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通信行業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波濤洶涌——除了價值數百億元的5G集采項目接連公示,投資總額超30億元的一連串入股與認購,也同樣挑動著行業的敏感神經。
在5G規模商用前夜,三大運營商紛紛在資本層面使出重拳,背后有何深意?業界有觀點認為,相比過去較為發散的投資方向,此番運營商投資回歸主產業鏈,是5G風口下的務實之舉;也有觀點認為,這是運營商為了補齊自身短板,“曲線救國”式的加速創新;還有觀點認為,由于5G未來前景偏向To B,資本加持將是三家運營商聚焦垂直行業的“升級版”賽道。
但無論何種觀點,有一點可以明確:深度參與產業鏈、擴大5G生態“朋友圈”,將是三家運營商在5G時代必然的選擇。
超30億投資5G版圖
產業盟友“深度捆綁”
4月14日,亞信科技發布公告表示,中國移動將認購亞信科技新發行的新股份,認購價為每股7.6港元,共計約13.8億元,認購股份總數相當于已發行股份總數20.0%,成為第二大股東。就在同一天,中國電信斥資17.68億元,正式成為辰安科技的控股股東。4月16日,中國聯通子公司出資2.5億元認購深圳創新基金。三大運營商這一輪總投資額超過30億元的“花式操作”不僅來得猛烈,也為新冠肺炎疫情陰霾下的通信行業提振了士氣。資本風向重回主產業鏈,三大運營商聚焦細分領域,要么入股,要么認購,業界一眾“吃瓜群眾”不僅大呼過癮,也對其背后的投資邏輯充滿了好奇。
中國移動的投資入股并非新鮮事,早在2000年就初現端倪,并于2016年成立投資公司。在2019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移動投資公司副總經理袁利華表示,中國移動已累計投資了40多個項目,投資規模達1800億元,其中直接投資約1360億元、基金約350億元、可轉債約90億元。比如在5G+人工智能領域,中國移動布局科大訊飛;在5G+物聯網領域,布局小米集團、梆梆科技;在5G+云計算領域,布局UCloud;在5G+大數據領域,布局試金石信用、世紀暢鏈、仁和人壽、青牛軟件等。由此可見,中國移動的投資聚焦于TMT,投資對象多為互聯網、云計算、智能終端以及物聯網領域的“獨角獸”,關注新興領域,意在長期性的戰略布局。
此番中國移動入股亞信科技,在軟件領域具有雄厚技術實力和行業積累的亞信科技可以為中國移動帶來什么?這要從雙方高度協同的發展戰略和業務領域說起。
亞信科技作為電信軟件領域的領軍企業,多年持續深耕運營商市場。從最初的計費系統、BSS領域乃至現在OSS領域,亞信科技與中國移動一路共成長,是伙伴更是戰友。目前亞信科技的CEO高念書,此前曾任中國移動市場部總經理一職,亞信科技對于包括中國移動在內的三大運營商的理解可見一斑。此次強勢入股,則可看作是雙方在5G時代加強合作的“最牢固”舉措。通過入股的方式,亞信科技將與中國移動在戰略層面形成更加長遠的合作,借助亞信科技完全市場化的機制運作和靈活的企業管理優勢,促進雙方在戰略性新領域的機遇探索,如5G網絡智能化、數字化運營、垂直行業及企業上云等方面。
當下,5G網絡建設進入關鍵時期,運營商網絡轉型也走入縱深,如何實現業務融合、保持5G領先性,被放在了戰略的首要位置。而在尋找5G“新地圖”的路上,運營商僅靠自己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尤其面對5G垂直領域開拓的挑戰,運營商需要擴大“朋友圈”,尋找“鐵桿”產業盟友。
聚焦再聚焦
“深潛”垂直行業領域
對于運營商而言,不僅5G在商用和技術方面尚存在不確定性,如何深入垂直行業也是需要持續思考的問題。
相較于個人消費者,行業客戶存在一定門檻,不同行業之間的個性化和離散性較強,如何讓5G在行業市場中發揮更大的價值,這是擺在運營商面前的首要難題。
