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總是受消費者需求驅動!而在冷熱交替的電視市場,“大屏”趨勢已然勢不可擋。根據奧維云網(AVC)的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9年中國彩電市場的平均尺寸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消費者開始對于超大尺寸的大屏電視表現出了強烈的購買意愿。
大屏電視的飛速增長同時也帶動了顯示技術的革新,從4K電視的全面覆蓋,到現在8K電視當道。電視顯示影像的清晰度也得到了一個質的飛越,8K大屏時代就此開啟。
在5G超高網速的推動下,面臨“5G+8K”這樣一個充滿無限機遇的風口,電視行業上下游各個環節都積極跟進和創新,尤其是國內外電視的王牌代表TCL、三星,索尼等,都已經磨刀霍霍,祭出了各自看家本領。一時之間,各大展會上充斥著8K電視的身影。
然而,細心的人會發現:在眾多廠家宣傳的8K電視中,8K QLED電視先發制人,在高端大屏市場率先搶占了一席之地。而8K OLED電視和8K激光電視至今停留在概念階段,目前還沒有消費級產品可購買。這是為什么呢?
或許,我們可以從TV背后的顯示技術窺探一二。
激光投影&OLED不適應8K
眾所周知,8K浪潮下需要升級不僅僅是屏幕的清晰度,8K內容所承載的色域范圍在擴大、對色彩還原的要求在提升、亮度的動態范圍在擴大,高反差景物的細節也會一覽無遺,這都是考核顯示技術“硬實力”的重要一環。
除此之外,8K高分辨率的TV要達到最佳的呈現效果,對屏幕尺寸要求是越來越大的,這一趨勢對目前新型顯示技術的發展構成了挑戰。一項顯示技術能否在制造工藝、生產成本、使用壽命等方面突破屏幕尺寸的限制,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其在消費市場的發展空間。
拿激光投影來說,雖然激光電視屏幕可以做到很大,但本質還是投影儀,它在亮度、分辨率、對比度等方面具有先天性的技術劣勢,在明亮的環境中無法顯示出較好的視覺效。其所用的投影設備無法投射4K分辨率的影片,最高只能達到1080P的畫質水準,實際上激光電視實現4K超高清、8K超高清的難度非常大。另外,其可視角小、安裝調試麻煩、傷眼、價格昂貴等都是阻礙其發展的重要壁壘。
再來說說OLED,OLED采用自發光的有機材料,它可以更輕薄也可以在對比度上有更好的表現,但這種有機材料長時間使用下容易老化,因此OLED電視最大的缺點壽命短,連續開機容易留下殘影和屏幕灼傷。另外OLED的工藝復雜、良率低、大尺寸難以量產、成本高,其成本大概是LED屏的3倍以上。隨著8K分辨率從概念走向市場,電視屏幕尺寸越來越大,OLED的缺點也進一步被放大。由于OLED技術特性的問題,8K顯示屏目前尚不能保證穩定供貨,最大尺寸也只能做到65吋的量產。
因此,不難理解為啥8K激光電視和8K OLED電視至今還停留在概念階段。
8K大屏,QLED才是絕配
8K來勢兇猛,那么什么才是8K時代最好的顯示技術?
答案必須是QLED。
QLED所采用其實就是一種會發光會變色的納米晶體,這種發光材料讓QLED電視具備了與其他顯示技術所沒有的特性,擁有工藝成熟、低成本、低能耗、長壽命、高亮度、高色域的優勢,以及更好的色彩表現,使之它成為8K大屏時代適應性最好的技術。
QLED不僅以高清晰度、高動態范圍(HDR)和高色域三個方面為消費者帶來8K終極視覺體驗,也憑借著大尺寸可量產的優勢使得大屏8K QLED快速落地普及。
國內大牌TCL堅定選擇QLED,在今年初率先推出了國內首款5G+8K電視——TCL X10 8K QLED TV之后,又迅速推出首款親民價格的8K電視——TCL X9 8K QLED TV,從屏幕、芯片、接口、算法到內容真正實現了全程8K,成為目前國內唯一真正能批量上市的8K電視代表。在TCL X10\X9大屏下,8K QLED可以持久呈現大自然真實的色彩,畫質呈現完美。不論遠、近觀看,畫質顯示效果逼真,暗場及細節均能清晰呈現。
不少行業內人士稱道,8K+QLED是絕配!8K帶來是分辨率提升、畫質提升、視角提升,而QLED技術加上8K高分辨技術,帶來的是整個顯示體驗的飛躍。這兩個技術加持下為消費者帶來高清晰的影像技術,這是未來消費需求升級的一個必然,也是顯示行業發展的一個大趨勢。
目前來看,8K QLED已是大勢所趨,并且萬事俱備!8K QLED的顯示屏已經基本成熟;8K芯片的處理速度和性能已經達到最新水平,滿足對8K畫面的解析與顯示。另外,政府也出臺相關的政策綱要,將5G和8K電視提升到重要戰略層面,很多地方的電視臺也進行了8K等超高清電視節目的制作、傳輸與播出。
而從消費層面來看,隨著8K需求正被激發。一方面是經過各品牌的傳播教育,不少消費者對8K QLED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另一方面,高端消費人群有真正的使用需求,大宅配8K QLED大屏,成為未來不二之選。我們拭目以待!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