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工智能促使社會各領域從數字化、網絡化向智能化加速躍升,如何完成這一過程中的知識傳導、能力培育和素質提升?面向21世紀的通識教育已成為共識,如何在青少年群體中加快開展人工智能的科普教育?
近日,第二屆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大會以“大手牽小手,共建科普社區”為主題,探討開展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教育的有效方法、模式和思路,找尋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如何走進社區的方式,構建普惠教育的大平臺。
在徐匯區楓林街道“家門口科學社”,每到寒暑假,科學社開展面向社區青少年的機器人STEM科技營,引導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合作能力,讓青少年玩轉機器人作品。這樣的“家門口科學社”,目前已覆蓋12區76個街道。
上海已經開始對“娃娃”階段進行淺層次的人工智能感知、體驗等領域的探索,部分上海市小學生愛心暑托班內已經嘗試Scratch編程培訓、兒童機器人課程等。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黨委書記馬興發說,面對充滿無限可能的智能時代,要通過大眾化的科學普及,加強對新理念、新技術、新應用的傳播。打造“家門口科學社”,以孩子的興趣培養帶動家庭成員終身學習,擴大科普的覆蓋面和受益面。
教育正借助各項技術創新實現升級轉型,人工智能正努力促進規?;逃蛡€性化培養有機融合。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智能創新大賽上海賽區組委會主席楊小康認為,人工智能的賦能應用可以進一步打破教育階段的界限,掀起新一輪學習革命。智能時代,教育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實現轉型,已不是教育部門一家能獨立完成,需要致力科普的平臺機構和高新技術企業共同努力,這些“數字助手”利用自己的技術積累等,能助力AI和教育的深度融合。
目前,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智能創新大賽已列入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度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作為《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公布2019年度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的通知》公示的正規賽事之一,大賽旨在培養面向智能社會的小公民,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
在上海青藝童創青少年發展中心理事長方展看來,構建社區、學校、培訓等一體化的“家門口科學社”,讓孩子們能觸手可及人工智能的現實環境。下一步,還將進一步打造產學研一體化科普創新教育基地,讓更多孩子享受公平科技教育。
此次大會作為2019上海市“全國科普日”市級重點活動之一,由上海市科普產業孵化基地等舉辦。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501瀏覽量
207484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410瀏覽量
238925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776瀏覽量
6189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