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否會像科幻電影里描述那樣取代人類?如何防范人工智能技術存在的隱患?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的“人工智能與創新發展”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從理念、技術和政策監管等方面,就新技術、新產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討論。
他們認為,各國應攜手合作,加強數字化時代基礎設施的聯通共享,“善用”人工智能,更好地提升人類生活、助力全球經濟發展。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行(李政葳/攝)
應以樂觀態度對待人工智能技術
“人工智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創新,與蒸汽機、電等屬于同一個量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皮薩里德斯說。
塞浦路斯議長西盧里斯也認為,機器人技術、納米技術、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5G以及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日益成為政府部門、業界、學界關注的重點。“新興技術已極大影響了勞動力現有商業模式和生產力的組織方式”。
阿斯利康全球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蘇博科介紹,人工智能在許多方面都產生了積極作用。比如,人類花幾十億元耗時13年才發現第一個人類基因序列,但有了人工智能以后,現在的基因序列發現只需要幾個小時,花幾百塊就可以實現。
“實驗數據表明,應用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比人類駕駛更加安全。”特斯拉董事會主席羅賓·德霍姆說,由特斯拉所有車隊70萬輛車的數據看,自動駕駛每400萬英里出現一次事故,而司機駕駛車輛每50萬英里就有一次事故,“因此,我是個樂觀主義者”。
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李稻葵也表示“樂觀”。“人工智能、全自動駕駛等新技術都非常好,但如果沒有大數據等新的基礎設施,人們就不能很好地享受這些技術成果”。
展館內應凌飛展區展示的“擁抱機器人”(李政葳/攝)
人工智能“搶飯碗”時代來了?
未來,人類是否會被人工智能替代?皮薩里德斯坦言,現在還不能完全確定未來是什么情況,有人說50年后65%的工作會被取代,我想更可能的是10年內可能15%的工作會被取代。“人工智能發展的確會取代很多人類現有技能,很多崗位以后不需要了。不過,人類的創造力肯定會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在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秘書長基圖伊看來,人工智能可以讓企業開發出更多優質產品、服務,要好好運用人工智能,不要擔心人工智能會奪走我們的工作,而是要不斷地更新我們的技能,改變我們的處事、工作方式。
蘇博科也舉例說,許多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比醫生讀取病理學結果準確度更高,但是還需要依靠醫生做診斷,判斷、選擇采用什么樣療法,人工智能距離“判斷力”還差很遠。“還會有新工作崗位涌現出來,比如,我們就聘請了許許多多的數據科學家。”蘇博科說。
觀眾展館內體驗智能設備(李政葳/攝)
尚需各國協作,建立統一監管框架
雖然現場嘉賓們對人工智能技術表示認同,但如何監管依然備受關注。塞浦路斯議長西盧里斯指出,人工智能是一項顛覆性技術,能給人們帶來無數的新機會、新益處,但這項技術也有可能會被誤用。
“認識到它的優點、好處的同時,也要重視道德倫理方面來帶的一系列問題。” 樂高集團首席執行官倪志偉也這樣說。
羅賓·德霍姆建議,需要全球共同制定監管規則,建立全球統一的監管框架;同時,要實現監管與發展的平衡,最好的解決方案是來自于協作。
“人工智能時代應用標準,這是當今我們面臨非常大的問題。它會面臨很多人類情感因素等問題。”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還提到,技術上能夠實現人工智能既服務人類發展,又能比較好地保護隱私。比如,采用離線技術,讓人工智能產品既實現功能,又不聯網,以此化解后臺泄露數據的風險。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490瀏覽量
207446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397瀏覽量
238902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852瀏覽量
16657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