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風來”,5G似乎在很短時間內就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在“新基建”加快實施和獨立組網(SA)商用提速的加持下,從2C到2B,各種應用也如雨后春筍般迅速涌現。
如果說前幾代移動通信時代與用戶最接近的手機決定了技術的普及速度,那么在5G時代各種行業終端將扮演這個角色。原因無他,5G的主戰場就在垂直行業——通過與AI、云、IoT等技術的交匯融合,5G將進一步推動行業向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升級。而在行業終端中,以攝像機為核心的泛感知單元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有數據顯示,65%的行業數字化信息來自視頻。
5月25日,以“創視紀|開啟智能世界之眼”為主題的華為HoloSens下一代攝像機暨2020年新品發布會在杭州舉行,會上發布了包括5G攝像機在內的六大重磅新品以及十大場景化解決方案。作為5G領域的領導者,華為將自身的5G優勢技術與AI、光學多種創新技術相結合,使得同等覆蓋情況下攝像機接入數量提升2-3倍、在丟包率10%情況下帶寬利用率依然超過95%,重新定義了5G攝像機這種行業終端產品形態。
那么華為HoloSens SDC 5G攝像機又是如何做到的?
規模商用挑戰:5G攝像機并非攝像機加模組這么簡單
“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為消費者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只是5G的“基本操作”,在提出之初,它便被設計為驅動各個垂直行業轉型升級、為智能世界奠定基礎的使能技術。國家工信部部長苗圩去年9月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亦指出,5G應用將呈“二八律”分布,“絕大多數的應用將會是面向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等物與物之間的通信”。
將視線投向安防行業,可以看到隨著5G網絡建設的不斷加快、覆蓋范圍的不斷擴大,越來越多廠商推出了自己的5G攝像機產品,其形式也逐漸由原先的外界CPE演進到內置模組。
相較于傳統的攝像機和視頻監控系統,5G超高速、超大連接、超低時延的技術特性讓攝像機從固定走向移動,可以覆蓋到原來有線無法到達的地方,實現全面覆蓋;攝像機成為各類傳感的入口,可以實現多維數據協同,從單機智能走向全息感知、從后知后覺走向通感聯覺;加上各種智能終端如無人機、機器人、AR眼鏡等,使得原來很多需要現場作業的工作,遠程的全息臨場得以實現。
然而,是否攝像機加上5G模組就能被稱作5G攝像機?答案是否定的。華為機器視覺在開發5G攝像機之初,就與5G網絡應用實驗室(XLab)以及海思芯片部門成立聯合團隊,對5G網絡下攝像機部署效果進行驗證,期間發現了不少問題。
比如無線網絡上下行不均衡,上行帶寬在300Mbps左右且帶寬隨半徑非線性衰減,在400m的覆蓋邊緣上行帶寬僅有60Mbps左右,這對于攝像機視頻上行帶寬優化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再比如攝像機數據發送有I幀(全量信息)和P幀(變化信息),一臺1080P的攝像機I幀可以達到20Mbps,當多臺攝像機同時發送I幀時對于網絡的要求極高,容易出現浪涌,從而導致卡頓、花屏等問題。此外,傳統的TCP傳輸機制,在網絡擁塞時會啟動擁塞避免機制,進入慢啟動狀態,影響帶寬利用率。可以說這些問題如果無法得到解決,5G攝像機的規模部署將變得事倍功半,行業數字化進程也將因此受到極大的影響。
重新定義產品形態:來自5G領導者的5G攝像機
伴隨2020珠峰高程測量工作的展開、中國測量登山隊的正式登頂,近來“5G上珠峰”一事引發全國熱議,而運營商珠峰選擇的合作伙伴就是華為。
2009即著手研究、“十年磨一劍”的華為是5G領域當之無愧的領導者。截至今年2月,該公司已獲得91個5G商用合同,5G Massive MIMO AAU(Active Antenna Unit)模塊發貨超過60萬個。在5G核心標準貢獻上,其5G NR提案數占比超過20%,為全球第一。同時,華為不僅全球率先推出了端到端、全場景5G產品及解決方案,亦是業界第一家為垂直應用領域提供5G工業模組的供應商。過于優異的5G技術實力,甚至成為其遭受美國政府打擊的“原罪”。
