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與人的連接到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連接,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變化,5G作為最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將以高速率、大帶寬、低時延的特性加速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
2020年是5G規模商用元年,盡管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各行業發展的節奏,但快速成長的5G不僅為抗疫做出重要貢獻,還為5G應用規模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被國家和業界頻頻提及,5G也將乘風“新基建”,迎來新機遇,駛向行業新“藍海”。
乘風“新基建”,5G迎來新機遇
當前,以5G等信息數字化基礎設施為代表的“新基建”成為經濟發展政策中的高頻詞。在現有的工業體系和產業鏈中,“新基建”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全局調度,通過供需關系來指導生產、運送和消費,提高已有生產要素和流轉網絡的效率;二是推動關鍵技術發展,如推動人工智能、云計算、5G等關鍵技術的發展。
國內5G建設正如火如荼:截至2020年6月,中國移動已建設超過14萬個5G基站,共服務50個城市,而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則是采取共同建設模式,目前已開通14萬個5G基站。
在中國聯通核心網首席架構師王常玲看來,隨著5G在多個領域取得了積極的進展,5G領域的產業格局也在發生變化:5G產業鏈條非常廣,含零部件、主設備、運營商和應用等環節。整體而言,5G上游射頻、天線、PCB等零部件,以及中游無線基站、光通信設備、核心網等主設備、系統集成與服務行業率先受益。而隨著網絡部署的持續完善,如4K/8K超高清視頻、VR/AR、無人機/車/船、機器人等各行業的垂直應用相關產業規模將會持續擴大,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帶動5G設備產業持續發展。
對于“新基建”將為5G帶來怎樣的發展機遇?王常玲表示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5G技術的發展將會給國內芯片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目前全球芯片的核心技術基本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國內芯片的核心技術尚處于追趕階段。在5G的推廣和應用過程中,5G基站會用到的基帶、FPGA、光通信等一系列芯片,將會給國內的芯片行業帶來大量新的需求訂單,助推國產芯片進入新的賽道。
另一方面,5G行業投資規模將會持續擴大。無論是光纖光纜、天線、儲蓄電池、光模塊、射頻濾波器等5G所需的設備,還是核心網、傳輸網、無線網等網絡管道,以及5G在基建、農業、金融、零售、公共安全、公用事業、交通、傳媒和游戲等垂直應用場景的投資規模都會有所提升,會同步帶動“云大物AI”領域的發展。
疫情“兵臨城下”5G應用利刃出鞘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5G融合應用展現得“淋漓盡致”,事實證明,應對如此大的危機,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利刃出鞘”,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建設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時,運營商很快搭建了5G基站,并且與央視一起合作提供云監工的應用場景;5G網絡遠程會診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及各方艙醫院得到應用,醫生可以在遠程對病人的病情進行診斷;5G機器人可以為患者做護理,發揮了很大的作用;5G遠程辦公、遠程教育等信息通信技術正助力抗擊疫情和恢復生產兩不誤。另外5G還可以用到人體測溫系統,把人體測溫的一些數據很快地傳輸到平臺上,用大數據即時進行分析。
隨著疫情防控趨于穩定,在恢復經濟增長驅動下,有分析認為,5G可以作為逆周期調控的重要工具。在5G新型基礎設施驅動下,傳統行業和傳統基礎設施也會向智能化加速轉型。
5G是通信行業的重點,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5G領域疫情后的機遇,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高級顧問王建宙認為是“爆發”。他表示在疫情以后,5G的網絡規模、用戶規模和5G的應用將會爆發。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我國的電信運營商和電信設備制造商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有了5G網絡和5G手機,真正要發揮作用的即是5G應用了。王建宙表示他比較看好這些5G應用:一是智能控制,包括遠程駕駛、聯網機器人等,智能控制充分體現了5G的高可靠、低時延、高速率的特性;二是智慧物流,智能物流充分發揮了5G海量的優勢;三是安防系統,安防系統當中需要大量的視頻傳輸,5G正好適應了這種需要;四是遠程醫療。
總之,整個5G商用已進入加速階段,疫情帶來的“危”與“新基建”帶來的“機”都將推動5G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中國5G必將以新的姿態加速融入千行百業、服務大眾。
加快5G融合創新,共創5G新生態
作為新基建的核心引領技術,5G最大的挑戰在于跟各行各業的融合應用。因此,下一步,在加快5G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融合的同時,還要深入挖掘5G與行業融合的應用需求。
對于如何加速5G與重點行業的融合創新,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降低5G行業應用門檻,推動行業網絡部署。開展5G與行業應用匹配性研究,加速網絡切片、邊緣計算等技術落地;加快5G行業通用芯片、模組及新型終端等的研發、工程化攻關及產業化;組織開展5G行業虛擬專網研究和試點,打通標準、技術、應用、部署等關鍵環節,形成具有指導性意義的5G網絡架構、網絡運營及運維指標體系等,降低行業5G網絡部署成本,促進應用落地。
二是提升5G應用創新能力,加速應用生態構建。推動5G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深度融合,與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技術協同創新,與車聯網、VR/AR、高清視頻等產業協同發展;以5G應用征集大賽為契機培育5G應用優秀案例,孵化創新企業,匯集應用需求、研發、集成、資本等各方資源,擴大多方聯動效應;以聯合創新中心、試驗基地、孵化平臺等為載體,疏通5G應用行業需求、技術創新、試驗驗證與落地推廣等環節關鍵堵點,構建5G應用良好生態環境。
三是強化政策支持力度,加快融合應用標準制定。以5G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契機,圍繞工業、醫療、車聯網等重點領域,加強數字化轉型中出現的新業務、新業態、新模式的政策研究,推動5G網絡與應用納入交通、能源等重點行業規劃;加快融合應用的標準化工作,推動信息通信標準組織與行業組織合作開展5G融合應用標準制定,完善相關安全標準,對重點標準同步推進國際國內標準化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實體經濟領域與互聯網的融合逐步深化,互聯網所承載的設備規模和服務規模隨之加大,同時對網絡通信的延時、安全可靠、服務等級劃分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這種網絡業務新趨勢,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表示,“盡力而為”的傳統網絡架構逐漸僵化,難以支撐實體經濟等新互聯網業態對網絡的多樣化需求,亟需引入“說到做到”的差異性SLA(服務等級協議)和可承諾的確定性網絡,逐漸滲透各行各業,并不斷重構數字經濟的新模式和新業態,推進“新基建”的建設,為構建“數字中國”奠定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tzh
-
網絡
+關注
關注
14文章
7591瀏覽量
89058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3文章
47567瀏覽量
239428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496瀏覽量
56531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