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百度Apollo完成了一次組織架構升級,除原有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業(yè)務組升級外,新增智能交通業(yè)務組,“專注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為城市提供車路協同系統、區(qū)域智能信號優(yōu)化系統等下一代智能交通解決方案”。
緊接著,12月18日,百度Apollo又在Robotaxi正式試運營的所在地長沙舉辦首屆Apollo生態(tài)大會。會上,Apollo升級了自動駕駛開放平臺,全新發(fā)布了車路協同、智能車聯兩大開放平臺。至此,Apollo形成了三大平臺、三重開放的布局,生態(tài)更加完整清晰。從自動駕駛到車路協同,Apollo也打造出一條屬于中國特色的自動駕駛之路。
顯然,組織架構的升級、平臺戰(zhàn)略升級表明Apollo要以對外更開放、對內更協同的姿態(tài)在自動駕駛領域持續(xù)加碼,大力推進自動駕駛相關產品的商業(yè)化,而智能交通業(yè)務組的出現,則表明了Apollo“兩條腿走路”的另一條“智能交通”也趨近成熟。
或者說,這樣的組織架構調整以及平臺升級,亦是Apollo助推智能交通經過2019年的狂奔突襲已經發(fā)展到批量化復制階段后,Apollo自身也迅速做出的適配。
從行業(yè)角度盤點,百度Apollo推動了智能交通的浪潮,亦被浪潮所推動。
Apollo這一年:四大“城市戰(zhàn)役”落地智能交通
時間回到2019年伊始,目光轉到京津冀區(qū)域。
2019年1月底,百度與保定市就建設智能城市達成合作,其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是智能交通解決方案。
在這次合作中,保定市開放了三個主城區(qū),257個路口進行方案打造,雙方的合作不僅有傳統地圖、攝像頭,還包括全量數據,要實時達到緩解交通擁堵的效果。
而百度與保定于交通領域的合作早在2017年就已經開始。當年7月,百度與保定宣布 “商討共同建設智能交通示范城市”,并掛牌成立了自動駕駛道路測試服務中心和兩個工作站,開放了六條道路。
同樣在河北,2019年9月,百度又與另一個河北重要城市滄州簽署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宣布要在自動駕駛、智能交通等多個方面展開合作。
在這個合作框架中,百度方面以Apollo生態(tài)平臺和生態(tài)資源為依托,幫助完善滄州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政策和道路測試管理辦法,并積極開展路測,推進滄州市智能路網的建設。
一個月后的2019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上,百度獲頒滄州發(fā)布的京津冀區(qū)域首批30張自動駕駛載人測試牌照,Apollo自動駕駛車隊緊接著于10月底在河北滄州展開規(guī)模化測試。
目光再轉向南邊。
就在與滄州市簽署合作協議的同一月,百度在長沙宣布自動駕駛出租車隊Robotaxi試運營正式開啟,首批45輛Apollo與一汽紅旗聯合研發(fā)的“紅旗EV”Robotaxi車隊在長沙開始試運營。
這次的自動駕駛測試開放道路,途徑長沙市人工智能科技城、梅溪湖、洋湖、大王山、高新區(qū)等地段,全長135公里,示范區(qū)面積70平方公里,成為中國道路里程最長、面積最大、覆蓋場景最復雜、車路協同基礎設施最先進的智能駕駛示范區(qū)。
而Apollo與長沙的深度合作,也早在一年之前就已經開始,2018年10月,百度與長沙市人民政府、湖南湘江新區(qū)管委會達成全面合作,雙方宣稱要依托百度Apollo平臺生態(tài)資源和長沙智能網聯產業(yè)基礎,共建“自動駕駛與車路協同創(chuàng)新示范城市”。
另一個與“辣”有關的城市重慶,則成為百度“西部智能駕駛開放測試創(chuàng)新中心”的落地城市。
2019年8月,百度與重慶市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協議,雙方要基于百度Apollo自動駕駛技術與生態(tài),共同推動相關技術在當地的研發(fā)與落地,加速重慶市汽車產業(yè)和城市交通管理的技術迭代和產業(yè)升級。
在這次合作中,重慶永川區(qū)完整的路網體系、豐富的測試場景成為Apollo自動駕駛開放測試的重要依托。下一步,重慶計劃規(guī)模化開放路網、批量測試牌照。
保定、滄州、長沙、重慶……由北到南,再到西,百度Apollo智能交通在2019年進行了四場“城市戰(zhàn)役”,多個城市的突破,也表明這一模式開始了某種標準化產品化之路。
五大維度的具象化,催生智能交通“裂變模式”?
