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佛山)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國際合作發展大會將于10月21日至23日在佛山舉行,活動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廳、佛山市人民政府、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中國發明協會聯合主辦。屆時,還將有智能服務與智能制造兩大類的科技成果成品展示,讓你大開眼界。今年的大會圍繞“新智造·新未來”這一主題,通過多種形式來推動人工智能與佛山實體經濟的結合,推動佛山制造向“智造”的轉型升級。
多國專家共論人工智能
本次大會將邀請中國、美國、德國、白俄羅斯、韓國等5個國家的院士,還有以色列、新加坡的專家與佛山本地龍頭企業與知名企業家等開展多維度交流,圍繞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加速變革的產業生態背景下,探討如何精準把握智能制造的未來發展導向、如何搶位制造業區域布局。本月21日,院士專家們將首先對佛山產業現狀考察交流,并在22日探討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的最新業態和趨勢,全面剖析人工智能實踐應用場景經驗,把脈廣東及佛山制造業升級發展創新之路,促進AI+智能制造的融合發展,并圍繞與美國微軟以及日本、德國的一些項目在現場簽約。
大會將采用圓桌論壇形式,來探討2019年智能制造國際合作發展,并通過工業協作機器人生態大會和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精品項目路演,邀請中關村、深圳、佛山、廣工大等人工智能領域項目路演和項目洽談。新加坡、以色列的相關單位也參與項目路演并帶來部分的項目展示。
活動期間,主辦方還將設立科技成果精品展示區,并分為智能服務和智能制造兩大類,展示企業的“高精尖”人工智能科技成品,幫助企業對接和溝通,以便各方資源對接,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屆時,包括迎賓機器人、智能眼鏡等人工智能產品都將亮相會場。
“智造”將成佛山新未來
當前全球制造業正在加快邁向數字化、智能化時代,人工智能AI與智能制造備受關注,我國正全面推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和“中國制造2025”,積極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今年3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促進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指導意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綱要》也提出,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力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和優化發展,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佛山是全國重要的制造業生產基地,也是目前國家的制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在全球制造業轉型的格局下,佛山逐漸成為各國觀察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窗口,佛山正積極探索智能制造的發展,推動“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快速升級。
“佛山高新區作為全市的兩大戰略平臺之一,將搭建人工智能領域的交流互動大平臺,推動國際專家、院士以及行業專家、企業家等深度互動。”佛山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潘東生表示,本次活動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大趨勢,探討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共同發展的主題,以智產融和為目標,推進項目引進、展示和合作,強化產業合作協同與創新。
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產業布局
佛山作為全國制造業的重要基地和制造業大市,目前以2.16萬億的工業產值,在全國的城市排名第六,在廣東省的城市僅次于深圳,也體現了其制造業高度發達和高度集聚的特點。佛山的產業鏈配套非常完善,所有的行業在佛山幾乎可以達到90%以上的配套,對推進智能制造有現實的需求。
潘東生認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發展,不僅推動佛山制造業轉型升級,而且解決高新企業用工緊缺、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都將帶來巨大幫助。當前佛山擁有非常適合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和機器人推廣的基礎,首先是高新區南海園的中國機器人集成創新中心,集聚了一大批包括華數、埃弗頓、埃夫特、哈工大等一大批擁有影響力的機器人企業進駐。而順德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美的和碧桂園,分別通過收購庫卡和建設博智林機器人谷項目將人工智能產業不斷推上新高度。他介紹,博智林機器人谷不僅投入了巨大的資金,還吸引了全球機器人領域的優秀團隊和專家學者,都集聚到本地的機器人產業發展當中,體現出佛山的產業轉型升級需要,也體現出佛山智能制造方面的巨大潛力和市場需求。
佛山高新區將結合產業發展的實際,大力推進有產業需求、社會需求的機器人項目落地,包括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等不斷加強溝通與合作。例如新加坡陳義明教授團隊,目前在建筑機器人領域與高新區有了成熟的合作,目前正在探討如何批量生產了。另一方面,佛山高新區還計劃中國移動佛山分公司簽訂5G戰略合作協議,通過部署5G來加速推廣智能制造,支撐包括園區內眾多高新企業在生產、搬運和運輸過程中的5G應用。此外,還將推動引入高端的機器人研發平臺或團隊。
潘東生表示,佛山高新區將為產業轉型升級創造條件,進一步加快布局,推動高新區高質量發展,更好地做實“高”和“新”兩篇文章。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591瀏覽量
207822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3文章
47564瀏覽量
239408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598瀏覽量
7642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