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之后,國內純電動車市場的寒流依舊,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0月純電動乘用車共銷售5萬輛,1-10月累計銷量為66.6萬輛,環比下降11.3%,同比下降46.8%,數據并不樂觀。然而,截至9月,威馬EX5今年的累計上險量為12643輛,位居新勢力車企第一、單一車型交付量第一。而10月份的批售量達到了2056輛,逆勢的增長是眾多壞消息中的一個喜訊。
多次深度接觸過威馬及其EX5車型后,這個好消息并沒有讓車云菌太過驚訝。從設計師與工程師基于用戶反饋進行產品優化,到以用戶視角審視每一個用車場景,威馬與用戶的緊密相連,覆蓋了作為產品的EX5涉及的方方面面。
眼下,威馬電池熱管理系統迎來了2.0版本,用科技與創新再次直擊了用車痛點,這便是自主研發的核心實力。與此同時,即將在今年廣州車展上正式上市的全新車型——EX6,繼威馬EX5 520車型之后,第二款搭載該系統的車型,科技的普惠之路上將再添烙印。
從1.0到2.0,電車冬季也能用的爽?
區別于部分傳統車企用“油改電”平臺和風冷電池包打造的首款純電動車型,作為威馬的“處女作”,EX5電池包熱管理系統是從液冷開始的。在1.0時代,除了標配電池包液冷系統外,根據自身需求,消費者可選裝PTC電加熱與極地加溫系統,換言之,該系統已具備冬季為電池加熱的能力,環境適應性超過了其他廠商產品。
不過空調暖風與快充時電池包加熱仍需消耗電池電量,加之在極寒溫度下電池活性降低,形成了純電動車用戶冬季體驗打折的根本原因,于是極地加溫系統成為了威馬電池包熱管理“2.0”的核心。
在1.0版本電池包內部液冷管路布局的基礎上,通過回路調整和管路增加,外置的柴油加熱裝置可將熱量同時傳遞給冷卻液和座艙,其工作原理則接近常見的燃氣熱水器。也就是說,通過硬件的調整,威馬將冬季電池包加熱的能量來源改為了以油為主,讓減少電量內耗成為了可能。
當然,硬件升級只是一小部分,電池包熱管理2.0版本的核心在于控制邏輯的更迭。
相比0攝氏度以上采用PTC電加熱,低溫柴油輔助加熱的策略,邁向2.0時代的威馬電池包熱管理系統,進一步擴大了“油加熱”的適用范圍,如圖所示,從-30攝氏度到電池實現100%放電量之前,柴油加熱系統都將是電池包升溫的熱量來源。重點在于,加熱電池包冷卻液的同時,部分熱量也將傳導入車內,也就是暖風。
從官方測試數據來看,在相同條件下,熱管理2.0系統不僅擁有高達99%的放電效率,其空調耗電量也從1.0車型的14.53kWh降低到了1.29kWh,節約的13.24kWh電量可支持車輛行駛100km(NEDC循環下)。不僅如此,容積約10L的柴油油箱,一次性加滿可使用約兩周時間。
結合電池低溫環境下電池放電特性,威馬熱管理2.0系統可以說外界溫度越低,“油加熱”技術節約的電量就越多,同時也更符合我國東北、華北地區冬季的用車環境。換言之,通過硬件調整與執行邏輯的迭代,威馬在解決電動車低溫放電問題的同時,暖風熱源的多樣性、續航里程的增加、電池低溫充放電性能的改善,更在解決消費者用車痛點之余,強化了威馬產品的“爽點”。
冬季也能可勁開無疑是威馬產品研發與迭代過程中,貫穿用戶思維的縮影,同時對問題解決方案的思路,在當下各大車企中也十分罕見。更值得一提的是,油加熱與PTC電加溫也實現了因地制宜的加熱組合,消費者能夠根據自身實際用車需求進行選擇,而基于用戶體驗的技術創新、策略創新,可謂是威馬智造的出發點。
換用“811”,還能撐得住?
