網絡安全水平,營造低網絡安全隱患的環境。
未來,婺城將始終把能力建設作為重要內容,立足全域著眼全局,加強頂層設計和總體布局,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打造一支過硬網信隊伍,全面提升全區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水平。
與此同時,婺城以良好的網信工作基礎支撐,讓黨的創新理論和婺城好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讓更多的婺城好故事傳播到五湖四海。在8月底舉行的“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中央、省、市媒體走讀婺城活動中,各級網絡、新媒體刊發轉載婺城報道120多篇,閱讀量突破2200萬次。
網信+服務
“農民微圈”打通民情渠道 構筑線上線下同心圓
前不久,竹馬鄉青梅里村村民發現村中來了幾個推銷“保健品”的“商人”,想著平日鄉里、村里宣傳的要對這種推銷人員提高警惕,于是就有村民拿出手機通過“農民微圈”將信息分享了出去。所幸村民的警惕性高,消息傳播得也及時,鄉司法所工作人員得知消息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時,沒有村民購買這些所謂的“保健品”,避免損失。
這是婺城“農民微圈”的一次生動實踐。據了解,自去年以來,婺城區以強化農村網絡信息服務工作為抓手,創新打造融農民微信群、“婺彩云”APP、主題公眾號三位一體的“農民微圈”工程,該工程立足農民生產生活中的現實需求,用便捷、簡單、直觀的信息服務方式,在網絡信息傳達最為薄弱的農村實現“零距離”信息服務,建成完備高效的農村信息實時暢通網絡體系,有效助推“最多跑一次”工作,被老百姓親切地稱為“農民朋友的網上8890”。短短一年多時間里,全區就建立農村微信群356個,農戶入群率超過95%。建群以來,已成功辟謠、澄清虛假信息500余條,反饋、解決村民提出的問題600多起,成功推進村務工作1500多件。
“農民微圈”由一個信息服務平臺、一支三級管理隊伍、一套完善管理制度、一個專業技術團隊的“四個一體系”構成。內容產品則主要來自于“婺彩云”網絡家園平臺,由專業人員統一編輯制作、精準發布,確保黨委、政府的聲音直達鄉村農戶。該平臺根據農村群眾的興趣和需求,開設鄉村振興、“最多跑一次”、便民信息、文化禮堂、健康生活等板塊,由教育、公安、民政等20余個部門入駐,為村民提供權威可靠的資訊信息和各類便民服務。入駐部門派駐專人負責信息上傳、咨詢回復、答疑解惑,對群眾的留言和問題第一時間進行響應、審核、回復,并提供必要的支援幫助等,實現部門聯動與資源整合。
“農民微圈”的建立,不僅打通了村民和部門間的“最后一納米”,也在村民與村民間架起“連心橋”。呂艷青是竹馬鄉下張家村的婦女主任,她的另外一個身份,則是竹馬鄉下張家村的“群主”。“現在村子里大大小小的事物,只需通過‘農民微圈’在群里通知一聲,村子里的負責人立馬就能收到消息。”呂艷青表示,除了村務群縮短了村民間溝通的距離,另一個“竹馬花卉協會精英群”更是在下張家村和竹馬鄉其他村子里架起了一道無形的溝通橋梁,茶花種植戶們通過微信群交流信息,更拉近了村與村之間的關系。“去年,借助‘農民微圈’,我們還幫助一位農戶賣掉了因收購商‘跑單’滯銷的10萬株茶花苗木。大家群里你5000株、我1萬株的‘認領’,10萬株的滯銷問題在很短時間之內就通過‘農民微圈’解決了。”呂艷青說。
婺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微信群的群風是民風村風的縮影,營造良好的微信群群風能促進民風村風向善向美,這不僅需要群主加強管理,更多的是黨員要帶頭。今年,婺城積極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民微圈”線下示范點,舉辦婺城區首屆網絡農民文化節,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提升“農民微圈”黨員群主帶頭助力鄉村振興、帶頭推進網絡空間治理的責任感與積極性。結合傳統節日或重要節點,實施“線上組織發動—線下開展實施—線上宣傳弘揚”模式,深入開展黨員志愿服務微系列活動。下一步,婺城將繼續深化“農民微圈”建設,進一步總結提煉經驗,完善制度建設,加大資金投入,不斷提升農村信息服務工作的時效性和實效性。努力營造清朗、正能量的農村網絡空間,不斷增強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助力婺城和美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
網信+技術
大數據助力打造人工智能先創區 推動產業升級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技術運用的場景已變得越來越廣泛,在計算機視覺與圖像、自然語言處理、人工智能芯片等領域顯得尤為突出。正是基于人工智能未來的廣泛前景,婺城堅持“互聯網+”的理念,全力助推傳統產業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推動地方經濟轉型升級,旨在將婺城打造成為人工智能先創區。
據了解,當前婺城正以工業產品為特色,以電子商務為依托,通過制定出臺智慧經濟相關政策,深入實施婺城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同時,發展個性化定制、服務型制造等新模式,打造制造、營銷、物流等一體化新生態。
“就在前不久,我們公司研發的智能分類垃圾桶已經研發完畢。這個智能分類垃圾桶將通過智能拍照的形式,對垃圾進行大數據分析,根據可分類性對垃圾進行分類,最終實現垃圾的智能分類?,F在,已有上海、山東等不少地方的客戶預約了前來考察產品。”浙江云澎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劉浙東說。作為婺城數字文化產業的代表企業之一,云澎科技已成功研發包括智能結算餐臺、智能便利店、人臉門禁、閘機在內一系列產品?!俺悄芊诸惱巴?,作為我們公司的另一大項目,通過大數據實現的智能結算餐臺的實用場景已較為成熟,餐臺在金華市政府食堂、婺城區政府食堂等收到良好試用反饋。該產品也將于下個月正式進入浙師大,為浙師大實現食堂自動化提供助力。”劉浙東表示,當前企業智能收納機器人、智能送餐機器人、人工智能巡檢車等數字文化產品也在研發中,未來將為婺城創造智慧生活添磚加瓦。
同時,婺城還充分利用轄區內高等學校的創業項目資源,加強與浙師大等高等院校合作,不斷深挖浙師大這座金礦,引導師生創業,支持創業園做優做大。浙江佑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落地于浙江師范大學網絡經濟創業園的一家人工智能企業?!澳壳埃覀児局饕姆较蚴谴髷祿?、兒童教育機器人這方面?!庇油萍枷嚓P負責人程勉說。據了解,當前佑童科技的主要產品是“小P”智能機器人,該產品歷時兩年,經過兒童智能硬件、手機App和云端智能控制等多個階段的開發。采用國際先進的云計算技術、智能化科技內芯,并獲得了國家多項專利。產品具備語音交互,語音識別,App內容和表情包一鍵推送,運動控制等功能,并在智能語音識別基礎上,增加人工智能互動的場景。使用時,家長可以通過App文字輸出語音,可以通過視頻遠程監控,讓“小P”成為家長與孩子之間互動交流的橋梁。不僅如此,產品還擁有強大的云大腦做支撐,在云端的高性能服務器里,會不斷完善成長。程勉表示,當下具備云智能概念并擁有優秀體驗感的無屏智能機器人將成為家長的首選,因此做一個有溫度、有價值、讓孩子們開心、讓家長放心的智能產品是公司不懈的追求。
-
網絡安全
+關注
關注
10文章
3174瀏覽量
59904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896瀏覽量
137513 -
數字經濟
+關注
關注
2文章
1057瀏覽量
1830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