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金十數據)
中國一直是全球各大芯片制造商眼中最重要的市場。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的芯片消費量超過美洲和歐洲的總和,占全球總消費量的33%;與此同時,中國芯片生產卻只占全球3%,自給率相對較低,因此中國芯片只能長期依賴進口。
然而,2018年初出現的芯片供應問題卻令中國開始意識到芯片自給自足的重要性,因此中企開始加緊芯片的研發,以實現提高自給率,甚至是實現芯片自給自足的目標。而在今年9月,中國芯片終于出現了重大突破。
據報道,中國半導體企業紫光集團旗下的長江存儲已經開始對其自主研發的Xtacking架構的64層三維閃存(3D NAND)進行量產。有分析指出,這一突破有望令中國存儲芯片自給率提高到40%,與目前僅8%的自給率相比,此舉有望大幅降低中國芯片對外依存度。
而據外媒5月份報道,早已收到風聲的美韓芯片巨頭對此開始感到擔憂,因為中國芯片量產很可能會拉低芯片的價格,從而對長期壟斷芯片市場的美韓巨頭們的業績帶來致命的打擊。不只如此,TrendForce還認為長江存儲可能在2020年直接進入128層3D NAND生產,從而令中國與美韓芯片企業的技術差距縮小1到2年,實現“彎道超車”。
令人覺得意外的是,在中國芯片出現重大突破之后,一直壟斷著全球芯片供應、并且還“開創”了芯片斷供模式的美國,卻開始擔憂該國重要的芯片遭到海外斷供,這是怎么回事呢?據外媒10月28日報道,美國最近頻頻會見該國高科技產業CEO們,目的是鼓勵其在美國重建半導體生產線以確保美國先進電腦芯片的供應,從而維持美國的優勢。據悉,美國最近發現,該國越來越依賴在境外制造的芯片。
其中,美國最擔心的是遭到中國芯片制造商臺積電斷供。據悉,臺積電生產的芯片可用于航天、衛星、無人機和無線通信等多個關乎國家安全的領域,而美國對該企業的依賴越來越嚴重,因此開始擔憂遭到臺積電的限制甚至停止供應。
報道指出,美國芯片產量在全球市場的占比雖然高達50%,但是近十幾年來,美國芯片生產線早已轉移到海外,而臺積電又是全球晶圓代工的龍頭,近些年該企業在縮小芯片電路以增強產品性能的技術上還超越的美國英特爾,生產優勢越來越大。
正因如此,美國很多核心產品使用的都是臺積電生產的芯片,而美國一旦遭到臺積電“斷供”,那么后果不堪設想。為了防止芯片被斷供,美國這才想在國內重建半導體產業鏈。然而,由于芯片工廠的成本可能高達150億美元(約合1060億元人民幣),加上技術、供應鏈和運營等方面的成本,補貼的難度也非常高。
“開創”芯片斷供模式的美國,突然開始擔憂芯片被其他國家斷供,這種巨大的反轉一方面表明,美國此前一系列行動可能正對該國帶來潛在的被反擊的危機;另一方面,美國想重建半導體生產線卻又擔心補貼的問題,可見隨著經濟增長放緩,美國在全球的優勢可能也在不斷下降了。
(責任編輯:fqj)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0950瀏覽量
424720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133瀏覽量
26944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