2019年,Apollo不僅實現了自身的“豐收”,從全行業(yè)角度看,頻繁、密集進行深度智能交通合作,通過打造優(yōu)質個案,以體系化的方式實現城市整體智能交通實踐的具象化,從而讓城市與城市之間可以實現案例的“批量復制”,由打造標桿快速轉變到規(guī)模化推廣階段,一個智能交通的“裂變模式”也已經形成。
具體而言,多城落地后,Apollo為“智能交通”的橫向跨城裂變、快速復制構建了5個可參照執(zhí)行的維度:
1、技術實力支撐
自動駕駛是未來智能交通的基礎,從分級看,也只有滿足L4級的自動駕駛能力,才可以在不同的城市進行復制。
這方面,百度的技術毋庸置疑,以當下投入使用的Apollo Robotaxi——紅旗EV為例,該產品在各種路測中表現出的平滑動作,例如智能變道、突發(fā)情況減速剎車(例如行人突然通過)、準確識別信號與路況的能力,與一般人工駕駛已無多大區(qū)別,甚至超越了普通人的反應能力。
更進一步,由于自動駕駛的智能系統對運營環(huán)境有很高的要求,不同的城市條件大不相同,為此Apollo和紅旗合作為Robotaxi打造了一套穩(wěn)定適應多種環(huán)境的車體架構。
例如,紅旗EV設計能夠經受壓強高達7.9Mpa高壓水槍的洗車實驗,遠遠高于極端暴雨天氣的壓強,在多雨的南方城市“無壓力”;此外,該車型亦通過了極為嚴苛的高溫測試,能夠適應全國范圍內99%以上的高溫天氣,長沙、重慶這種火爐城市的高溫天氣也不會傷害到電子元器件。
當然,安全永遠是前提,紅旗EV有對車身各硬件模塊及復雜自動駕駛行為的全面系統監(jiān)控,官方稱提供了“毫秒級的故障檢測、安全的熔斷機制、完善的報警機制”,這些都是自動駕駛安全的保證。
除了車輛本身,在車路協同方面,Apollo車路協同開放平臺目前能夠為OEM、政府,合作伙伴等提供包含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智能網聯輔助駕駛、交通誘導與信號控制、運營車監(jiān)管、出行服務、智能停車在內的六大應用場景,支持外部的開發(fā)者和合作伙伴在一個底座上研發(fā)孵化自己海量的城市管理、交通出行應用場景。以智能車聯輔助駕駛為例,它可以為不同車型打造可定制的輔助駕駛應用,全面提升交通安全和出行效率。
2、為量產帶路
量產的自動駕駛汽車是智能交通廣泛復制的前提。
百度Apollo與一汽紅旗合作的紅旗EV是中國首款量產的L4級別自動駕駛乘用車,這種量產包括自動駕駛軟硬件、產線前裝量產能力、車內人機交互、安全冗余保障以及云端車隊管理的一系列過程。
而量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僅以“標定”環(huán)節(jié)為例,由于Apollo Robotaxi的自動駕駛方案依賴高精度的傳感器信息,必須在出廠時進行良好的標定,比如雷達在車體的三維坐標位置,所以量產階段的標定十分重要,既要效率又要質量。
在實際標定過程中,Apollo與一汽紅旗聯合打造了一個定制化的標定車間,車間與Apollo開源平臺連接,工程師通過簡單四個步驟即可完成標定工作,車間5分鐘即可完成一臺/份車輛的標定,從參數上看,其結果穩(wěn)定可靠。
此外,還有一些生產細節(jié),例如“首次將自動駕駛的線束完全正向開發(fā)”,即智能駕駛相關的那些線束與原車型的線束整合到了一起,解決生產過程中令人頭痛的復雜線束問題——量產就是這些技術改良慢慢積累而來。
3、生態(tài)通力合作
智能交通除了“聰明的車”,還包括“智能的路”,無論誰都需要背后的生態(tài)加持。
Apollo平臺亦建立了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生態(tài),整合了自動駕駛產業(yè)鏈上下游的上百家廠商。
現在,百度Apollo基本開源了所有車路協同方案要素,以方便整合通信運營商、芯片商、設備商、道路基礎設施商、交通管理部門等,這為Apollo構建了一張龐大的智能交通網絡。
上文提到的紅旗是當下Apollo重要的制造合作伙伴,而它們的合作背后還有一系列適應自動駕駛嚴苛要求的汽車、電子元器件供應鏈支持。
在“智能的路”的方面,V2X+高速公路、V2X+停車場、V2X+城市道路三大典型應用場景更需要大量物聯網廠商以及開發(fā)者提供各類服務,作為城市綜合治理方案,百度與Apollo從一開始就必須抱著開放的心態(tài)做智能交通。
或者說,智能交通的落地,本身就是整個Apollo生態(tài)落地的一個重要階段。
4、大眾廣泛接受
Apollo Robotaxi在長沙測試過程中,普通長沙市民可登錄Apollo官網申請成為種子用戶,并有機會試乘體驗。
在梅溪湖等測試區(qū),普通市民對Robotaxi的出現已經“習以為常”,大眾層面的認可和期許,某種程度上是智能交通得以橫向復制的“群眾基礎”。而這樣的認可,與Apollo近來年不遺余力的市場教育分不開。
在舒適性方面,Robotaxi擁有良好的車內溫度以及較低的噪聲水平,此外,與很多自動駕駛車輛把設備塞滿后備箱不同,Robotaxi計算單元全部隱藏在后備箱下方,集成度提升保留了原有較大的儲物空間——畢竟,乘坐的士的用戶很多都帶有行李。