通過將5G優勢技術、AI和光學等創新技術與對安防等行業的深刻理解融為一體,華為機器視覺以“智能流控、智能編碼、極致傳輸”對5G攝像機進行了重新定義,推出HoloSens SDC 5G攝像機。值得一提的是,它同時支持NSA/SA兩種5G組網方式,充分兼顧了現階段快速部署與未來演進。而通過與同樣來自華為的網絡的協同,表現更優。
據華為機器視覺領域總裁段愛國介紹,在智能流控方面,HoloSens SDC 5G攝像機優化了I幀碼率,確保碼流平滑發送,降低突發流量影響。它針對5G 5ms的發送時間窗特點,通過流量整形技術,根據發送隊列長度及時調整編碼器碼控參數和發送參數,保證發送數據不堆積,從而實現I幀碼流降低40%。
在智能編碼方面,HoloSens SDC 5G攝像機采用 H.265+基于AI的ROI編碼技術,帶寬占用平均降低50%。通過深度學習算法,攝像機可以自動區分前景與背景進行細粒度編碼優化,對背景區域量化壓縮,降低總體碼率。
在極致傳輸方面,HoloSens SDC 5G攝像機應用了華為擁有專利的Fillp傳輸技術,10%丟包場景下視頻傳輸依然流暢。相比TCP傳輸機制在網絡擁塞情況下帶寬利用率嚴重下降,Fillp基于高效的重傳機制和創新的丟包檢測算法,對延時增長或丟包率增加不敏感。實測在網速1Gbps、時延100ms、丟包率10%的場景下,TCP吞吐量下降到1.8Mbps而Fillp吞吐量仍有946Mbps,兩者相差數百倍。
在上述黑科技加持下,HoloSens SDC 5G攝像機在同等覆蓋情況下攝像機接入數量提升2-3倍、在丟包率10%情況下帶寬利用率依然超過95%,適用于港口、礦山、高端制造、農牧業、公共交通等多個場景。但在價格上它并不比市面上的5G攝像機高多少,用段愛國的話說,致力于做到“好用不貴”。
未來不止于安防:做智能世界的眼睛
華為從2G時代的跟隨者、3G時代的主要競爭者、4G時代進入領先者陣營,最終在5G時代成為全球領跑者。而從跟隨者成為領跑者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當這家公司看準了某個戰略方向之后,便會壓強資源投入,通過持續深耕贏得未來。
盡管華為2012年就入局了安防市場,但真正開始發力還是在最近兩年。它在2018年提出了“軟件定義攝像機SDC”的全新理念,重新定義了智能時代下的安防攝像機的全新架構,通過軟件能力賦予攝像機不斷迭代演進的生長能力,牽引了產業升級方向,也引發了市場的追捧。
除了5G攝像機,華為機器視覺此次還發布了以HoloSens SDC下一代攝像機為首的五大重磅新品。其中,下一代攝像機以“四無”突破了時空限制——利用VideoX子母機自組網+光儲一體化模塊,“無網”、“無電”,部署更靈活;基于SuperColor+技術,實現從全彩圖片到全彩視頻,“無光”下晝夜同視;通過“無現場運維”設計,釋放人力,減少運維成本。此外,其 “生態倉”設計突破感知邊界,支持全類型傳感器接口,實現靈活的生態互聯。這些特征不僅解決了傳統攝像機易受環境約束的難題,還進一步考慮到了行業數字化轉型中信息零散、數據割裂等問題,讓人們更快邁向智能世界,有望再次成為產業發展風向標。
當被問及在安防市場上的目標時,段愛國回以“今年肯定做到前三,目標五年內做到第一”。按他的說法,不做第一對不起“華為”這兩個字;但同時亦強調,華為機器視覺的未來不止于安防,而是放眼數字化轉型下的千行百業。
今年年初,華為智能安防正式更名為華為機器視覺。據介紹,這不是一次簡單的名稱變化,而是體現了這塊業務全新的戰略定位——將機器視覺類比于移動互聯網的智能手機,是智能世界的“端”,是“萬物感知入口、行業數字化抓手、智能世界的眼睛”。依托華為扎根千行百業的勢能,機器視覺會獲得與更多行業場景結合的可能。當機器視覺與自然語言處理、邊緣算力、其他智能終端傳感器結合,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將真正進入快車道;機器視覺與生活、娛樂、通信、生產、安全的深度結合,將是一個千億美元的巨型市場。
“華為機器視覺的夢想是‘用智慧之眼感知萬物,點亮智能世界’,將不斷引入華為公司各領域的黑科技,為客戶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全息感知’和‘端邊云’協同解決方案,成為機器視覺產業領導者。”段愛國在采訪中展望道。
責任編輯:gt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479瀏覽量
252157 -
攝像機
+關注
關注
3文章
1608瀏覽量
60143 -
5G
+關注
關注
1355文章
48479瀏覽量
56483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