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由于長期遭到歐美國家的封鎖,我國處在“缺芯少魂”的窘境中,但我們并沒有因此而放棄。
“落后就得挨打”適用于芯片行業
芯片對于全球各大科技企業來說,都是非常難以突破的,所以集成電路產業成為了全球技術壁壘最高的制造工藝產業之一。
然而我國在芯片領域相對來說是比較落后的,僅僅是進口芯片,每年都要花費3000億美元。
但是和世界最先進的水平來比較,差距可不是一小截的事情了,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就是,芯片制造投了錢,但是沒有人才研發,國外芯片對于中國也是小心翼翼。
目前,在半導體芯片方面,國內企業根本沒有話語權:
在生產工藝方面,臺積電在芯片的工藝技術上領先;
而在國內企業中,目前仿佛只有華為和中芯國際在芯片方面被人熟知。
從表面來看,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打壓,是一種不公平競爭的現象,然而從實質來看,卻倒逼了華為、倒逼了中國眾多產業的集體爆發。
N+1、N+2代工藝相繼推出
在中芯國際去年Q4財季的財報會議上,其N+1、N+2代工藝的情況公開,N+1工藝相當于臺積電的第一代7nm工藝,N+2相當于臺積電的7nm+工藝。
7nm作為14nm工藝的繼承者,性能提高了20%,功耗降低了57%,其晶體管密度是14nm工藝的兩倍以上。
在中芯國際的努力下,其研發的N+1和N+2工藝,已經彌補了沒有EUV光刻機的不足。
中芯國際的N+1在2019年第四季進入NTO階段,目前正處于客戶產品認證期,預計2020年第四季可以看到小量產出。
需要注意的是,中芯國際的N+1并非是7nm,而更像10nm。從參數上來看,N+1只是相比自家的14nm性能提升了20%,遠低于臺積電從16nm到7nm性能計劃提升的30%,而實際上臺積電的工藝迭代性能提升了35%。
此外,從晶體管密度來看,仍然以臺積電為例,10nm密度為16nm的1.8倍,提升至7nm密度則達到了3.3倍左右。可以認為,中芯國際的N+1更像是三星的第二代10nm或者第三代10nm。
投入了大量資金購置設備
2月19日,中芯國際披露了公司在2019年3月12日至2020年2月17日的12個月期間,就機器及設備向泛林團體發出一系列購買單,花費6.01億美元,產品包括由蝕刻工具組成的資本設備。
3月2日,中芯國際應用材料集團發出一系列購買單,總代價為5.43億美元,向東京電子集團發出一系列購買單,總代價為5.51億美元。
3月4日,中芯國際從荷蘭進口的大型光刻機進入口岸,對于此次進入新設備,中芯國際表示這是設備正常導入,用于產能擴充,并非外界所稱的EUV光刻機,中芯國際的生產線擴容后全年預計可為企業增加10%左右的營收。
中芯國際從荷蘭ASML訂購的其中一臺光刻機運抵深圳,該臺光刻機為沉浸式DUV光刻機,并非EUV深紫外光刻機。介于目前中芯國際芯片工藝的研發進度,DUV光刻機已經能夠滿足國內芯片需求。
而本次搬入的機臺將在大約5個月后投入生產,擴產完成后深圳廠區8寸產能有望達到60kwpm,屆時將為中芯國際深圳廠區增加約10%的營收。
華為向中芯國際下單扶持
國內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半導體市場需求逐步擴大,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在全球半導體的市場份額方面,國內市場占據了三分之一之多。
然而,這么龐大的市場需求,卻沒有帶動國內高端半導體芯片研發與生產技術的快速發展,更多的還是中低端的水平。
如此大手筆的采購生產設備,為的就是盡快滿足華為海思的訂單需求。中芯國際預計在今年年底,14nm芯片的產能將會是目前的三到五倍,最多能夠達到15000片/月。
在這樣的利好消息下,一直飽受芯片困擾的華為自然不會錯失良機,據悉目前其旗下的海思半導體公司已經開始向中芯國際14nm工藝正式下單。
2019年12月,中芯國際正式宣布了14nm的量產,兩大科技巨頭強強聯手,中芯國際成為華為14nm工藝芯片堅實的后盾。
這樣一來,即便美國禁令再次升級,但中芯國際的生產能力已經能夠滿足華為目前的需求。
而更讓華為喜上加喜的是,中芯國際已經決定在不久后將要再次訂購全球最先進的7nmEUV光刻機,這樣一來其實現7nm芯片工藝的投產,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了。
不論是之前的6億美元,還是現在的11億美元,從中芯國際的表態來看,他們持續采購設備的目的就是“繼續擴大產能”,目前中芯國際急迫的產能除了8英寸之外就是14nm這樣的先進工藝。
有了華為海思的扶持,中芯國際開始加速擴充14納米工藝的產能。中芯國際接連從三大半導體設備巨頭采購生產設備。
疫情下的中芯機會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芯國際的機會似乎也是來臨了,如今歐美等地區正在爆發新冠病毒的疫情,但并沒有很好的應對辦法。
而在這些疫情高發的歐美國家中恰有荷蘭,如果后期荷蘭疫情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尋求我國幫助的話,無疑會拉進兩國關系,屆時荷蘭對于ASML出口高精度光刻機的限制說不得就會松動。
而一旦能夠獲取ASML的7nm制程光刻機,就算后期美國新的封鎖行動審議通過,華為遭遇的新一輪危機或許也有機會安全度過,畢竟只要ASML的高精度光刻機到位,中芯國際能夠迅速開辟出新的產線幫助華為度過美國的加強版封鎖行動。
需求端:受到國產轉單、5G手機備貨的影響,預計2020下半年CIS、PMIC、指紋IC、藍牙IC等產品仍需求強勁,助力公司在擴產情況下產能利用率達到“傳統旺季”水平。
供給端:光刻機通常是產線中的產出瓶頸設備,光刻機的投入生產預計將有效提高產線產能。下半年擴產帶來的收入增長值得期待。
原本ADSL的EUV極紫外光刻機到貨后,中芯國際將會率先進入7nm光刻芯片的研發,但是現在只能再次延后7nm光刻芯片的研發。
結尾:
一直以來,中國半導體行業都是整體工業的短板,而中芯國際被認為是中國晶圓制程工藝的領頭羊,肩負著追趕國際廠商的重任。
責任編輯:wv
-
中芯國際
+關注
關注
27文章
1418瀏覽量
6543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