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是全球工業系統與高級計算、分析、感應技術以及互聯網連接融合的結果。而智能制造,則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如今,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應用,工業互聯網也給智能制造帶來了一定的變化。
在工業4.0推動下,全球工業制造行業紛紛采用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智能制造”一度成為熱詞,然而,該詞并不是新詞,早在上個世紀,美國就提出了智能制造,希望以此改造傳統工業,打造新生態。但時至今日,智能制造尚未普及,制約因素在于缺少一個跨平臺、跨領域、統一的工業大數據平臺。智能制造之路任重道遠,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那么到底誰是風口?工業互聯網?還是智能制造?
2012年,GE提出工業互聯網,打破了大數據制約,迎合智能制造發展路徑,短短幾年就成為全球風口,美國更希望借此重塑全球工業格局。
數字經濟的提出,令所有企業似乎看到希望之光,數字化得以被重視。工業互聯網在落地時,出現各種各樣問題,行業巨頭出于盈利考慮甚至開始剝離、出售工業互聯網相關業務,國內大量企業的上云意愿也不高。工業互聯網正在朝著數字化邁進,卻出現了瓶頸。
工業互聯能為智能制造帶來什么?到底是什么制約了這種變化的發生?
向內優化、向外拓展
以前,制造業企業情況是,是個實體世界,由機器、設備、工業現場總線網絡,嵌入式RTOS平臺、I/O控制模塊等構成。還有由互聯網、無線通訊、大叔采集、人機交互等構成的虛擬世界。如今,將IT、OT和CT的互聯融合,將設備、控制器等連接到虛擬的云端、各種數據互聯互通,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了萬物互聯互通。
工業互聯可以解決一些業務沉淀問題,可以規范產品質量等好處。但,當前,國內工業制造業企業信息化沒有統一,依舊是個“孤島信息”狀態,企業難以快速獲取某些信息。所以需要優化企業內部流程,借助工業互聯網平臺數據,鏈接生產上下游供應鏈,打通企業外部的價值鏈,實現產品、生產、銷售和服務創新,實現智能制造之外實現企業的外部價值。
詭異的是,工業互聯網如火如荼,但熟悉工業現場的業內人士卻都很冷靜。
首先,實現了信息化,才能開始智能化,但因中國目前還未走完自動化。中國制造業總體水平在工業2.0到工業3.0之間參差不齊。眾所周知,華為是中國最好的制造業企業之一,但也處于工業3.0階段,其他制造業企業就跟不用提了。
而從工控細分領域的普及率來看,核心工業軟件普及率ERP最高,達到69.7%;制造執行類軟件應用程度較低,MES普及率僅為23.3%,綜合來看,自動化、信息化還未普及,智能化為時尚早。
其次,工業場景和商業場景差異大。工業現場對智能產線的首要要求是穩定可靠。IT只是實現智能化的工具,Know-How仍然是在工業本身,每個垂直的工業行業都有它們的應用Know-How,這些都是工業界人士積累了數十年的寶貴經驗。
如何賦能到具體的垂直行業,將是未來幾年工業互聯網的重中之重。其實從近期的融資事件來看,有著垂直領域明確思路與案例的初創企業更能得到資本青睞。
智能制造風口
工業互聯網側重于工業服務,智能制造側重于工業制造,但其本質都是實現智能制造與智能服務,具體就是個性化定制及服務延伸化。兩者又是相輔相成,一方面,智能制造是工業互聯網的底層支撐,為實現工業互聯網的機器互聯目標提供工業機器人、儀器儀表等設備服務;另一方面,是由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與大數據、人工智能在內構成的新技術——工業互聯網,可進一步發揮工業裝備、工藝和材料潛能,促進裝備的智能化升級。
工業機器人因效率高、安全系數高等特點,更是成為工業互聯網的主要底層設備之一。未來,隨著企業轉型,工業機器人需求增加。因此,下一個工業制造的風口就是智能制造,而工業互聯網則是實現智能制造的關鍵基礎設施。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572瀏覽量
76387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323瀏覽量
9415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