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潘云鶴教授領銜的團隊日前在《自然》子刊《機器智能》刊發題為《中國邁向新一代人工智能》文章,全景掃描了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2015—2030)形成過程和發展現狀,指出大力培養人工智能本土一流人才、加強學科交叉下人工智能理論突破、規范人工智能倫理以及構建人工智能發展生態是今后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面臨的挑戰。認為中國將會通過搭建人工智能生態 (AI Ecosystem),賦能中國人工智能發展藍圖。
人工智能技術的迅速發展,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生活。《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了五種人工智能的技術形態,即從數據到知識到決策的大數據智能、從處理單一類型媒體數據到不同模態(視覺、聽覺和自然語言等)綜合利用的跨媒體智能、從“個體智能”研究到聚焦群智涌現的群體智能、從追求“機器智能”到邁向人機混合的增強智能、從機器人到智能自主系統。
中國工程院于2015年批準潘云鶴院士主持的《中國人工智能2.0發展戰略研究》重大咨詢項目,并于次年提交《建議我國啟動“中國人工智能2.0”重大科技計劃》。在科技部領導下,中國工程院組織了220多名人工智能參與編制了國務院于2017年7月發布的《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規劃》。新一代人工智能成為第16個“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在隨后的《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中,浙江大學不斷優化高校人工智能領域科技創新體系,完善人才培養,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示范應用。
“未來5年人工智能的重點是突破基礎理論研究,推動技術與應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潘云鶴院士介紹,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不僅包括了人工智能有關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手段等內容,而且為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和倫理道德制定提供了指導,以培育人工智能生態。“目前,在大學、政府和產業之間正在形成一種協作創新體系,以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
人工智能是猶如內燃機一樣的“使能”技術,具有賦能其他技術的潛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新一代人工智能將對互聯網消費、自動駕駛、智能醫療、智能物聯等將有突出的賦能作用。”潘院士介紹,將來有一天智能物聯網設將擁有真正的對話功能,我們的臨床診療流程或許會改變,新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不斷滿足未來的移動需求。“這些‘不可能’都將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深化研究而變成‘可能’。”
責任編輯:tzh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467瀏覽量
207353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63瀏覽量
103402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7352瀏覽量
23879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