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上合峰會各國元首交通出行保駕護航、助力青島擁堵排名降至歷史最好成績、給整個青島的道路通行裝上智慧大腦、公共交通智能調度系統做到全國占有率第一……這就是陳維強團隊近20年一直在做的事以及取得的成果。
智慧大腦掌管道路通行
說到獲得此次青島最高科技獎,海信集團副總裁陳維強說,既意外又欣喜。他和團隊19年的辛勤耕耘,有了成果。陳維強所說的成果在海信研發中心能夠很好地呈現。
松嶺路的海信研發中心,在這里的國家城市道路交通裝備技術研究中心實驗室內,有一個偌大的屏幕,這里實時呈現了青島整個城市的交通現狀,并用數據運算分析城市交通環境,并對城市交通進行調控。
“這相當于整個城市智能交通管控的大腦中樞,能展現整個城市的交通分析,包括交通出行熱點、青島重點商圈、交通出行路徑等。”該項目的負責人楊海強介紹。在大屏幕上,記者看到了無數個亮點,有的地方亮點稀疏,有的地方亮點集中,楊海強說每一個亮點就代表一輛車,這里呈現了全市實時道路車輛的出行情況。
“其實這套系統在2015年就開始投入使用,到2016年就已經初見成效,從信號控制的路口來說,目前四區共約700個路口的信號是由海信配合交警支隊控制的。”陳維強介紹,該系統針對高峰期交通擁堵,采取緩進快出控制策略,根據道路交通需求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精細化信號配時,對時間資源再分配,使路段的車輛排隊有序且相對均衡,防止車輛無控制地進入擁堵區域,導致下游路口堵死,防止路口溢出,縮短高峰持續時間。以金水路為例,在5.2公里的測試路段上,以前通行時間平均為420秒,運用智能系統后,通行時間降低至平均310秒。
隨著智能交通系統在青島道路的應用,青島的道路擁堵狀況也得到緩解,據高德地圖《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2015年青島市擁堵排名全國第9,2016年項目實施投產后擁堵排名降為第19,2017年又降低至第40位。
海信國家城市道路交通裝備技術研究中心實驗室。
市科技獎最高獎獲得者海信集團副總裁陳維強。
自主研發彌補行業空白
那這個系統又是如何對道路進行調控的呢?在實驗室內,記者看到了許多鐵皮箱子,這就是海信自主研發的信號機,將該信號機安裝在主要道路路口,信號機就會對道路交通進行信息采集,如車距、車長、哪些時段車輛較多、哪些時段道路暢通等,“前期我們會將交管數據、交委數據、互聯網數據等輸入到我們的數據大腦中,通過我們的算法將這些初始數據進行分析,得出優化方案,再將方案輸入到海信信號機中,信號機再根據實時路況給出解決方案,實時進行信號燈的控制以及優化,而信號機與信號機之間也相互聯動,提供上下游道路信息數據。
“如果某個路段車流不連續,路口放行效率低。為了緩解路口交通壓力,系統會針對性實施‘二次放行’的優化措施,向一個信號周期內放行兩次,將離散車流匯聚,進行集裝箱式放行,綜合利用時空資源,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楊海強介紹。
海信智能交通行業專家韓鋒從事智能交通領域已經10年了,他對青島的交通狀況了如指掌,他說,雖然目前早晚高峰時段,道路擁堵也時有發生,但通過近10年的狀況來看,他也能切身感受到在城市汽車保有量不斷上升的前提下,交通暢通還保持在人們期盼的狀況下。
近日,由海信網絡科技承擔的“基于大數據的城市交通智能化管控與服務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省重點研發計劃通過專家綜合績效評價。該項目成功突破城市智能交通管控與服務的多項核心關鍵技術,研制出城市智能交通管控與服務平臺系統。在關鍵技術研發方面,實現基于大數據的路網OD分析及實時交通流預測、多元數據的擁堵狀態與排隊長度計算等四項核心關鍵技術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行業空白,為城市智能交通管控與服務提供了有效的理論方法支撐。在產業化推廣方面,在實施期內(2016年~2018年)實現銷售收入4億多元。
連續多年做到全國第一
“其實在1998年,海信就布下了智能交通的棋子。”陳維強說,當時海信在社保、教育、呼叫中心等多個軟件領域都有所嘗試。經多輪調研,海信發現,這些領域都已相對成熟,而且已經誕生了多個行業“霸主”,而智能交通的概念在國內落地不過3年時間。
“通過調研,發現智能交通行業未來市場很大,而且國內沒有形成領頭企業和充分競爭格局。”陳維強1998年從哈工大博士畢業來到海信不久,就加入到智能交通研發團隊。當時團隊就瞅準時機,對智能交通系統不斷進行技術突破,經過前兩年的攻堅期,海信在智能交通方面不斷精進,逐漸筑起寬廣的護城河。在這個領域,海信已經連續多年做到全國第一。
說起當初的創業期,陳維強感嘆,那是帶領一幫學生兵打天下啊。最初,陳維強團隊攻克的方向是公交智能調度系統,當時行業普遍面臨車載電源不穩定等三大技術難題。當時身為總工程師的他,和技術人員一趟一趟坐公交、記錄問題、討論方案。“真是體會到坐車坐到吐的感覺。”陳維強介紹,海信交通信號機最早在2000年應用到煙臺龍口時,他和研發人員大冬天蹲在馬路邊看信號機好不好用,整整蹲了一個禮拜。
