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十四屆“中國芯”集成電路產業促進大會在青島舉行,大會以“以用立業、以用興業”為主題,旨在以應用牽引為目標,圍繞5G通信、汽車電子、智能家電、新能源等行業需求和產業生態建設,共同探討產業發展路徑。大會揭曉了2019年度第十四屆“中國芯”優秀產品征集結果。篩選出了49家企業的49款“中國芯”優秀產品。
摩爾壓境急需突破
隨著工藝技術逐漸接近極限,摩爾定律周期放緩,如何在現有條件下再進一步成為中國芯大會的熱議話題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在論壇上發表主題為“領域專用晶圓級處理系統”的報告,探討了在領域專用晶圓級處理系統的改革問題。
2003-2015年,算力提高了1000倍,觀察距離從220萬光年到137億光年,人類的科學技術突飛猛進,離不開來自集成電路的基礎支持。然而,摩爾定律經過50多年的發展,增速逐漸放緩,半導體發展面臨困局,改革迫在眉睫。科研領軍人士紛紛探索,鄔江興提出擬態計算概念,希望在追求不同服務、不同負載的情況下,找到效率較高的方式,來適時構建最合適的處理部件,形成合適的計算環境。“擬態計算的PRCA體系,最重要的是多維異質動態重構理念,這是認知決策、重構處理、重構互聯、智能存儲、效能評價的綜合方法,來形成一個基于認知的主動重構計算體系。”鄔江興說。
集成電路重大變革或將來臨。“以前,人們是將晶圓片切割,進行組裝利用。未來,人們利用擬態計算,可以將整個系統安裝在一整個晶圓片上,既節約步驟,又加深整體化。”鄔江興如是說。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盧超群同樣表示,摩爾定律的放緩導致創新迫在眉睫。根據摩爾定律,半導體從2000年的200億美元增長到現今5000億美元,很明顯并不符合摩爾定律翻倍的預期,盧超群認為原因之一是半導體擴廠研發導致了同質性整合。“所以很多年前,我們提出了異質性整合。全面利用晶粒對接到晶圓對接的轉換,以此應對未來AI的新機遇。”盧超群說。
人才問題迫在眉睫
芯恩(青島)集成電路公司董事長張汝京在大會上分享了培養人才的核心觀點。在《培育半導體人才所面臨的挑戰》的演講主題中,張汝京表示,培養人才方向為主,美國年輕人最熱愛的行業是賺錢熱門領域,例如金融、投資、股票買賣,與高科技相差很遠,所以需要引導興趣。另一方面,留住人才也是企業面對的重大問題之一。市場有需求,產業有利潤,企業有競爭,各個方面都為人才的發展鋪墊,但是集成電路行業的專業性強,到2020年,人才缺口將達到32萬人。企業培養人才的同時更要重視留住人才。
張汝京呼吁企業重視員工成就感。“成就感不分大小,將任務交給員工,并鼓勵完成,即使價值再小的事情們都可以讓員工產生成就感。”張汝京認為在成就感之外,還需要為員工提供不斷學習的機會。“工作里遇見不會的,要鼓勵年輕的員工多請教,多查詢,慢慢的能力就會提升上來。”張汝京說。
最后,張汝京表示,升遷的機會也是留住員工考量的標準之一。“盡力為員工提供升職機會,放手讓員工承擔更多責任,管理更多事情。從一名工程師一步一步逐漸往上走,這是半導體行業區別于其他行業的精彩之處。”張汝京說。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子河表示,“中國芯”將會繼續以平臺為基礎,加強與在座企業家合作,在促進優秀芯片產品推廣應用,釋放創新活力、培育產業急需人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用“中國芯”助力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
49款“中國芯”優秀產品出爐
本次中國芯優秀產品征集活動共征集到125家企業的187款芯片,企業數和產品數均為歷屆最高。經過國內頂尖集成電路專家的精心評議和賽迪研究院的內部討論,篩選出了49家企業的49款“中國芯”優秀產品。包括“優秀技術創新產品”26款、“優秀市場表現產品”18款、“優秀技術成果轉化項目”3項、“年度重大創新突破產品”2款,涵蓋微處理器/控制器、電源管理、射頻芯片等14類產品和物聯網、智能手機、汽車電子等11個市場領域。
為了擴大國際交流合作和共享產業發展相結合,堅持同舟共濟、互信互利的理念,摒棄零和博弈、迎者通吃的舊觀念,豐富開放內涵,提高開放水平,搭建溝通平臺,開辟合作渠道,給國內外集成電路企業創造更多的利益契合點、合作增長點、共贏新亮點,與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成果,在工信部的指導下,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已經舉辦14屆“中國芯”優秀產品征集活動,對集成電路優秀技術和產品的篩選示范和應用推廣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一年一度的“中國芯”大會也為國內集成電路企業和整機應用企業搭建了很好的交流平臺,共同推動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lw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0954瀏覽量
424779 -
IC
+關注
關注
36文章
5965瀏覽量
17579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