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主刀醫生只需坐在中控臺,通過手指和雙腳,便可精巧地操控‘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四個機械臂,在病人體內精準開展分離、轉動、縫合等操作,順利完成乙狀結腸癌根治手術。”4月2日,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胃腸外科主任盧麒丞說,目前,我國胃腸外科手術已進入“機器人時代”。
“很榮幸能成為常州首位做胃腸外科‘達芬奇’手術的病人。”一個月前,66歲的孫先生總感覺左下腹隱隱作痛,大便中偶有血跡。出現身體不適后,他立即趕到常州一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后,醫生得出乙狀結腸癌的診斷。經過院方綜合評估并結合家屬意愿后,胃腸外科主任盧麒丞建議立即開展“達芬奇”機器人手術。
盧麒丞介紹:采用“達芬奇”機器人手術,在布滿細小血管、神經組織的腹腔內靈活翻轉“穿針引線”,就能完成切除病灶,縫合處理吻合口等工作。相較以往手術,醫生通過控制平臺既能看到裸眼3D畫面,視野也更具空間感,畫面可以放大5-15倍。手術視野更清晰、可操控性更強;機械手臂可以突破人手的局限,在540度空間下靈活操作,提供更精準的外科治療。經過2個小時的努力,孫先生體內的腫瘤被成功摘除。
看到孫先生順利出院,盧麒丞主任指出,對于胃腸外科疾病而言,腹腔鏡手術已是標準,但“達芬奇”為患者提供了另外一種手術方式的選擇,可以讓手術更精準、更微創,進一步提高腹腔鏡胃癌、結直腸癌等的手術效果。用機器人完成的手術更精準、創傷小、出血量少,有利于術后快速康復。
據了解,盧麒丞主任率領的胃腸外科團隊近期已經成功開展3例直腸癌和3例乙狀結腸癌“達芬奇”手術,術后患者均恢復良好。“達芬奇”還可廣泛應用于疑難、需要精細縫合的手術上。“隨著5G的推廣,遠程操控機器人給外地患者做手術,多位專家多地遠程同臺手術,可能才是‘機器人時代’更令人期待的地方。” 盧麒丞說。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562瀏覽量
207700 -
機械臂
+關注
關注
12文章
517瀏覽量
2464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