就憑著這樣不怕吃苦的創業精神,陳維強和他的團隊攻下了公交車載機的關鍵技術。如今,海信在公共交通智能調度系統做到了全國占有率第一,占據接近40%的市場份額。在交通信號控制系統這個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的核心領域,海信交通信號機出貨量同樣拿下了最大的市場份額,陳維強的團隊也從40人左右發展到現在的1400人左右。
2014年,科技部批復海信成立國家交通裝備智能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智能交通方面,這種研究中心在全國共有三家,而海信是三家中唯一一家在企業建立該研究中心的企業。
根據評估,在青島市智能交通系統建成后,實現了對青島市交通狀況的實時監控,并將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與智能交通的業務場景進行全過程的程度關聯,實現通行效率最大化、高峰期優化效果提升15%以上、瓶頸路段排隊長度減少20%以上,干線行程時間平均降低12.5%,停車次數減少17%。“對我來說,此次獲獎是一個巨大的鞭策。接下來,我們把AI和傳統家電以及家庭社區和城市結合起來,做出更好的成績。”陳維強說。
碼頭也智能堆碼提箱不用人
在12月19日舉辦的2018青島市科學獎勵大會上,山東港口青島港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獲得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日前,記者來到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在這座可停靠世界上最大2.4萬標準箱船舶的集裝箱專用碼頭,正上演著用中國智慧創造的“碼頭神話”。在青島港前灣港區,一座高效裝卸作業的自動化碼頭正呈現著一派忙碌的工作景象。一個個來自世界各地的集裝箱,被船舶運抵碼頭,最終通過堆場高速軌道吊實現自行堆碼提箱。整個碼頭現場“空無一人”,這一連串“行云流水”般的運作全靠機器人在操作。“這個碼頭是國內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全球領先、亞洲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山東港口青島港副總工程師、青島新前灣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連鋼介紹。智能化的注入,讓4個泊位原先需要120多人現場作業的碼頭,現在只需10余名監控員在后臺監控。在人工碼頭上,要編制1000個自然箱的裝船計劃,需要1.5到2小時,而在智能碼頭,同樣的工作量只需5分鐘。
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二期)也于11月28日投產運營。二期項目推出了山東港口自主研發、集成創新的氫動力自動化軌道吊、運用5G+自動化技術等6項全球首創科技成果,領軍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全自動化碼頭科技水平,再次以中國“智”造、中國創造向全球港航業奉獻了“中國方案”。
太陽送“冷氣”疫苗冰箱不插電
在12月19日舉辦的2018年青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海爾生物醫療獨立研發的“太陽能直接驅動制冷關鍵技術及在疫苗冰箱上的應用”項目,獲得了青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該項目也填補了該技術的國際空白。
日前,在海爾生物醫療實驗室內,記者看到了這臺太陽能疫苗冷藏箱。從外觀看,它和普通冰箱并無二致,寬80余厘米、深80余厘米、高近兩米,就像一個中型普通冰箱。海爾生物醫療副總經理、研發負責人陳海濤介紹,這臺冰箱有100升的疫苗存儲容積,一般可以提供8000人次的免疫接種服務。
“該太陽能疫苗冷藏箱最大的特點是不用電力驅動,采用太陽能就能直接制冷。”陳海濤介紹,他們突破了傳統疫苗冷藏箱電力不穩的局限,極大地提高了效率及使用便利性,預期壽命大于10年,簡化了產品使用維護,滿足在偏遠地區長期可靠運行的需要。
陳海濤介紹,近三年疫苗冷藏箱的銷售量在3.6萬臺,累計銷售已經在12萬臺以上。“2018年,世界兒童基金會,還專門出席了第10萬臺疫苗冷藏箱的下線儀式,也是對產品的認可。這個產品目前已經在包括非洲、中亞等一帶一路沿線的78個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陳海濤說,疫苗冷藏箱的使用,使得全球疫苗接種覆蓋率擴大15%,累計為全球2億兒童提供疫苗服務。
-
智能系統
+關注
關注
2文章
394瀏覽量
72482 -
道路交通
+關注
關注
0文章
5瀏覽量
565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