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特斯拉在上海臨港舉辦中國制造Model 3向社會用戶的首次交付儀式。交付儀式上,特斯拉宣布中國制造Model Y項目正式啟動。而就在幾天前,特斯拉宣布其國產版本Model 3標準續航增強版官方降價,加之可以獲得的24750元新能源補貼,售價成功殺入“30萬”區間,并且包含特斯拉引以為傲的基礎版Autopilot功能。
中國版特斯拉量產步伐不斷加速,這對于國內新能源車行業來說,究竟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誠然,讓利促銷且即將量產的國產特斯拉,確實會對國內不少新能源車企帶來競爭壓力。然而,對于行業整體開放而言,特斯拉國產將帶動其以競爭促發展。
特斯拉國產,首先在產業上下游與國內不少企業有深度合作。據不完全統計,A股中有32家上市公司已進入特斯拉供應鏈,近期還有8家公司“緊急”披露與特斯拉的合作關系。這當然是因為我國通過這幾年新能源車行業的發展,已經逐步建立起成型的大規模制造及配套產業鏈,能夠為特斯拉提供保質保量的產品及服務。
而按照特斯拉本身具有的品牌以及在質量上更高標準的訴求,一旦進入到特斯拉供應商庫,意味著相關企業也將同步提升其制造工藝等能力,并在大規模訂單下實現規模效應,達到企業制造水平、產能及收入的增長。
這就如同當年蘋果在中國的供應商鏈條構件中,讓一批企業從小變大,乃至成為所在垂直細分領域的龍頭,如從聲學部件做起的歌爾股份;從天線做起的信維通信;從連接器做起的立訊精密……也就帶動了我國在手機制造產業鏈的不斷完善和成熟,也讓國產手機品牌受益于完整且高水平的配套產業鏈,得以迅速崛起。
在股市投資者論壇可以看到,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對成為特斯拉供應商的上市企業加大關注力度。可以想見的是,與特斯拉合作不僅能讓這些企業獲得更多的訂單,其成長性也會被資本市場看好,股價上升業績看漲,企業也就能獲得更多資金用于制造水平的提升,形成正向循環。
與此同理,我國新能源車企固然會在一段時間內,在終端銷售市場面臨特斯拉的競爭壓力,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隨著新能源車完整制造鏈的升級,也會向國內新能源車企輸送與國際先進標準接軌的制造工藝及成品,讓國內新能源車企在一個更高的行業平臺上加速發展。
特斯拉國產的未來量產目標是一年50萬的規模,這對于去年年銷量為120萬輛的中國新能源車行業而言,約等于增加近40%的整體規模,助力內銷及出口。而這也將刺激去年以來相對下滑的車市,給新能源車行業注入強心劑。
經濟學常識告訴我們,一個行業的發展根本在于增量而非存量。如果特斯拉國產受到更多用戶歡迎,讓人氣重回市場,也必將吸引更多資本和企業加入這一行業。近期不斷傳出國內企業加速進場及量產新能源車的消息,從中可以看出,特斯拉的“鲇魚效應”已經開始顯現。
據報道,特斯拉預計2020年在中國大陸地區新增4000個以上超級充電樁,該數量是過去5年超級充電樁建設總量的一倍。這將讓中國新能源車行業的基礎建設再上臺階,也會帶動其他國內新能源車企更多投入到這一基礎設施,就如同高鐵建設讓中國鐵路行業躋身世界一流,特斯拉對于我國新能源車行業的配套及基礎建設也將起到引領作用。
特斯拉量產,在某種程度上有望成為新能源車行業高水平開放與高質量發展的“發動機”,倒逼其他國內車企在技術、產品等方面提升,推動制造鏈條更高層次發展,技術設施網絡不斷擴大,對于我國新能源車行業而言絕對是機遇多于挑戰。
-
特斯拉
+關注
關注
66文章
6322瀏覽量
126699 -
新能源車
+關注
關注
3文章
623瀏覽量
2385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