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了全球首個自動駕駛“混合式仿真測試平臺”,官方稱模擬一次極端場景只需30秒,系統每日虛擬測試里程可超過800萬公里,大幅提升自動駕駛AI模型訓練效率。
說到自動駕駛仿真平臺,百度、騰訊等都早已推出,那么阿里的全球首個又有什么特點呢?混合式又是指的什么?
真實路測數據+極端場景模擬
自動駕駛最關鍵的一個環節便是路測,只有積累足夠豐富的路測數據,才能有安全可靠的自動駕駛軟件,當前全球實力最強的Waymo也是積累路測里程最多的自動駕駛公司。
但現實環境下的路測總是有條條框框的限制,所以虛擬仿真測試平臺成為了一個有效的補充,它可以模擬出真實的駕駛場景,傳感器性能等等。
當前,多數車企都在借助仿真測試來取代部分實際的路測。Waymo早在2017年就開發了Carcraft,百度在2018年底和Unity公司合作打造了仿真測試平臺,2019年底騰訊也基于其強大的游戲引擎基礎開發了TADSim自動駕駛仿真測試軟件。
除此之外,華為、英特爾、微軟等都有涉獵,可見自動駕駛路測模擬仿真市場的火熱。
阿里如今也姍姍來遲,而且在平臺命名上已經略勝一籌:全球首個。
不過,當前的仿真平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舉個例子,比如對自動駕駛收集感知數據的傳感器仿真,測試平臺很難完全模擬出傳感器的真實物理特性,再比如虛擬仿真環境下的數據處理和分析等。
阿里稱,傳統仿真測試平臺的極端場景數據不足,無法還原真實路況的不確定性,但混合式平臺解決了這個難題。
它不僅可以使用真實路測數據自動生成仿真場景,還可通過人為隨機干預,實時模擬前后車輛加速、急轉彎、緊急停車等場景,加大自動駕駛車輛的避障訓練難度。另外,還可以任意增加極端路測場景變量。
該平臺可在30秒內完成雨雪天氣、夜間照明不良條件等特殊場景的構建和測試,每日可支持的場景構建數量達百萬級。
用阿里的話來說,這個混合式平臺既可以利用真實路測數據,而且能夠快速完成復雜場景的構建。
此前,英偉達曾表示利用DGX和Tensor RT 3做駕駛仿真,工程師可以在5小時內完成48萬公里的路測,對比之下,阿里的平臺可以完成每日超過800萬公里的路測,平臺處理數據能力可見一斑。
從既有的信息來看,很難進一步評估阿里達摩院的混合式仿真模擬平臺實力如何,但阿里的入局無疑是為路測仿真市場添了一把火。
阿里的自動駕駛之路
最早在2017年,有消息稱阿里在研發自動駕駛相關技術,2018年,阿里自動駕駛團隊改裝的林肯MKZ進行常態化路測,當時的新聞指出阿里團隊瞄準L4高級別自動駕駛,未來能夠與阿里城市大腦、AliOS汽車操作系統等相互配合。之后阿里又聯合交通部公路科學研究院,探索基于車路協同探索自動駕駛和道路智能化的解決方案。
據阿里巴巴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負責人王剛透露,阿里在自動駕駛算法方面提出了小前臺、大中臺的概念,同時打造了AutoDrive平臺,由自動調參模塊、網絡結構搜索模塊、主動學習模塊、框架和基礎集群平臺組成,可提升自動駕駛技術研發迭代的速度。
阿里認為,未來類似AutoDrive的中臺會成為自動駕駛深度研發的必備模塊。
而自動駕駛數據的采集、回歸、仿真、模型訓練、測試評價等環節都需要云平臺的支撐,阿里云就是其強大的后盾。
此次,阿里達摩院推出的混合式仿真測試平臺,其背后大量的數據處理同樣離不開阿里云。
云服務和達摩院的人才、技術優勢是阿里做自動駕駛的兩大法寶。鎂客網認為,在自動駕駛方面,阿里的打法并不激進,他們更多的是想要做一個“中間平臺方”,以技術輸出、賦能者的角色去打通上下游,既能反哺自有產業,也能將“大魚小蝦們”收入囊中,擴大自有生態。
最后
當前,我國有不少智能網聯測試基地都在采用“模擬仿真+實際路測”的模式推動自動駕駛技術落地,比如投資10億元的重慶測試區,以及湖南的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都選擇和科技公司強強聯手,打造這種雙模式路測環境。
于阿里來說,此番入局為時不晚,隨著國內路測環境越來越寬松,以及允許包括載人、載貨測試的規定出臺,模擬仿真路測會有更多有效數據的加持,對整個自動駕駛系統的優化也將大有裨益。
責任編輯:gt
-
測試
+關注
關注
8文章
5358瀏覽量
126863 -
仿真
+關注
關注
50文章
4111瀏覽量
133800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899瀏覽量
16670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