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默克公司宣布,將與EOS集團旗下的AMCM合作,致力于開發和生產3D打印藥片,用于臨床試驗,然后用于商業生產。
據悉,默克公司的目標是使用粉末床融合技術開發藥物,其中激光將粉末逐層熔化并融合在一起。由于在整個藥物開發和商業生產中都可以避免重新配方,因此AM有望使片劑生產更快,更便宜。此外,3D打印還帶來了適應患者需求的可能性。
在科技發展迅猛的今天,3D打印藥品已經不是稀罕事件。因自動化程度高、生產環節少、人為失誤風險低,能有效保證產品的安全和質量,3D打印藥品受到眾多制藥公司的看好與關注。
2015年,Aprecia Pharmaceuticals生產了一種通過3D印刷技術生產的藥片,并獲得FDA的批準。
2017年,葛蘭素史克公司利用噴墨3D印刷和紫外線(UV)固化技術制造出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片。
2018年,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GWU)帶領的團隊用3D打印研制出了一種微型膠囊—Biocage,該團隊已經通過小鼠實驗證明Biocage可以遞送藥物,這或能幫助醫生創造出對抗疾病(尤其是罕見病)的新療法。
羅德島初創公司VitaeIndustries也開發出了一款名為AutoCompounder的新型3D打印機,其可以在10分鐘內打印出定制的藥物。據悉,這個打印機的耗時只有傳統人工填充方法的1/3,大大簡化了制藥過程。
2019年,英國FabRx公司宣布,他們正在使用3D打印技術為患有“楓糖尿癥”的兒童定制專屬藥物。據悉,楓糖尿癥是一種罕見的遺傳代謝紊亂,治療方案通常需要醫生根據患者的個人情況定制,花費時間較長。而利用3D打印技術可以大大縮短醫生的工作時間,快速創建這些獨特藥丸的劑量、口味和形狀,不僅可以有效地管理疾病,而且讓患兒更愿意接受服藥。
在我國,3D打印藥品實際上也早有出現身影。陜西2017年曾對外公布過7項3D打印科技成果,其中一項是關于3D打印藥品。據悉,一顆直徑只有21毫米的藥片,放入嘴里只需三四秒便可以速崩,這是專門為特定人群提供的3D片劑。
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2015年8月,美國FDA批準了頭一款3D打印速崩片,并在2016年正式上市銷售。“通過3D打印生產出來的藥片內部具有豐富的孔洞,內表面積極高,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被少量的水融化,這種藥片將解決一些有吞咽性障礙患者的吞咽難題。”他們希望做“特定人群的3D片劑提供者”,在急救藥、老人、兒童、孕婦用藥方面開發高載藥量、速崩、易服用的3D藥品。
可以說,3D打印技術在改變制藥工業方面的能力正得到不斷提高,作為一種全新的打印方式,未來3D打印或會給醫藥行業帶來變革,發展潛力有待挖掘。同時,傳統藥店將通過多種渠道實現數字化轉型,比如利用3D打印機,實現遠程醫療護理,并修改患者的藥物治療方案等。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來看,雖然3D打印技術在醫藥領域發展迅速,需要解決的事情也還有很多。比如商用的3D打印機需要滿足藥品制劑的衛生要求,而且需要符合監管等的規定。據悉,利用3D打印技術制備的藥品——SPRITAM(左乙拉西坦)已經上市,但仍有一些技術和監管上的問題需要解決。
-
3D打印
+關注
關注
26文章
3552瀏覽量
10921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