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斗三號衛星導航系統的布署提前半年完成
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36次飛行。時至今日,我國共組織44次北斗發射任務,用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先后將4顆北斗一號試驗衛星、55顆北斗二號和北斗三號組網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成功率達100%。
衛星經過約30分鐘的飛行,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隨后,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宣布,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發射任務完成后,意味著北斗三號的30顆組網衛星全部到位,北斗三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斗將進入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新時代。
二、北斗三號發射坎坷歷程
北斗三號因2次航天發射任務失利,工程全線舉一反三進行質量復查,發射時間由5月調整至6月;6月16日,因臨射前發現產品技術問題,為確保百分百成功、不帶任何隱患上天,發射再次推遲。此次任務的圓滿成功,充分體現了航天戰線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和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再次印證了“嚴肅認真、周到細致、穩妥可靠、萬無一失”的科研試驗十六字方針是我國航天事業不斷戰勝困難、持續奪取勝利的重要法寶。
下好北斗三號全球組網“大棋盤”中的定盤之子,此次發射任務極為關鍵。4月4日,衛星運抵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而在4月2日,衛星試驗隊隊員就已出征發射場,為北斗全球組網做沖刺準備。對隊員們來說,這次兩個半月的發射場準備期,是在歷次發射場任務中,連續在場時間最長的一次。
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在星座設計上具有獨特優勢,采用三種軌道衛星形成的混合星座:中圓地球軌道(MEO)衛星、地球同步軌道(GEO)衛星和傾斜地球同步軌道(IGSO)衛星。北斗科研人員親切地稱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為“吉星”,而此次發射的“收官之星”是吉星家族中的第三名成員,因此也獲名“嚞星”。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斗三號衛星副總設計師劉天雄介紹,“嚞星”在北斗家族里塊頭最大。它采用由“北斗大本營”五院研制的東方紅三B(導航)衛星平臺,這是我國現役規模最大的衛星平臺之一,寬敞的載荷空間里,有一半留給了各種通信載荷,承載能力十分強大。
“嚞星”的本領也很強大,肩負增強整體技術指標的職責,還攜帶了許多“神器”,為北斗三號系統在軌運行和應用開疆拓土。“它為我國及周邊地區提供導航增強服務,所以放到最后發射。”劉天雄說,“嚞星”具備無線電導航、無線電測定、星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功率增強、站間時間同步和定位等本領,大大拓展了北斗的應用場景。以星基增強功能為例,衛星通過兩個頻點播發符合國際民航組織標準的星基增強信號,可以精確護航飛機起降,為國內外民航用戶提供花費更低、可用性更高的導航服務。
三、自主獨立研發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斗系統
組建于1970年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有“北斗港”之譽。中心黨委書記董重慶說:“我國所有的北斗衛星都從這里成功飛向太空,創造了中國速度、中國奇跡。
”北斗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全球唯一由3種軌道衛星構成的導航系統,2009年正式啟動北斗三號系統建設,2017年11月成功發射北斗三號首組雙星。
從上世紀80年代提出設想,到1994年正式啟動北斗一號工程建設;從北斗一號向中國提供服務、北斗二號覆蓋亞太地區,到北斗三號完成全球組網,30多年時間里,幾代北斗人按“三步走”戰略,奮起直追、并跑超越,先有源、后無源,先區域、后全球,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衛星導航系統建設道路。
北斗作為繼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洲伽利略后的全球第四大衛星導航系統,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衛星單機和關鍵元器件國產化率達到100%。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由我國自主建設運行的重要空間基礎設施,也是我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服務性能要求最高的巨型復雜航天系統。
三、北斗與新技術加速融合
隨著5G商用時代的到來,北斗正在與新一代通信、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加速融合,應用新模式、新業態、新經濟不斷涌現。
10天建成一座醫院——在武漢知音湖畔的一處空地上,火神山醫院拔地而起。疫情下,令人嘆服的“中國速度”背后,離不開遠在天邊的北斗“助攻”。
即使場地環境復雜,北斗也能實現高精度定位、精確標繪,為建設兩座醫院爭取時間。北斗高精度定位設備火速馳援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確保工地大部分放線測量工作一次完成;
在抗疫中大顯身手后,北斗在前不久的珠峰高程測量中再次大放異彩。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衛星測量是珠峰測高的重要一環。在珠峰峰頂,GNSS接收機能通過衛星獲取平面位置、峰頂雪面大地高等信息,并將大地高程換算成海拔高程。
手機導航、自動駕駛、無人插秧、災害預警、海上搜救……通過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北斗系統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產生顯著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四、北斗服務全球貢獻中國智慧
印度尼西亞土地確權、科威特建筑施工、烏干達國土測試、緬甸精準農業、馬爾代夫海上打樁、泰國倉儲物流、柬埔寨無人機應用……隨著北斗三號系統建設日臻完善,更廣地域、更多領域的全球民眾享受到北斗帶來的高效與便利。
在印度班加羅爾市中心的一個建筑工地上,舒塔姆建筑有限公司測繪工程師阿倫·庫普達正進行建筑施工測量。他在工地上不同地點間走動,準確的定位信息實時顯示在他手中的設備上。他手中的設備,是北斗測繪設備。設備通過接收來自基準站的差分改正數據,能很快達到厘米級的定位精度,再通過藍牙連接,直接向設備傳遞位置數據,完成測量坐標等工作。“相比之前用過的設備,中國的北斗測繪設備定位精準度更高,使用更便利。”阿倫·庫普達說。
阿倫·庫普達的“用戶反饋”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全球民眾提供優質服務的一個縮影。2018年底,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成,提前兩年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去年底,北斗三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今年,北斗三號全球組網發射任務成功后,將正式開啟北斗全球新時代。
“目前,世界上已有半數以上的國家使用我們的北斗,今年全球系統建成后,無論你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北斗都會向你提供滿意的服務。”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說,北斗為全球衛星導航事業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將以更開放的姿態、強大的功能和優質的性能服務全球,造福人類。
本文由電子發燒友綜合報道,內容參考自中國新聞網、CnBeta、新華網、,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
-
北斗
+關注
關注
3文章
597瀏覽量
36141 -
5G
+關注
關注
1354文章
48459瀏覽量
56442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