眾所周知,伴隨EX5 520車型投放市場,威馬也成為了各大車企中率先應用NCM811體系動力電池的成員之一。較之此前的NCM523體系動力電池,鎳用量的大幅提升,雖然將電池包系統能量密度提升至166Wh/kg,電芯能量密度更是比“523”高了50 Wh/kg,達到了280 Wh/kg,而新車型的續航里程也增至520km,但高鎳就意味著高活性,對電池包熱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而電池包平臺化、模塊化設計,與威馬的自主研發能力再次迎來了高光時刻。據廠方人員稱,520車型的電池包整體布局與此前“523”體系車型基本相同,只是在車頭方向的空間中增加了三個電池模組。與此同時,底部增加一組鋁制水冷板,可實現根據車輛需求模塊化調整電池包模組數量,在提升電池包適用性的同時,平臺化也標志著威馬掌握了電池包設計的核心。
正因如此,威馬熱管理溫控系統的思路并未改變,在520車型上,系統會將電芯溫度控制在60攝氏度之內,正常情況下將電芯工作溫度維持在30-40攝氏度區間內,同時保證了電芯安全性與工作效率。
之所以換裝“811”后,熱管理溫控系統硬件無需進行大幅調整,除了模塊化設計理念外,研發之初預留的散熱效率余量,更是威馬能夠從容面對高活性電芯的根本。而廠方人員更向車云菌透露,當前液冷系統的散熱效率仍可應對活性更高的電池,如果余量不夠充足,采用換熱效率更高的水冷板,軟件同步標定即可。在車云菌看來,只有吃透溫控系統內核的廠商,才能實現“改動小,改法巧”的電池包升級。
除了溫控系統的軟硬件搭配之外,嚴格把控放電倍率,也是保證安全性與耐久性的奧秘。現階段,應用523體系電池的車型充放電倍率限定在1.2C之內,而811體系電池的倍率還要略低一點。此舉目的在于減小快速充放電情況下,造成鋰電池枝晶等問題概率,且威馬表示,在研發階段完成的累計12000次充電測試,單車16萬公里真實場景測試,電池衰減率<5%。
要知道,特斯拉在2016年歐洲相關機構的測試中,10萬公里平均衰減率為5%。而國內某新勢力品牌,電池組1500次循環充放電后,能量衰減則是控制在20%以內。不僅如此,威馬的電池包與電動機冷卻系統是相互獨立的,搭配多組溫度傳感器加持,對溫度控制的精度。
從電池包的平臺化設計,到把控充放電速率以及結合熱管理將電池保持在最佳工作溫度區間,威馬的自主研發實力和余量設計,不僅是為安全、長效進行技術背書,更是以實際用車場景為出發點,用領先行業的高標準,讓用戶放心。
為此,威馬在業內率先對811體系電池包提供終身質保。
如何讓用戶思維真正落地?
從設計、研發與伴隨電池技術逐步更迭的電池包和熱管理系統,不難看出威馬在用車和用戶層面的細心之處,不過想要讓“思維”真正落地,自己動手無疑是最佳方案。在車云菌看來,這便是助力威馬成為造車新勢力中,唯一具備電池包自主研發和生產配套能力的初衷。
除了熱管理系統,電池包設計與模組排布,也是關乎用車和安全性的組成部分。從電池包殼體到電池模組排布,威馬同樣一絲不茍。比如:
1、電池包殼體采用DP780高強度鋼制作,并增加了橫、縱向加強筋,可抵御碰撞和擠壓沖擊。電池包上下殼體間采用進口高彈體硅膠系列密封墊,保證在1米深的海水中浸泡24h無漏水;
2、電池包底部噴涂有高分子涂層,以應對碎石與剮蹭,且涂層具備防火能力;
3、鋁制水冷板表面覆蓋有導熱硅脂材料,散熱更均勻;
4、尾部設計有泄壓防爆閥,采用透氣防水高分子聚合透氣膜(單向膜),若因故障導致電池包內部溫度升高壓力增加時,會迅速啟動泄壓;
5、每個電芯模組內有雙溫度傳感器,精確檢測電芯溫度,電芯溫差控制在±2°C,有效保護電池壽命;
6、電池模組采用鋁制中空外保護設計,矩陣式雙框架電池艙結構,內部邊沿和四角設置緩沖區,受到沖擊后外殼潰縮,但不會傷及電池;
7、電芯模組內部采用全串聯結構,發生短路或斷路時,BSM會立刻切斷電源,避免發生熱失控;
當然,殼體與內部結構的特殊設計也需經過生產與質檢關,甚至在生產過程中也融入了聯網環節。
1、上線前,每個電池模組都會進行電芯電壓、內阻等項目的檢測,記錄二維碼與編號并上傳至威馬和國家平臺,在組成電池包之前篩查異常模組;
2、電芯模組通過6軸ABB機器人,全自動抓取并通過視覺定位進行安裝,工廠自動化率超過了30%;
3、電池包氣密性檢測,包括其內部的熱管理水排氣密和整包氣密,可承受2.5倍大氣壓下,不合格的電池包無法順利下線;
4、電池包下線前會進行21項檢測,其中包含電化學特性檢測、電氣性能檢測和通訊檢測;
5、絕緣測試絕緣電阻大于500MΩ,超過國家標準2500倍的安全性;
設計、生產、檢測到交付用戶,小到防碎石到預留碰撞緩沖區,威馬對電池包安全性與品控的嚴格把關,無疑是構建產品力的基礎,也是為讓消費者“用的爽”打下的基礎。
車云小結:
作為新勢力造車中的老兵,威馬不僅掌握電池包設計、生產與熱管理系統的“自主”能力,基于用戶痛點乃至行業的新技術開發與營造用車爽點,更是展現出該品牌對消費者的重視程度,同時其實力在業內也起到了標桿作用。
伴隨第二款產品EX6即將在廣州車展上市,對用戶需求有著深入且獨到見解的威馬,也將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產品陣營,這位實力派玩家的路也會越走越遠。
-
電動車
+關注
關注
73文章
3015瀏覽量
114269 -
熱管理
+關注
關注
11文章
446瀏覽量
21807 -
威馬電池
+關注
關注
0文章
14瀏覽量
705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