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興科技技術發展的重要年份。從AI的落地到云的崛起,從5G的落實到物聯網、視聯網的發展,整個科技界的形勢可謂是一片大好。在企業方面,國內近年也涌現了如曠視科技、極鏈科技等優秀的AI初創企業,為AI整體產業的構筑增磚添瓦。
而就在近日,阿里達摩院發布了《2020十大科技趨勢》,對AI、芯片、云計算、區塊鏈、量子計算以及工業互聯網等科技領域的未來發展做出了重要預測。
在這里,筆者選取其中幾個科技趨勢來展開聊一聊。
人工智能已經在“聽、說、看”等感知智能領域已經達到或超越了人類水準,但在涉及到邏輯推理等認識智能領域時仍存在大量問題。在2020年,也許我們能夠逐步實現讓它們自動匯總各種數據,并根據數據做出決斷, 這也正是“數據”和“知識”的區別。
當這種認知能力升級在制造業落地應用以后,會使AI對于整個產線的運行狀態獲得更深的理解。它能夠基于現狀,不斷優化生產流程,甚至可以根據產品的良品率來判斷是哪個生產環節、哪些因素導致了該類問題的出現,能夠為我們節省大量的時間。
其次,為什么所有巨頭都在做“軟硬件一體化”?
我們都知道,我們往往先生產出硬件,然后才在硬件的基礎上,去開發出適配它的軟件,尤其在人工智能領域,以往會將大數據、算法、芯片、服務器、云服務分開部署。比方說國外的谷歌、亞馬遜,國內的BAT,都是以互聯網服務、軟件服務起家的,直到最近,這些公司才開始“回歸硬件”。從最源頭開始,重新以一體化的思維來同時涉及軟件和硬件。
軟件不夠,硬件來湊,通過簡單粗暴地堆砌算力來實現運算,費時費力。所以現在這種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了,正是因為它的效率極其低下。
如果能夠讓“軟硬件一體化”成為行業常態,以軟件為基礎來制造相應的硬件,使它們“珠聯璧合”,發揮。尤其是在制造業,可以通過工業化定制的軟硬一體化設備,通過AT技術來更好地管控生產流程。
2019年9月,阿里巴巴發布了含光800AI推理芯片,一顆含光800芯片相當于10顆傳統GPU,而且實時處理的延時下降了50%,性能大幅地超越競品的同時,功耗也降低了不少。而它正是“軟硬件一體化”思路優勢的最好體現:在硬件方面,含光800采用了用了自主研發的芯片架構,專門針對深度學習而優化,而在軟件方面則集成了達摩院的先進算法。所以,在含光800芯片的實際落地應用中,軟硬件之間的配合非常協調,不存在性能浪費或不足的情況。在它誕生后沒多久,阿里巴巴就大膽地將它運用在了自己的核心業務上,而且取得了不錯的表現,可見阿里對軟硬件一體化趨勢的信心。
同時,隨著5G的到來,互聯網模式可能會得到相應的延伸。
比如說物聯網,它更多體現的是硬件層面的普遍智能化,可以給用戶帶來更優的交互體驗。相對于過去的4G網絡,5G具備更加強大的通訊和帶寬能力,能夠滿足物聯網應用高速穩定、覆蓋面廣等需求。5G網絡可以幫助很多還處在理論或者試點階段的物聯網應用不僅能夠落到實處,而且還能得到迅速的推廣和普及。所以5G的實現對于物聯網行業來說不僅是雪中送炭,也是錦上添花。
再比如說視聯網,通過對報告《“視聯網”:以視頻為核心的下一代互聯網展望》的解讀,我們可以看到,視聯網就是以視頻作為主要信息傳遞介質和功能載體的下一代互聯網形態,將顛覆當前圖文生態的互聯網形態,引發新一輪互聯網生態的激烈競爭。
而此前我們也能看到,即使是在互聯網的“寒冬期”,短視頻、直播也能交出一份漂亮的增長答卷,而且電商也憑借短視頻引流、直播賣貨在“6.18”、“11.11”等購物節屢創新高。
但要全面實現視聯網,我們還需要突破通訊帶寬、視頻識別和視頻互動等三個方面的難點,也就是說,5G的普及以及AI技術的突破將是解決這三個難點的重要抓手。此外,視聯網真正走向成熟,還需要軟硬件層面的協同發展,促進視聯網的快速推廣與應用落地。這其中的協同包括處理芯片、通訊帶寬、攝影設備、互動設備等。這就要求在硬件設計層面就盡可能囊括視聯網的軟件應用,包括識別算法、互動程序等。
小結
阿里此次發布的十大科技趨勢,不僅是對過去技術的總結,也是對未來發展的一次思考與辯證。在2019年科技發展形勢一片大好的背后,更需要我們去進行反思,為未來盡責。畢竟,科技永遠是向前進的。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62瀏覽量
103370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979瀏覽量
269253 -
阿里
+關注
關注
6文章
438瀏覽量
3283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