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iSoft數據庫中發現了泄漏的Intel CPU。該CPU具有六個核心(超線程),并在服務器或工作站配置中與另一個相同的六個核心一起使用,總共具有12個核心和24個線程。但是,有趣的是,每個內核的L2緩存量已從Coffee Lake CPU(例如Core i9-9900K)上的256 KB增加到1.25 MB。與Core i9-10980XE(1 MB)和Ice Lake移動CPU(512 KB)提供的緩存相比,每個內核的緩存甚至更多。
必須注意每個內核的L2緩存數量,因為它會對性能產生很大的架構影響。這種差異可能是在兩種完全不同的體系結構(AMD的Bulldozer與Zen)之間,或者是在共享相同內核卻幾乎沒有其他東西的兩種體系結構之間(英特爾的Skylake與Skylake X)。該Intel CPU可能未使用Skylake內核,但是考慮到Intel在該細分市場中已經具有基于Skylake的架構:Coffee Lake,很快就會被Comet Lake取代。該CPU很可能會使用為10nm節點設計的Intel新架構之一。但是使用哪種架構?
鑒于今年早些時候推出了10納米Ice Lake CPU,并且我們沒有任何跡象表明英特爾計劃為臺式機發布具有更多內核的變體,我們可能會忽略這是Ice Lake CPU的可能性。我們也可能會忽略這顆潛在的彗星湖,因為彗星湖U系列以14納米Skylake衍生產品推出。這種CPU極不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啟動。
兩種最可能的可能性是這是10nm Tiger Lake CPU還是14nm Rocket Lake CPU。關于這兩種架構的信息很少,但是一次Tiger Lake泄漏表明它每個內核具有1.25 MB的L2緩存,就像泄漏的CPU一樣。這可能是有力的證據,證明這實際上是老虎湖,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跡象表明老虎湖將提供四個以上的巖心,而火箭湖則被認為具有八個巖心。。與泄漏的Tiger Lake CPU相比,該泄漏的CPU還具有較少的L3緩存。因為L3緩存可能非常大,所以有意義的是,密度較低的節點上的CPU的L3緩存要比密度較高的節點上的CPU少。還要考慮到泄漏的CPU是臺式機CPU,并且預計Rocket Lake將取代Comet Lake,因此看起來泄漏的CPU很有可能是14nm節點上的Rocket Lake,使用的是Willow Cove內核,例如Tiger Lake。
英特爾已經透露,它可以選擇將7nm的架構反向移植到10nm節點,因此Rocket Lake成為14nm架構且設計用于10nm CPU的可能性肯定存在。
需要指出的是,英特爾確實承諾將推出10nm臺式機CPU,因此這可能表明這是10nm臺式機CPU,但進展不大。自從今年早些時候有人提出Rocket Lake是14納米架構以來,就很難確定這些10納米臺式機CPU的確切位置。10納米臺式機CPU是否適合主流9600K,9700K和9900K?還是這些CPU進入NUC?也許英特爾會將這些10nm CPU定位為與AMD APU的競爭者?希望英特爾不打算向Rocket Lake推出10nm的后續產品,因為屆時7nm節點將為其新產品提供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這可能根本不是臺式機工作站,而是使用服務器CPU的服務器。這就可能是它實際上是用于服務器的Ice Lake,與用于移動設備的Ice Lake相比,每個內核具有更高的L2緩存。但是,考慮到內核數量少以及Tiger Lake每個內核具有相同的L2緩存這一事實,這確實是一個奇怪的巧合。但是,值得考慮。
總體而言,很難根據此結果得出明確的結論。可能性很多,證據很少。可以肯定的是,該CPU不是Skylake衍生產品。不確定的是這是14nm的Rocket Lake帶有反向移植的內核,還是10nm的Tiger Lake用于臺式機,還是完全不同的東西,例如Ice Lake用于服務器。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9968瀏覽量
171808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0868瀏覽量
21184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