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能正慢慢走進我們的生活,比如手機、醫院、零售、汽車等場景都能看見人工智能的賦能。人工智能的火熱,離不開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競相布局,也離不開像商湯科技這樣創新企業全力推動。說起商湯,有一個人不得不提:徐立,博士,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
故事要從5年前說起。彼時徐立還在計算機視覺研究機構從事研究工作,一次與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湯曉鷗的詳聊,讓徐立早已萌生的創業念頭有了“落地”的機會。湯曉鷗教授被稱為全球人臉識別技術的“開拓者”和“探路者”,他與徐立有一個共識,或者說是共同的理想:不想僅專注在高高在上的技術,而要把這些“藏身”象牙塔里的技術沉淀轉化成商業和生產力,推動世界前行。
2014年10月,以香港科學園為創業基地,商湯科技正式成立。之后,專注于計算機視覺原創技術的商湯科技被客戶認可、被社會關注,徐立的人工智能故事也正式開啟。
新華網:從業多年,你認為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工智能技術?
徐 立:現階段講人工智能,某種意義上是數據強相關的,這波人工智能發展能解決的還是數據的問題。
現在這個階段講人工智能,某種意義上是數據強相關的。這波人工智能發展能解決的還是數據的問題。
第一是數據提取和結構化。傳統“大數據”其實更像是數據大,比如各種圖像視頻、音頻數據,存儲下來就擱置了。如何利用?此前是沒有有效技術轉化為結構化信息。而人工智能發展提供了一個高效的生產工具。將原來不能結構化的數據進行解析和結構化,能夠對數據進行整合提取。大大拓展了我們講的“數據”的內涵。
第二是數據協同和聯系。“萬事萬物皆數據”。現在的技術能夠把非結構化的信息變成結構化的數據、線索之后,人工智能工具能夠有效連接數據元素,將簡單的個體智能轉化為復雜的群體智能。人工智能平臺能連接的數據的復雜度和規模是空前的。
人工智能對社會、對生活影響力是長遠的,會改變我們的生產關系、生活習慣,能帶來更大的發展機會而不僅是簡單的看到勞動力替代。商湯希望能和生態伙伴一起做定義行業的事,用人工智能技術引領社會的進步。
新華網:商湯科技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徐 立:商湯科技優勢在于長線的人工智能發展思維及商業落地的能力。
人工智能市場空間很大,挑戰也很多。我們的學術背景帶來很強的技術爆發力,而核心優勢在于說我們對于這些突破性技術的理解力及由此帶來和行業的深度結合、商業落地的能力。
換言之,我們擁有一個長線的人工智能的發展思維。你需要知道AI技術在不同的時間節點能夠達到什么樣的邊界,能夠怎么樣去結合應用落地,進而才能推進不同行業的智能化升級。
具體來說,我們有做基礎研究的核心團隊,并推出自主研發的AI算法平臺和工具鏈。有了這個平臺之后,就能形成機械化、工業級生產算法模型的能力,進而針對每一個行業的不同需求進行快速迭代。
我始終認為,技術運用到行業中是有工業使用的紅線。如果技術沒有達到紅線,就很難發揮商業價值。人工智能的長線思維在于當這樣一個新技術進入行業過程中,我們可以提前用現在快速迭代模式預測這個行業究竟何時能夠突破工業使用的紅線,實現商業價值變現,這也是人工智能企業的核心價值之一。
現在很熱的人工智能應用包括自動駕駛、智慧零售,智慧健康,金融科技等,很大程度會影響我們生活的各方各面。哪些行業能在可見的時間內先被新的技術迭代和改善,哪些需要經歷更多的周期,這也是人工智能企業所需要的核心能力,長線發展的思維。同時能結合商業模式發展,才能真正突破行業。
新華網:有些報道評價,商湯科技是“燒錢機器”,您覺得您們的商業模式是什么?