如何“深潛”垂直行業應用,運營商需要找尋全新的發展道路。記者認為,中國電信入主辰安科技就是不錯的嘗試。中國電信入主辰安科技,是“為了錢,但也不只為錢”。深究辰安科技受到中國電信青睞的原因,除了其近兩年穩健的盈利能力和夯實的財務報表外,更關鍵的是,辰安科技在具備高行業門檻特征的公共安全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行業資源與客戶基礎。雖然從大眾角度來看,辰安科技并不廣為人知,但在公共安全領域,辰安科技卻是名副其實的“領航者”,中國電信看中的也正是這一點。
據悉,辰安科技主要從事公共安全軟件,公共安全裝備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及相關產品服務,公司業務定位于公共安全產業,涉及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四個主要方面。這與中國電信聚焦5G發力智慧城市、城市安全以及智慧安防等領域的發展路徑完全吻合。通過入股并購的方式,中國電信有望快速打通行業客戶的“最后一公里”,一方面可以借助辰安科技在公共安全領域軟硬件產品的長期深耕和行業沉淀,另一方面與自身的網絡資源形成互補,面向To B領域交付完整的ICT全套解決方案。
這樣的“互補式聯合”對于運營商贏得更廣泛的政企市場,堪稱一步快棋,這也是運營商完成其5G產業布陣的重要一環。
新瓶裝舊酒?
新機遇面前的“老問題”
在業界專家周建明看來,電信運營商作為戰略投資者入局,對科技公司今后的發展無疑是非常有利的;對運營商而言,今后的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特別是與自身發展相關的科技創新。“如果運營商完全依賴自身進行科技創新,會遇到兩大難題:一是時間緊任務重,等到具備一定創新能力后,已錯失發展良機;二是國企組建的研發團隊,制約于體制和機制,很難擁有強大競爭力。所以運營商選擇入股并購是非常明智且務實的舉措。“周建明如是說。
事實上,創新能力缺失是電信行業多年來始終備受詬病的頑疾,在國企體制下,運營商的創新能力似乎永遠無法趕上市場發展的速度,當然,這也與通信行業長期遵循的穩步網絡迭代與過分依賴供應鏈脫不開關系。在ICT呈現集中爆發式創新的大趨勢下,谷歌升級安卓系統只用3個月,微信每半個月就為用戶提供下載補丁,如果電信運營商還按照原來的發展節奏,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固步自封的不利格局。
創新乏力和IT能力缺失,并不是運營商在5G時代才凸顯出的問題,但卻因5G而“病情加劇”。受到人口紅利消失、提速降費以及5G高昂投資等不利影響,運營商在4G時代無法解決的“增量不增收”問題,將在5G時代愈演愈烈,如何破解這一難題,擺脫管道商角色已經變得刻不容緩。如果從這一角度回看運營商近期的投資行為,盡管被打上了“5G”標簽,但本質上還是在解決運營商的“老問題”——業務創新不足、IT能力缺失。
無論是亞信科技、辰安科技還是深圳創新基金,這些注資對象都具備強大的IT軟件實力、業務創新能力以及更加接地氣的垂直行業經驗,而這些恰恰是電信運營商在5G風口來臨之際亟待補齊的“短板”所在。
正如行業專家杜建民所言,通過入股、認購等行為,運營商正試圖不斷實踐產業鏈條上的“深度參與生態共建”。運營商大手筆加持生態鏈,一方面可以讓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得到“真金白銀”的資金支撐;另一方面,運營商也可“強強聯合”,共同推動產業鏈發展,最終發揮出集體創新的強大效能。
-
運營商
+關注
關注
4文章
2398瀏覽量
44478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352瀏覽量
238774 -
5G
+關注
關注
1354文章
48466瀏覽量
564552
原文標題:30億注資“老朋友”!三大運營商只為了發條5G朋友圈?
文章出處:【微信號:txshj123,微信公眾號:通信世界】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