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已經越來越常見,像車站檢票、銀行核驗身份、上下班打卡……盡管技術本身隨處可見,但真正了解技術原理的人并不多。虹軟視覺開放平臺策劃了《從零學習人臉識別》系列課程,系統講解這門技術的技術原理和應用現狀。
第一期《人臉識別算法初識》課程,主要介紹人臉識別運行流程、應用場景及商用門檻等場景問題。
【人臉識別的技術原理】
最近幾年,隨著深度學習的發展以及計算機算力的提升,包括人臉識別在內的很多人工智能算法都采用了神經網絡算法。
以人臉識別算法為例,利用卷積神經網絡(CNN)對海量的人臉圖片進行學習,然后對輸入圖像提取出對應的特征向量。這些特征是卷積神經網絡自主學習得到的,取代了之前人工設計的特征。
提取之后,將特征向量在特征空間里進行比對。同一人的不同照片所提取出的特征,在特征空間里距離很近,不同人則在特征空間里相距較遠。
【人臉識別的運行流程】
人臉識別主要包含了人臉注冊、人臉檢測、活體檢測、人臉比對等關鍵環節。
從識別流程來說,首先要獲取圖像數據,數據來源通常是各種攝像頭,然后對圖片進行人臉檢測。人臉檢測主要是為了獲取人臉在圖像中的位置,通常是返回一個矩形框,人臉就處在這個矩形框中。
活體檢測作為人臉識別應用中的重要環節,提升人臉識別應用的安全性,有效甄別欺詐行為,防止其他人拿到你的人臉信息時(比如說朋友圈的自拍照),利用人臉信息進行欺騙攻擊。活體主要是相對于假體而言,常見的假體攻擊方式有電子圖片、紙質照片、3D面具等手段。
人臉比對,就會進行人臉特征提取。無論是人工設計的人臉特征,還是神經網絡自主學習得到的特征,最終會用這個特征表示人臉信息,特征一般來說是一個向量。
對于人臉注冊來說,提取完特征之后,需要把特征保存在數據庫中。對于識別來說,在提取完特征之后,需要把識別照特征和數據庫中的注冊照的特征進行比對,然后根據比對結果進行識別。
【技術優勢及應用場景】
與其他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相比,人臉識別具備非接觸、無感知、硬件基礎好、使用便利、可拓展性強等優勢。
人臉識別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典型應用場景如智慧樓宇、智慧旅游、智慧工地、智慧校園、智慧出行、智能機器人等場景,隨著虹軟視覺開放平臺開放了免費、離線算法,越來越多創新應用場景下的人臉識別應用開始出現,譬如刷臉乘車、人臉識別環保廁紙機、人臉識別垃圾桶、人臉識別測溫機、刷臉支付、人臉識別梯控、迎賓機器人等一系列創新產品。
【人臉識別應用中的注意點】
在人臉識別算法的應用過程中,有一些因素對識別結果影響較大,需要重點考慮。列舉如下:
光線問題:光線對人臉識別影響很大,比如說強光、背光、側光等,都會影響識別效果。
姿態問題:不同的姿態,譬如低頭、仰頭、轉頭等都會對識別效果會有較大影響。
遮擋問題:常見的遮擋有光線遮擋、實物遮擋和自遮擋等,遮擋會造成人臉特征不完整或者消失,從而導致算法識別率的降低。
年齡變化:年齡的變化會使得人臉的圖像特征發生很大變化,從而導致跨年齡的人臉識別成為一個很難的問題。
……
在商業落地落地過程中,在解決上述問題對識別效果的影響時,開發者也需要需要考慮研發成本與服務能力。
-
人臉識別
+關注
關注
76文章
4014瀏覽量
82112 -
深度學習
+關注
關注
73文章
5511瀏覽量
12137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