徐 立:融資是為了拓展更大的市場。商湯核心理念是‘1+1+X’,即基礎研發加上產業化再加上行業賦能。
融資是為了發展更大的市場,其實我們在17年就逐步營收平衡,但人工智能發展需要拓展更多核心領域,融資可以加速企業發展。我們一直秉承“1+1+X”模式,即“1(基礎研究)+1(產品及解決方案)+X(賦能百業)”。其實我們進入產業的過程,重要的不是要定義人工智能企業本身的商業模式,而是通過我們的AI能力去賦能給行業,改變行業原有的商業模式。
也正是基于雙輪驅動,包括基礎研究和產品研究的連接。我們商業落地成績反映了AI賦能產業的可能性,這也是吸引到國際頂級投資機構關注與投資的原因。
新華網:過去一年來,商湯科技在上海落地布局的情況有哪些變化?
徐 立:兩年前,我們跟上海市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在核心基礎設施研究、“AI+智慧健康”、無人駕駛等方面展開布局,目前進展不錯。
兩年前,商湯跟上海市政府簽訂合作協議,開始布局,也投入很多資源,進展不錯。其中很重要的一塊是我們在上海展開了核心基礎設施的研究。
人工智能的創新需要不斷提升技術迭代的速度、能力,需要有處理大數據的核心引擎。為此,我們在上海投入了做人工智能賦能平臺的運算訓練平臺。這一點,上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包括集成電路的產業優勢、IT企業聚集優勢以及人才優勢等。
我們也在上海推進“AI+智慧健康”的落地。商湯SenseCare智慧診療平臺現階段已經與上海的一些醫院(如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上海瑞金醫院、上海市第一人民醫等)開展合作。與傳統診斷不同,通過商湯的原創AI技術將病患的診、療、愈全流程打通,通過提供更高質量的交互方式給醫生提供診療工具,包括手術治療方案規劃、治療效果檢測等。我們希望“AI+智慧健康”形成一種新的模式落地。
此外,今年8月上海臨港智能網聯汽車綜合測試示范區開園。而早在2018年7月,商湯就在臨港進行基于計算機視覺的自動駕駛相關技術研發測試與項目落地。大家都知道傳統雷達系統依賴于高精地圖的建設,然而現實是并非每個地方都具備實時實地獲取高精地圖的方法。但是,車開到任何一條路上,任何一個區域都可以用視覺系統、視覺理解的能力來開車。
商湯科技研究的是利用機器對于場景感知、識別理解的能力,提供無人駕駛很重要的線索和決策依據。我們希望在更加復雜的場景下更好的完成擬人決策,讓自動駕駛更加安全、智能。
新華網:作為人工智能“開拓者”之一,商湯科技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有哪些嘗試和成果?
徐 立:思維方式也是生產力,通過人工智能教育普及,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助力其成長。
去年4月,我們在上海與商務印書館、華東師范大學一起推出全球第一本人工智能高中教材,此后也相繼推出了適用于初中和小學的普及教育版本。
我們認為人工智能教育和傳統的物理、數學,甚至是編程課程強調的思維邏輯不一樣。物理數學解題思路是確定性推理,需要學生掌握規則,這和當下由大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的思維則有所不同。
有可能解決某個具體問題時,往往不需要知道每個規則具體是怎樣的。只要有一個很好的數據集合,并且對于這個數據進行分布的控制與調試,最后就能得到一個很好的規則。
我們希望告訴學生,其實解決問題的思路有兩種。一種是把每個細節都掌握;一種是只要收集到合適的數據,用統計的方法,讓人工智能幫你生成規則。所以結題思路、思維就進一步得到拓展。我們致力于把現在核心的生產力工具更早得去推到中學、小學,進而幫助學生在未來職業生涯中,具備一定的領先性和前瞻性,為未來做足充分的準備。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528瀏覽量
239268 -
計算機視覺
+關注
關注
8文章
1699瀏覽量
46052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903瀏覽量
16671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