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芯片巨頭博通把Netflix送上了被告席,博通公司狀告奈飛侵犯了八個和網絡視頻服務有關的技術專利。博通表示,奈飛的侵權行為導致了掐線族的增加,這降低了對博通芯片的需求。
所謂掐線族,其實就是指那些青睞網絡視頻服務,拋棄了傳統有線電視服務的人。不光掐線族在增長,全球范圍內的無電視家庭近幾年也在快速增長,現階段可以說整個電視產業鏈都處于一種焦慮狀態。
大家常說智能手機市場是一片紅海,其實電視市場也差不多。從行業整體來看,電視市場早已觸達市場天花板,近兩年整體都處于微增或下跌的狀態。據中國電子商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國內彩電消費約2200萬臺,同比下跌4.3%,全年消費情況預計最多與2018年持平。
是不是怎么看都覺得彩電市場就是一個坑?然而,國內的電視市場卻熱鬧異常。從2018年開始,各大手機品牌紛紛入局電視市場。就在前不久,OPPO還確認了進入智能電視行業的事實。此外還有小米、redmi、華為、榮耀、realme、一加、OPPO們的前赴后繼。
小米已經推出壁畫電視,無需遙控器,通過語音即可查看家中設備狀態并進行視頻娛樂活動;華為的“鴻蒙”芯片也是立足于A IoT的輕量化物聯網芯片;TCL也已宣布進入AI IoT賽道,將用戶的需求與家庭智能設備以及AI能力,三者互聯組合,同時布局電視大屏情感交互功能,即電視可通過人像實別區分用戶,利用視覺交互技術獲悉用戶喜好,在此基礎上進行內容推薦,實現“懂你”的智能個性化服務。
那么問題來了,他們究竟所圖為何?我們也許能從下面這幾個方面來進行推測。
首先,手機與電視的一個明顯共同點就是都帶有屏幕,且都是以內容做服務。這表示在制造方面它們有許多的共同之處,手機廠商在供應鏈方面的基礎可以很好地轉移到電視產品上。而電視的大屏體驗又是手機的小屏所無法滿足的,入駐電視市場正好可以滿足手機廠商們的在大屏方面的缺陷。
其次,手機品牌的去手機化是目前行業的一大趨勢,布局全品類已經成為標準模式,這對于品牌而言既是主動變革(入局電視行業能夠為品牌帶來額外收益,且還能增加品牌影響力)又算是被動變革(別人都做,你做不做)。要知道,試錯的成本很低,但錯過的后果任何一家品牌都承擔不起。
最后,則是最為關鍵的因素,在IOT家庭場景驅動下,電視產品作為智能家居時代的樞紐存在,其想象空間被無限放大。掌握了小屏主動權的手機品牌,如果能再獲得大屏放入主導權,那就能實現雙屏聯動互通,在IOT戰局上占到先機。
基于以上原因,使得手機品牌自愿也好,被迫也罷,總之是紛紛入場,不過問題又來了,電視產品這種存在感的擴大會帶來什么商業上的變化呢?
一、隨著廣告營銷領域的不斷發展,精明的廣告主對個性化營銷的理解越發深刻,電視自然也不例外。例如,極鏈科技的靈悅·視頻AI全域營銷平臺以“AI智能投放+大數據挖掘“為基礎,以智能場景投放、視頻全域直達、精準洞察用戶為目標,建立了一套完整、專業的產品、技術和服務體系。又比如說酷開網絡的精準投放,可以將用戶人群劃分為300多個維度20000多個細分標簽,實現千屏千面的新營銷效果。
二、品牌應清晰界定電視的定位及價值。大屏作為一種新的媒體并不是扮演或者替代之前的某類廣告,而取代其預算,應該獨立的存在,品牌在看待大屏時,應該有它的合理定位。事實上,大屏與生俱來的權威性是不可替代的,在品牌營銷中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種草”媒體,使品牌價值獲得更強有力的背書。
三、電視覆蓋了充足的廣告位,品牌應根據自身營銷目的選取不同鏈路的營銷路徑。強曝光類、場景原生類、內容觸達類、效果轉化類等等各類營銷場景,充分滿足廣告主品效協同、品效合一的需求。例如,機頂盒開機廣告不同于移動端廣告,是不可跳過的,可以完全曝光在受眾的面前。而場景原生類的AI場景廣告軟性植入,則相對更不易讓用戶產生反感,可以對受眾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四、電視機多屏投放,采取多屏組合全路徑覆蓋場景進行投放,是品牌必選的方式。把碎片化人群的屏幕打通,貫穿起來,更能有效增強營銷效果,提升用戶互動與參與感。
也許將來某一天,電視這種我們本就習以為常的家電,會變得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這也是未嘗可知的。
-
Netflix
+關注
關注
0文章
90瀏覽量
11235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84瀏覽量
144757 -
博通芯片
+關注
關注
1文章
5瀏覽量
1208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