而體現在產品層面,自動駕駛真正讓用戶體驗到了某種“科幻感”,例如乘客區(qū)PAD可以展示無人車眼里世界,甚至還能把行程開啟的掌控權交給乘客,讓乘客過一把無人駕駛的癮。
5、契合城市發(fā)展需要
不是所有城市都必須上馬智能交通,作為一種新型城市治理方案,也作為智能化時代的重要產物,只有真正能夠契合城市發(fā)展需要的“智能交通”,才有被復制、推廣的價值。
無論保定、滄州、長沙還是重慶,其城市發(fā)展規(guī)劃對智能交通的需求毋庸置疑,未來智能交通也只有不停地契合那些渴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擁抱智能化時代的城市的需求,才有被復制進去的可能。
以長沙為例,作為中部重要的制造業(yè)重鎮(zhèn),長沙遠不只有文化娛樂領先全國,高端制造業(yè)正成為這座城市崛起的重要力量。
“智造之城”愿景的驅使下,長沙這樣的城市在多方位擁抱智能,擁抱未來。而放眼國內,能夠真正支撐“智能”的平臺級企業(yè)幾乎只有百度,Apollo的出現與城市發(fā)展需求高度契合,成為城市競爭的重要砝碼。
類似的情形也出現在保定、滄州身上,只不過,作為京津冀城市圈的組成部分,尤其是與雄安發(fā)展聯動,這些城市更注重集群效應,“智能產業(yè)經濟帶”由此而生。
而重慶作為西部核心城市,中國西部經濟、制造業(yè)重鎮(zhèn),打造西部智能高地也并不意外。
有技術、有產品、有生態(tài)、有大眾認知、有管理層的支持,一個完整的可被復制的“智能交通”形態(tài)就此形成,2019之后,可以肯定的是,百度Apollo將以此為基礎,開啟更多城市的智能交通落地進程。
天時+地利+人和,從智能交通到智能城市的“裂變模式”也正在開始
“智能”已經成為中國引領全球第四次科技浪潮的關鍵詞,中國當下幾乎實現了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多個領域的全面領先。
在生態(tài)合作大會上,百度方面表示Apollo要“堅持開放,擴大開放,深化開放”、“走出一條車路協同雙劍合璧、政府,科技企業(yè)和車企三位一體的‘中國模式’發(fā)展道路”,這種表態(tài)從智能交通的角度看,其潛臺詞是,為什么Apollo能夠把智能交通這件事在多城進行復制,可以說,這并不只是Apollo自身努力的結果,而是一系列內外部因素共同推動的結果。
總得來看,這種“共同推動”,應當包括天時、地利、人和:
作為少數匯集了幾乎所有前沿技術的落地領域,智能交通在中國有著更優(yōu)渥的實現條件,無論是政策還是技術,未來智能領域在全行業(yè)的滲透都是大趨勢,這是“天時”。
中國城市年輕,我們需要打破的東西太少,一切都在“新建”,城市發(fā)展對智能的追求迸發(fā),這是“地利”。
百度自身的積淀與生態(tài)共贏,這是“人和”。
更進一步看,從智能交通到智能城市顯得順理成章,畢竟,任何智能城市都首先從智能交通開始,同樣的天時、地利、人和成為百度智能城市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
深度的自動駕駛技術,加上全球最大的智能駕駛生態(tài),讓百度在各個城市合作、裂變復制智能交通樣板時,也提供了與其他平臺型公司差異化的“智能城市”能力。百度與城市的合作,智能交通是重要內容,但不是全部。
例如,百度與重慶的合作,就包括自動駕駛、智能城市、智能政務、區(qū)塊鏈等多個層面,其最終目的是產業(yè)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最終要把重慶打造成為帶動“成渝城市群”各城市產業(yè)智能化發(fā)展的“新標桿”。
而百度與滄州的合作,也是要在自動駕駛、智能交通、電子政務等多個方面展開“全面合作”。
可以認為,Apollo快速復制智能交通背后,更有智能城市的整體復制,那將是更系統化的工程,在這個過程中,智能交通無疑打了頭陣,成了最具前沿技術含量的“帶頭大哥”。
百度通過智能交通撬動整個智能城市的路徑是明確的,在產業(yè)智能化浪潮下,這將為百度帶來除移動生態(tài)之外的新增長極。
企業(yè)戰(zhàn)略與城市戰(zhàn)略并進,產業(yè)智能化與城市發(fā)展同頻,城市對智能化的需求不是“一個接一個”,而是“一齊出現”,這個窗口期不會太長,在智能交通的快速復制之外,智能城市的批量化進軍也近在眼前。
誰能夠通過AI技術真正解決城市治理中的問題(包括交通),誰就能獲得認可;而誰能夠盡快把這種解決問題的能力裂變、復制到更多城市,誰就能最快獲得“更多認可”,這場從智能交通到智能城市的批量復制戰(zhàn)爭,正在打響。
責任編輯:wv
-
百度
+關注
關注
9文章
2277瀏覽量
90704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924瀏覽量
166941 -
Apollo
+關注
關注
5文章
342瀏覽量
18505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