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文名稱即“人工智能”,這已成為近年來大熱的名詞。根據你的喜好推薦內容的人工智能APP,無人駕駛的人工智能汽車,甚至連馬桶都能被貼上“人工智能”標簽。仿佛只要帶有自動化操作的產品,都會被劃歸人工智能的名下。
但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在目前看來,許多時候的“人工智能”只能等同于“人工智障”。
在2018年平昌冬奧會上就曾發生一起翻譯事故,挪威隊主廚利用谷歌翻譯訂了1500個雞蛋,結果翻譯失誤,導致最后送來15000個雞蛋;2019年,護理人員丹妮莫瑞特(Danni Morritt)向人工智能助手詢問一些關于心臟的信息,亞馬遜的Alexa人工智能助手竟然“勸”主人自殺;更令人驚訝的是,香港地產商李建勤曾利用人工智能進行期貨投資,在人工智能誘人的模擬數據面前,這場鬧劇卻以巨額虧損而告終。
那些科幻電影里關于人工智能的想象,在眾多“人工智障”面前,仍顯得十分遙遠。但是,那些比人類更具智慧的機械體,真的是可望而不可即嗎?
人工智能一詞的提出,緣起1956年的達特茅斯會議,自此,不同領域的科學家正式確認人工智能為研究學科。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為AI)是一門技術科學,在幾十年的時間里,它已與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緊密相連,智能手機、智能機器人、計算機系統等, 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在逐漸替代人們的工作。
人工智能取代流水線工人、收銀員、清潔員、快遞員,無人駕駛車的出現將導致司機這一職業的退場,更多機械性的基礎工作被自動化機器人接管。當機器人戰勝了世界級棋手,醫生、律師、建筑師、記者甚至程序員都面臨著被淘汰的危險。
“過去的機器旨在節省人的體力,現在的機器開始代替人的智力。”這是人工智能的初衷,也是人工智能的發展目標。這一切并不遙遠,根據目前的研發水準, 機器的進化速度為每18個月性能提升一倍,未來的發展速度只會更快。而人類進化速度卻是20年一代人,在這場博弈中,時間并不站在人類這一邊。
那么,人類會被取代嗎?
超級人工智能,被牛津哲學家博斯特羅姆(Nick Bolstrom)定義為“在幾乎所有領域都比最聰明的人類大腦都聰明很多,包括科學創新、通識和社交能力。” 當機器智慧最終達到超人工智能層次時,將迎來人工智能時代的“奇點”機器超過人。“奇點”這一概念的產生,引發了人們對“智能爆炸”的思考。“智能爆炸”,即一臺遠超人類智力水平的超級智能機器,它將能夠設計出一臺更為強大的機器。 隨著“超智”的指數增長,機器智能迅速發展,最終使得人類智能被遠遠拋下。
在如此強大的對手面前,人類似乎毫無還手之力,只能束手等待最終的命運?
在歐美,之于超級人工智能的恐懼感由來已久。 相反的是,東亞文化下的人們,這種恐懼感并不足以為人所道。“船到橋頭自然直”,相對于西方的叢林文化,中國人更樂于享受當下的生活。盡管儒釋道對于世界看法并不統一,但在“天人合一”等理念下,中國人從未將自身看作宇宙的中心,而是力求融入大千世界。 而歷史長河中所經歷的種種挑戰,使得中國人把人工智能看作又一個分水嶺罷了。
不把競爭當做唯一的選項,蘊含著中國人特有的智慧。石頭、青銅器、蒸氣機、電磁感應、汽車、電視、手機……這些人類的創造,是人類感官的延伸。不同的是,人工智能不再是感官的延伸,而是智力的延伸。
但這終究只是一種拓展。
當人工智能已能獨立完成足夠復雜的工作,這無疑是對人類生產力的大解放。當高度重復性、勞動密集型的行業不再需要人力, 人們便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創造性的工作之中,去享受與親友相處的時光、去感受那些細微而美好的情感,這無疑是人們樂于見到的。
也許,“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磨礪會成為歷史,“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豁達將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所提及。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一昧地懷抱恐懼,不如張開懷抱,去接納人工智能、去探索隱秘的未知世界,也是在擁抱心中的那份自信。
責任編輯:tzh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273瀏覽量
269637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2文章
47505瀏覽量
239222 -
機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784瀏覽量
4076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